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3752发布日期:2024-03-18 18:3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1、轮毂电机是一种将电动机集成到轮毂中的技术,可以为汽车提供更好的动力和操控性能。

2、目前,匹配轮毂电机的悬架系统多为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在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更好的舒适性、更好的空间利用率之外,也需要更高的成本、更复杂的技术、更高的维护要求。

3、基于此,如能研发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维护的匹配轮毂电机的非独立悬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必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以解决易匹配轮毂电机,且非独立悬架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维护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包括车架1、一对纵臂2、螺旋弹簧上座3、纵臂支架4、螺旋弹簧5、减振器下支架6、减振器7、减振器上支架8、横梁9、横向推力杆10和调节支架11;

4、所述一对纵臂2位于车架1左、右两侧,纵臂2前端压装橡胶衬套,通过橡胶衬套与纵臂支架4连接,纵臂支架4与车架1相连;纵臂2通过调节支架11与轮毂电机固定;纵臂2的螺旋弹簧下座14上安装螺旋弹簧5,螺旋弹簧5上端连接螺旋弹簧上座3,螺旋弹簧上座3与车架1连接;纵臂2上安装减振器下支架6,并连接于减振器7下端;减振器7端部与纵臂2连接,减振器7上端连接减振器上支架8,减振器上支架8与车架1连接;两纵臂2之间通过横梁9连接;横梁9上设置横向推力杆10,横向推力杆10一端与横梁9连接,另一端与车架横梁连接;

5、当轮胎受到地面传来的振动时,振动通过轮毂电机传递到纵臂2上,通过螺旋弹簧5以及减振器7衰减后传递到车架1上。

6、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纵臂2为盒型结构,包括压装于纵臂2前端的大衬套12、减振器下支架连接点13、螺旋弹簧下座14、横梁连接点15和调节支架安装面16;

7、更进一步地,所述后侧减振器下支架连接点13位于纵臂2后端后侧,用于安装减振器下支架6。

8、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簧下座14、螺旋弹簧上座3组成一体式铸铝螺旋弹簧座,螺旋弹簧下座14设置于纵臂2后端上端,

9、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簧上座3设置加强筋及减重孔,通过调节螺旋弹簧上座3的高度,可以匹配不同的螺旋弹簧5。

10、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簧5下部布置在纵臂2上,上部通过铸铝支架与车架1连接。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架安装面16位于纵臂2后端侧面,通过调节支架11与轮毂电机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纵臂2后侧设置减振器下支架连接孔。

13、进一步地,所述横梁9为开口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板折弯而成。

14、进一步地,所述轮毂电机通过调节支架11连接在纵臂2外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匹配轮毂电机的非独立后悬架系统,通过左右纵臂以及横梁,组成扭力梁悬架的结构,起到吸收和缓冲路面的颠簸和震动、控制车轮运动的作用;非独立后悬架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一对纵臂(2)、螺旋弹簧上座(3)、纵臂支架(4)、螺旋弹簧(5)、减振器下支架(6)、减振器(7)、减振器上支架(8)、横梁(9)、横向推力杆(10)和调节支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纵臂(2)为盒型结构,包括压装于纵臂(2)前端的大衬套(12)、减振器下支架连接点(13)、螺旋弹簧下座(14)、横梁连接点(15)和调节支架安装面(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减振器下支架连接点(13)位于纵臂(2)后端后侧,用于安装减振器下支架(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下座(14)、螺旋弹簧上座(3)组成一体式铸铝螺旋弹簧座,螺旋弹簧下座(14)设置于纵臂(2)后端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上座(3)设置加强筋及减重孔,通过调节螺旋弹簧上座(3)的高度,可以匹配不同的螺旋弹簧(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5)下部布置在纵臂(2)上,上部通过铸铝支架与车架(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安装面(16)位于纵臂(2)后端侧面,通过调节支架(11)与轮毂电机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2)后侧设置减振器下支架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9)为开口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板折弯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通过调节支架11连接在纵臂(2)外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包括车架、一对纵臂、螺旋弹簧上座、纵臂支架、螺旋弹簧、减振器下支架、减振器、减振器上支架、横梁、横向推力杆和调节支架;纵臂前端压装橡胶衬套,通过橡胶衬套与纵臂支架连接,纵臂支架与车架相连;纵臂通过调节支架与轮毂电机固定;纵臂通过螺旋弹簧座安装螺旋弹簧,纵臂通过减振器下支架与减振器相连;减振器端部与纵臂连接,减振器上端连接减振器上支架,减振器上支架与车架连接;两纵臂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横梁上设置横向推力杆;本发明通过左右纵臂以及横梁,组成扭力梁悬架的结构,起到吸收和缓冲路面的颠簸和震动、控制车轮运动的作用;非独立后悬架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