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无B柱无序对开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4542发布日期:2024-02-20 20:3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无B柱无序对开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无b柱无序对开门结构。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性能需求也更加多样化,特别是对于座舱使用场景以及方便性、舒适性以及外观美观的要求日渐提高。

2、侧开门作为乘客进出汽车的通道,且兼具内饰与外饰,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乘客更好的体验,对它的各方面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上下车方便性、美观性等。传统的平开门侧门能够满足乘客基本的上车需求,但在上下车方便性上并不够便利,由于开启角度限制,后排乘客需要扭曲身体才能进出车辆;而b柱的存在,也限制了乘客的上下车方便性以及车内与车外的连通性,限制了座椅旋转等座舱使用场景的实现。

3、为了提高车门的方便性、舒适性与美观性,越来越多的车型应用了非传统平开门形式的车门,如鸥翼门、剪刀门、对开门、滑移门等,其中对开门已有多款量产车型应用。对开门的后车门可以实现近乎90°的展开角度,增加了上下车的方便性,对开门开启后的视觉效果也更加的大气、高端,美观性增强;而如果进一步采用取消b柱,则上下车方便性进一步加强,且前后排座椅能够借助车外空间实现180°旋转,极大的拓宽了座舱的使用场景。

4、但在无b柱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合页式铰链开启车门,开门时前后门会相互干涉,使得开门需要定义先后顺序,只能有顺序的开关门使得开关门更加繁琐,降低了方便性与舒适性。然而,当前量产的无b柱对开门车型均为前后门开门顺序固定的形式,无法实现前后门无序开门,因此,若能提供一种实现无b柱对开门前后门无序开门的结构,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无b柱无序对开门结构,能够实现前后门无b柱无序开启不干涉,满足了前排乘客上下车方便性的需求,且b柱区域前后门搭接的密封性好,机械性能连接强度高,解决了传统无b柱对开门车型均为前后门开门顺序固定形式,无法实现前后门无序开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无b柱无序对开门结构,包括车身壳体总成100、前车门总成210及后车门总成220,所述前车门总成210、后车门总成220连接于车身壳体总成100上,所述前车门总成210包含前车门内板212和前车门外板213,所述后车门总成220包含后车门内板223、后车门外板228和后车门b柱封板229;所述车身壳体总成100的上下端、后车门后端均设置有锁扣,所述前车门总成210、后车门总成220上分别设有与对应锁扣相适配的锁体,所述前车门总成210与后车门总成220相互独立,并通过各自的锁扣和锁体实现独立开启;所述后车门内板223与后车门b柱封板229连接止口处卡接安装有后车门b柱内侧密封条233,所述后车门外板228翻边处卡接安装有后车门b柱外侧密封条234,所述后车门b柱内侧密封条233与前车门内板212干涉配合实现密封,所述后车门b柱外侧密封条234与前车门内板212、前车门外板213干涉配合实现密封;所述前车门总成210通过前车门a柱铰链总成与车身壳体总成100铰接,所述后车门总成220通过后车门b柱上导轨铰链总成、后车门b柱下导轨铰链总成、后车门后端导轨铰链总成与车身壳体总成100铰接。

3、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壳体总成100上对应前车门总成210位置处螺接有前车门b柱上端锁扣107和前车门b柱下端锁扣109,所述前车门总成210上设有与前车门b柱上端锁扣107、前车门b柱下端锁扣109相适配的锁体;所述车身壳体总成100上对应后车门总成220位置处螺接有后车门b柱上端锁扣108、后车门b柱下端锁扣110和后车门后端锁扣111,所述后车门总成220上设有与后车门b柱上端锁扣108、后车门b柱下端锁扣110、后车门后端锁扣111相适配的锁体。

4、进一步地,所述前车门a柱铰链总成包括前车门a柱端合页式铰链211,所述前车门a柱端合页式铰链211螺接于前车门内板212上,并与车身壳体总成100铰接,所述前车门总成210沿前车门a柱端合页式铰链211轴线做轴向转动。

5、进一步地,所述后车门b柱上导轨铰链总成包括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101和后车门b柱上端铰链222,所述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101焊接安装于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安装板102上,所述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安装板102安装于车身壳体总成100上,所述后车门b柱上端铰链222螺接安装于后车门内板223上,所述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101上嵌入安装有后车门b柱上端滑轨组件221,所述后车门b柱上端滑轨组件221与后车门b柱上端铰链222铰接。

6、进一步地,所述后车门b柱下导轨铰链总成包括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103和后车门b柱下端铰链225,所述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103焊接安装于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安装板104上,所述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安装板104安装于车身壳体总成100上,所述后车门b柱下端铰链225螺接安装于后车门内板223上,所述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103上嵌入安装有后车门b柱下端滑轨组件224,所述后车门b柱下端滑轨组件224与后车门b柱下端铰链225铰接。

7、进一步地,所述后车门后端导轨铰链总成包括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105和后车门后端鹅颈式铰链227,所述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105焊接安装于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安装板106上,所述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安装板106安装于车身壳体总成100上,所述后车门后端鹅颈式铰链227螺接安装于后车门内板223上,所述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105上嵌入安装有后车门后端滑轨组件226,所述后车门后端滑轨组件226与后车门后端鹅颈式铰链227铰接,所述后车门总成220沿后车门后端鹅颈式铰链227轴线做轴向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后车门总成220的后车门通过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101、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103及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105三个导轨进行约束,所述后车门b柱上端侧围导轨101仅控制y向约束,所述后车门b柱下端侧围导轨103、后车门后端侧围导轨105控制y向自由度和z向支持,同时配合后车门b柱上端铰链222、后车门b柱下端铰链225及后车门后端鹅颈式铰链227各个铰链旋转轴实现完整约束。

9、进一步地,所述前车门内板212上连接有前车门b柱加强板一214,所述前车门b柱加强板一214断面呈l型,所述前车门内板212与前车门外板213之间设有前车门b柱加强板二215,所述前车门b柱加强板二215连接于前车门b柱加强板一214上,且与前车门b柱加强板一214平行布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后车门内板223上连接有后车门b柱加强板一230,所述后车门b柱加强板一230与后车门b柱封板229之间设置有后车门b柱加强板二231,所述后车门b柱加强板二231断面呈l型,所述后车门b柱加强板二231两端分别连接于后车门b柱加强板一230、后车门b柱封板229上,所述后车门b柱加强板二231与后车门b柱封板229之间设置有后车门b柱加强板三232,所述后车门b柱加强板三232断面呈z字型,所述后车门b柱加强板三232两端分别连接于后车门b柱加强板二231、后车门b柱封板229上。

11、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1)前后门无序开启不干涉:本发明通过后门中后铰链及前端b柱上下运动导轨三者配合运动,对开门的后门开启时的运动包络满足,前门同时开启运动包络不干涉的需求;

13、(2)前排乘客上下方便性:本发明无b柱无序对开门,满足上下车方便性需求,尤其特定场景下前门旋转180度后,对于前排座椅乘客上下方便性也可满足;

14、(3)密封性好:本发明后门铰链运动结构的运动轨迹,更易于实现b柱区域前后门搭接的密封,可以采用传统密封条解决b柱区域的密封;

15、(4)低成本:本发明相对于其它在研概念方案(比如四连杆或五连杆)开发成本及后期材料成本相对要低,该后门铰链运动结构的运动轨迹,b柱区域密封条可采用传统的低成本的密封条即可,无需更高创新型密封条(比如开发冲放气密封条);

16、(5)高可靠性:本发明相对于其它在研概念方案(比如四连杆或五连杆),该后门铰链结构简单,机械性能连接强度高,更易于实车门个性性能执行,比如车门下沉或过开过关或开闭耐久等车门系统试验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