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电动车辆和液冷设备、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30612发布日期:2024-01-16 12:4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电动车辆和液冷设备、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电动车辆和液冷设备、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大功率电池充电技术的突破,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充满电池电量。然而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当充电装置对动力电池进行大功率的充电时,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随之大幅增加。这些热量若不能及时排除,则会影响充电装置对动力电池进行大功率充电的正常进行。

2、电动车辆一般都自带一套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可以为动力电池散热。然而,随着充电功率的提高,例如在超充场景下,动力电池的发热量越来越大,仅依靠热管理系统进行散热的效果有限,热管理系统的散热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电动车辆和液冷设备、充电桩,在充电装置为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大功率充电时,液冷设备可以向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输送冷却液,从而可以解决动力电池充电时的散热问题,提高充电装置为动力电池充电功率。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动车辆,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车辆插座、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一车辆插座包括液冷插座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的液冷插头,液冷插座的另一端通过液冷管路连接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液冷插座用于接收液冷插头输出的冷却液,或液冷插座用于输出冷却液至液冷插头。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的液冷连接确认插头,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通过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

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液冷插座包括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由于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连接,因此,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可以根据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并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当充电装置以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液冷设备通过向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注入冷却介质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冷却,从而可以解决动力电池充电时的散热问题,提高充电装置为动力电池充电功率。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的情况下,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液冷连接确认电路通过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连接的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形成电流回路。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检测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响应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车端预设值,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

5、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可以根据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并且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当充电桩以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液冷系统可以通过向动力电池注入冷却介质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冷却,从而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长。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车辆插座包括插拔端,插拔端用于与充电枪插拔,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

7、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即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和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先连接,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与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后连接,可以避免出现漏液情况。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连接第一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一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单元,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通过第一电阻单元连接电压源。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包括:响应于第一电阻单元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

10、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本技术设置的检测点与电动车辆中的电压源连接,因此,在检测点的电压为电压源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识别液冷插座并未与液冷插头连接。在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的情况下,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识别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通过根据检测点的电压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可以提高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正确率,从而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长。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辆插座还包括接地插座,接地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的接地插头,接地插座的另一端连接车身地平台。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还包括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还包括第二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连接第二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二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单元,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通过第二电阻单元连接车身地平台。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包括:响应于第一电阻单元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以及响应于第二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二车端预设值,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

13、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根据两个检测点的电压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正确率,从而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长。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

1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相当于由电动车辆进行最后的完全连接确认,或者,由电动车辆和液冷设备共同进行最后的完全连接确认。若由液冷设备进行最后的完全连接确认,液冷设备还需要向电动车辆发送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在这种情况下,液冷设备需要等到通信插座与通信插头连接成功才能发送报文,增加了时延,降低了效率。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减少时延,提高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效率。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动车辆包括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液冷枪移动使得第一车辆插座和液冷枪完全连接。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还包括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等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小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且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

17、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的触头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的触头连接时,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处于半连接状态。牵引装置可以牵引液冷枪移动使得液冷枪靠近第一车辆插座,最终使得液冷枪和第一车辆插座处于完全连接状态,无需用户手动推动液冷枪,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此外,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等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有利于液冷设备将液冷介质及时传输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还可以避免液冷设备的误判。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发送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

19、本技术实施例中,当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时,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可以向液冷设备发送一个报文,该报文用于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液冷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后,无需根据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提高判断的效率。

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车辆连接插座还包括第一通信插座,第一通信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第一通信插座的另一端连接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控制器。

2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还包括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和第二车辆插座,第二车辆插座包括直流插座和充电连接确认插座;直流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直流插头,直流插座的另一端连接动力电池。充电连接确认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连接确认插头,充电连接确认插座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连接确认电路。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通过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判断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的连接状态。

2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车辆插座还包括辅助电源插座,辅助电源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辅助电源插头,辅助电源插座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直流电。第二车辆插座还包括第二通信插座,第二通信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通信插头,第二通信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

2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且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向充电桩发送用于请求充电桩输出第一充电功率的报文;或者,在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向充电桩发送用于请求充电桩输出第二充电功率的报文,第二充电功率小于第一充电功率。

24、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可以根据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选择性地向充电桩发送请求充电桩输出不同充电功率的报文,以满足动力电池基于不同充电功率充电的散热需求。

2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动力电池和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用于为动力电池散热。车载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车辆插座、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一车辆插座包括液冷插座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的液冷插头,液冷插座的另一端通过液冷管路连接热管理系统,液冷插座用于接收液冷插头输出的冷却液,或液冷插座用于输出冷却液至液冷插头。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的液冷连接确认插头,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电动车辆用于通过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

26、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的情况下,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液冷连接确认电路通过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连接的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形成电流回路。电动车辆用于检测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响应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车端预设值,电动车辆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

27、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车辆插座包括插拔端,插拔端用于与充电枪插拔,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

28、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连接第一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一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单元,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通过第一电阻单元连接电压源。

29、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电动车辆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包括:响应于第一电阻单元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电动车辆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

30、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辆插座还包括接地插座,接地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的接地插头,接地插座的另一端连接车身地平台;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还包括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还包括第二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连接第二液冷连接确认电路;第二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单元,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通过第二电阻单元连接车身地平台。

3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电动车辆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包括:响应于第一电阻单元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一车端预设值,以及响应于第二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第二车端预设值,电动车辆用于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

3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

33、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动车辆包括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液冷枪移动使得第一车辆插座和液冷枪完全连接。液冷连接确认插座还包括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等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小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且液冷插座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到插拔端的距离。

34、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用于发送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

35、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车辆连接插座还包括第一通信插座,第一通信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液冷枪,第一通信插座的另一端连接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控制器。

36、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车载充电连接装置还包括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和第二车辆插座,第二车辆插座包括直流插座和充电连接确认插座;直流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直流插头,直流插座的另一端连接动力电池;充电连接确认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连接确认插头,充电连接确认插座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连接确认电路;电动车辆用于通过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判断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的连接状态。

37、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车辆插座还包括辅助电源插座,辅助电源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辅助电源插头,辅助电源插座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直流电;第二车辆插座还包括第二通信插座,第二通信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枪的通信插头,第二通信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

38、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动车辆用于: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且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向充电桩发送用于请求充电桩输出第一充电功率的报文;或者,在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向充电桩发送用于请求充电桩输出第二充电功率的报文,第二充电功率小于第一充电功率。

39、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不在赘述。

40、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冷设备,液冷设备包括液冷枪插头、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和液冷系统,液冷枪插头包括液冷插头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液冷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液冷插座,液冷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液冷系统。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液冷连接确认电路。液冷设备用于通过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

4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液冷插头包括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由于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与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连接,因此,液冷设备可以根据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并在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当充电装置以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液冷设备通过向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注入冷却介质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冷却,从而可以解决动力电池充电时的散热问题,提高充电装置为动力电池充电功率。

42、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的情况下,液冷连接确认电路通过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与电动车辆的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形成电流回路,液冷设备用于根据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响应于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液冷设备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

43、液冷设备可以根据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并且在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当充电桩以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液冷设备可以通过向动力电池注入冷却介质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冷却,从而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长。

44、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插头包括插拔端,插拔端用于与车辆插座插拔,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

45、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即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和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先连接,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与液冷连接确认插座后连接,可以避免出现漏液情况。

46、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和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单元,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通过第三电阻单元连接电压源。

47、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设备用于根据第三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响应于第三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液冷设备用于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

48、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检测点的电压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可以提高液冷设备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正确率,当充电装置以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液冷设备通过向动力电池注入冷却介质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冷却,从而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长。

49、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还包括常闭开关,常闭开关位于第三电阻单元和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液冷设备用于根据第三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三电阻单元与常闭开关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以及常闭开关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液冷设备用于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

50、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根据两个检测点的电压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可以进一步提高液冷设备识别液冷插座和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正确率,当充电装置以大功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液冷设备通过向动力电池注入冷却介质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冷却,从而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降低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长。

51、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

52、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相当于由电动车辆进行最后的完全连接确认,或者,由电动车辆和液冷设备共同进行最后的完全连接确认。若由液冷设备进行最后的完全连接确认,液冷设备还需要向电动车辆发送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在这种情况下,液冷设备需要等到通信插座与通信插头连接成功才能发送报文,增加了时延,降低了效率。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减少时延,提高判断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效率。

53、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头还包括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等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液冷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小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且液冷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

54、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座的触头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的触头连接时,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处于半连接状态。牵引装置可以牵引液冷枪移动使得液冷枪靠近第一车辆插座,最终使得液冷枪和第一车辆插座处于完全连接状态,无需用户手动推动液冷枪,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此外,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等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可以保证液冷设备将液冷介质及时传输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还可以避免液冷设备的误判。

55、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设备还用于接收来自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

56、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设备可以接收来自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后,液冷设备无需根据连接确认电路中的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提高判断的效率。

57、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枪插头还包括第一通信插头,第一通信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车辆插座,第一通信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液冷设备中的液冷控制器。

58、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液冷设备、功率模块和充电枪。充电枪连接所述功率模块,充电枪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液冷设备包括液冷枪插头、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和液冷系统,液冷枪插头包括液冷插头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液冷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液冷插座,液冷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液冷系统。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液冷连接确认插座,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充电桩用于通过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

59、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的情况下,液冷连接确认电路通过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和液冷连接确认插座与电动车辆的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形成电流回路,液冷设备用于根据液冷连接确认电路中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响应于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充电桩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

60、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插头包括插拔端,插拔端用于与车辆插座插拔,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

61、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包括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和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液冷连接确认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单元,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通过第三电阻单元连接电压源。

62、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设备用于根据第三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响应于第三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充电桩用于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

63、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电路还包括常闭开关,常闭开关位于第三电阻单元和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充电桩用于根据第三电阻单元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的连接状态,包括:响应于第三电阻单元与常闭开关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以及常闭开关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之间的检测点的电压达到桩端预设值,充电桩用于判断液冷插头与液冷插座连接成功。

64、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

65、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连接确认插头还包括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第二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等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小于第三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且液冷插头的进出液口到插拔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液冷连接确认插头到插拔端的距离。

66、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充电桩还用于接收来自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指示液冷插座与液冷插头连接成功的报文。

67、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冷枪插头还包括第一通信插头,第一通信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车辆插座,第一通信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液冷设备中的液冷控制器。

68、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充电设备包括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和充电插头,充电插头包括直流插头和充电连接确认插头;直流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直流插座,直流插头的另一端连接功率转换装置。充电连接确认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连接确认插头,充电连接确认插头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充电桩用于通过充电连接确认电路判断直流插座与直流插头的连接状态。

69、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充电插头还包括辅助电源插头,辅助电源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辅助电源插座,辅助电源插头的另一端用于发送直流电。充电插头还包括第二通信插头,第二通信插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通信插座,第二通信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

70、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充电桩用于:接收来自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用于请求充电桩输出第一功率的报文;或者,接收来自车载充电连接装置的用于请求充电桩输出第二功率的报文,第二充电功率小于第一充电功率。

71、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