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66198发布日期:2023-12-06 10:4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具体涉及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人们追求的幸福生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或者说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86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688.7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5.6%。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大力支持,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必将再创新高。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的轮胎,也必将在这次新能源化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轮胎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滚动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轮胎的续航里程。

2、传统的低滚动阻力轮胎都是采用低滚动阻力原材料,比如胎面采用顺丁橡胶+溶聚丁苯橡胶+二氧化硅的低滚动阻力胎面胶配方来降低减少轮胎的滞后损失,从而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传统轮胎速度级别在w级(270km/h)以上轮胎胎冠结构普遍采用2层胎体帘线+2层钢丝带束层帘线+2层尼龙冠带层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轮胎高速性能好、安全倍数高,缺点在于轮胎滚动过程中多层骨架材料的两层之间会存在剪切力,以及由于采用了2+2结构的带束层钢丝,由于单丝根数过多在轮胎滚动过程中造成带束层钢丝单丝之间产生剪切力,使得轮胎胎冠部位消耗生热产生内耗,进而造成轮胎的滚动阻力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包括胎面,所述胎面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带束层、胎体层和内衬层,所述冠带层采用单层结构,所述带束层采用双层结构,分别为下层的1#带束层和上层的2#带束层,所述2#带束层与冠带层相贴合,1#带束层与胎体层相贴合,所述胎体层采用单层结构;

4、所述1#带束层上设有1#带束层端点,所述胎体层上设有胎体反包端点,所述1#带束层与胎体层之间设有胎侧端点。

5、优选地,所述胎体反包端点与胎侧端点之间形成差级a,a值为8-12mm。

6、优选地,所述胎侧端点与1#带束层端点之间形成差级b,b值为10-15mm。

7、优选地,所述胎体反包端点与1#带束层端点之间形成差级c,c=a+b。

8、优选地,所述带束层采用超高强度的两根单丝进行缠绕。

9、优选地,所述冠带层的材质为芳纶。

10、优选地,所述胎面上设有胎面基部胶,所述胎面基部胶的厚度为f,f值为1.5-1.8mm。

11、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一段成型鼓加工

13、1)在一段成型鼓,贴合胎侧和内衬层的预复合件,并缝合预复合件接头;

14、2)在一段成型鼓,贴合胎体层,并缝合接头;

15、3)在一段成型鼓,扣胎圈;

16、4)在一段成型鼓,锁定胎圈充气定型并反包;

17、s2、二段成型鼓加工

18、1)在二段成型鼓,贴合1#带束层,并对齐1#带束层接头;

19、2)在二段成型鼓,贴合2#带束层,并对齐2#带束层接头;

20、3)在二段成型鼓,缠绕单层芳纶冠带层结构;

21、4)在二段成型鼓,贴合轮胎胎面,并压实胎面接头;

22、s3、定型卸胎

23、1)完成一段、二段加工后,将胎面带束层复合件移动到一段成型鼓并再次定型并滚压胎面带束层复合件;

24、2)滚压完成后传递环卸胎。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采用单层胎体结构+2层钢丝带束层帘线+单层芳纶冠带层,为保证高速性能和安全倍数不降低,采用高反包胎体结构和芳纶冠带结构,以及带束层使用超高强度的2根单丝缠绕的结构,同时为了降低轮胎滚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薄胎面基部胶,进一步降低轮胎的滞后损失,进而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包括胎面(1),所述胎面(1)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2)、带束层(3)、胎体层(4)和内衬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带层(2)采用单层结构,所述带束层(3)采用双层结构,分别为下层的1#带束层(31)和上层的2#带束层(32),所述2#带束层(32)与冠带层(2)相贴合,1#带束层(31)与胎体层(4)相贴合,所述胎体层(4)采用单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反包端点(7)与胎侧端点(8)之间形成差级a,a值为8-12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端点(8)与1#带束层端点(6)之间形成差级b,b值为10-1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反包端点(7)与1#带束层端点(6)之间形成差级c,c=a+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3)采用超高强度的两根单丝进行缠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带层(2)的材质为芳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上设有胎面基部胶(9),所述胎面基部胶(9)的厚度为f,f值为1.5-1.8mm。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一种低滚阻轮胎胎冠结构及其成型方法,涉及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胎面,所述胎面底部依次设有冠带层、带束层、胎体层和内衬层,所述冠带层采用单层结构,所述带束层采用双层结构,分别为下层的1#带束层和上层的2#带束层,所述2#带束层与冠带层相贴合,1#带束层与胎体层相贴合,所述胎体层采用单层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单层胎体结构+2层钢丝带束层帘线+单层芳纶冠带层,为保证高速性能和安全倍数不降低,采用高反包胎体结构和芳纶冠带结构,以及带束层使用超高强度的2根单丝缠绕的结构,同时为了降低轮胎滚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薄胎面基部胶,进一步降低轮胎的滞后损失,进而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镇,王洪娟,尚永峰,唐俊萍,陈绍孟,尹晓伟,王新光,陈国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