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15919发布日期:2023-11-17 11:3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燃油箱泄压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汽车排放制定的法规越来越严格,以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的要求。传统燃油汽车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碳罐后被吸收,随着发动机的持续运行,将碳罐储存的混合气体脱附到发动机中进行燃烧。同时国六的排放法规有加油排放的要求,对在燃油车加油过程中的碳氢排放进行监测管理。

2、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强混合/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越来多占据市场份额,插电混合车采用的高压油箱,在加油过程中为了防止燃油反喷和燃油蒸汽泄露需要泄压处理,泄压过程一般是将油箱内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油蒸汽直接通过碳罐吸附后排到大气,相关装置系统面对较大压力和流速的燃油蒸汽,饱和的燃油蒸汽大流量通过碳罐时无法被完全吸附,导致碳氢排放超标,从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何避免油箱产生的碳氢混合气体排到大气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该泄压减排系统包括碳罐,内部具有混合气体;第一管道,安装油箱隔离阀,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碳罐和所述油箱;第二管道,安装碳罐电磁阀,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碳罐和发动机;第三管道,安装截止阀,所述第三管道将所述碳罐与外界大气连通;切换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的开启程度,以及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开启和关闭。

3、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中安装过滤器和控制阀,所述外界大气能给通过所述第四管道流入所述碳罐。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分别连通所述碳罐和所述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二支路中安装文丘里管。

5、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具有加油管,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将所述加油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箱泄压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泄压减排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基于所述碳氢吸附量确认所述碳罐所处状态,所述碳氢吸附量占比为零,确认所述碳罐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碳氢吸附量占比大于零,确认所述碳罐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开启、第三管道关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开启、第二管道关闭。

7、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开启、第二管道关闭包括: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碳氢吸附量占比与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油箱隔离阀开启程度呈正相关。

8、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包括: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由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油箱内燃油蒸汽的压力;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开启、第二管道关闭包括: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在所述燃油蒸汽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所述碳氢吸附量占比与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油箱隔离阀开启程度呈正相关;在所述碳氢吸附量占不变的情况下,所述燃油蒸汽的压力与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油箱隔离阀开启程度呈负相关。

9、进一步地,所述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包括:由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基于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由所述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

10、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碳罐传感器,所述由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包括:由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以及通过所述碳罐传感器获取所述碳罐电磁阀开启前后的所述碳罐内的碳氢浓度;所述基于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由所述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包括:基于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以及所述碳罐电磁阀开启前后的所述碳罐内的碳氢浓度,由所述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

11、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中安装有过滤器和控制阀,外界大气能给通过所述第四管道流入所述碳罐;所述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切换装置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开启、第三管道关闭包括: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一控制指令,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开启和第四管道开启、第三管道关闭。

12、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该泄压减排系统包括碳罐、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切换装置,碳罐内部具有混合气体;第一管道安装油箱隔离阀,第一管道连通碳罐和油箱;第二管道安装碳罐电磁阀,第二管道连通碳罐和发动机;第三管道安装截止阀,第三管道将碳罐与外界大气连通;切换装置用于控制第一管道的开启程度,以及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切换装置的设计,在碳罐没有吸附能力的情况下,利用截止阀关闭第三管道,避免未被吸附的碳氢混合气体流入大气造成污染,通过碳罐电磁阀开启第二管道,利用发动机对油箱排出的碳氢混合气体进行燃烧脱附,保证排放气体的不具有污染性。在碳罐具有吸附能力的情况下,利用截止阀开启第三管道,通过碳罐电磁阀关闭第二管道,利用碳罐将吸附后的碳氢混合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同时根据碳罐的吸附能力的大小对油箱隔离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合理控制油箱中碳氢混合气体经过第一管道的流量,以使碳罐对来自第一管道中的碳氢混合气体进行充分的吸附,避免未被吸附的碳氢混合气体流入大气造成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中安装过滤器和控制阀,所述外界大气能给通过所述第四管道流入所述碳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分别连通所述碳罐和所述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二支路中安装文丘里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具有加油管,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将所述加油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5.一种油箱泄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泄压减排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所述切换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开启、第二管道关闭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获取碳罐内的碳氢吸附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碳罐传感器,所述由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碳罐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及开启持续时间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减排系统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中安装有过滤器和控制阀,外界大气能给通过所述第四管道流入所述碳罐;所述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向所述切换装置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切换装置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开启、第三管道关闭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的泄压减排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汽车燃油箱泄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泄压减排系统包括、碳罐、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切换装置,碳罐内部具有混合气体;第一管道安装油箱隔离阀,第一管道连通碳罐和油箱;第二管道安装碳罐电磁阀,第二管道连通碳罐和发动机;第三管道安装截止阀,第三管道将碳罐与外界大气连通;切换装置用于控制第一管道的开启程度,以及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该泄压减排系统的设计可以使高压燃油蒸汽通过碳罐过程中能够有效被吸附,避免碳氢直接排放到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伟,孙俊莉,潘国强,廖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