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89133发布日期:2024-03-13 20: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具体提供一种进气格栅控制方、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越来越快,高续航、低能耗均有要求增加主动进气格栅(active grille system,ags)。为了降低风阻,提升续航,传统的ags开度控制是综合风扇占空比、车速等因素后,对ags的开度进行实时控制,如此会导致ags执行电机的运行次数成倍增加。为了保证电机的耐久,当前市场上的ags均使用无刷电机,但是,使用无刷电机必然导致整体控制方案的成本增加,无法保证整车成本目标。然而,现有技术中若使用有刷电机,无论是进气格栅的实时调整方案,还是每次上电自学习都要进行的初始位置矫正操作,均会使电机频繁地进行正反转操作,容易导致电机与触片之间的磨损增加,最终出现二者无法接触,电机功能失效。

2、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进气格栅控制方、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至少之一,提出了本技术,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频繁调整进气格栅开度值,导致进气格栅系统寿命被缩减的技术问题的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系统、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2、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气格栅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在车辆为上电状态时,获取所述车辆的风扇的第一转速值,并判断所述第一转速值与预设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

4、若所述第一转速值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则确定所述车辆的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一开度值;

5、若所述第一转速值大于零且不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则获取所述车辆的车速值,并判断所述车速值与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

6、基于所述车速值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

7、在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若所述第一转速值不为零且不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所述基于所述车速值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包括:

8、若所述车速值不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所述第一开度值;

9、若所述车速值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二开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开度值大于所述第二开度值。

10、在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1、当所述车速值由不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状态变化至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状态时,保持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所述第一开度值不变,直到所述车速值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状态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更改为所述第二开度值;

12、或者,

13、当所述车速值由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状态变化至不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状态时,保持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所述第二开度值不变,直到所述车速值不大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状态持续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更改为所述第一开度值。

14、在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若所述第一转速值为零,所述方法还包括:

15、获取所述车辆的水温值,并判断所述水温值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和第二预设水温阈值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水温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温阈值;

16、若所述水温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温阈值且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温阈值,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所述第二开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值为上述任一项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开度值;

17、若所述水温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温阈值,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零。

18、在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车辆为下电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19、获取所述风扇的第二转速值;

20、若所述第二转速值不为零,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所述第一开度值;

21、若所述第二转速值为零,则获取所述车辆的环境温度,并判断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

22、基于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

23、在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包括:

24、若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零;

25、若所述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二开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值为上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第二开度值。

26、在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任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7、获取针对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进行调节的次数;

28、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对所述进气格栅的位置进行初始化,并将所述次数进行重置;

29、或者,

30、若所述车辆由断电状态变化至上电状态,则对所述进气格栅的位置进行初始化,并将所述次数进行重置。

31、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气格栅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2、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车辆在上电状态时的风扇的第一转速值,以及,在所述第一转速值大于零且不大于预设转速阈值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车速值;

33、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转速值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及,在所述第一转速值大于零且不大于预设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车速值与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

34、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转速值大于所述预设转速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的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一开度值,以及,在所述第一转速值大于零且不大于预设转速阈值时,基于所述车速值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进气格栅的开度值。

35、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格栅控制方法。

36、在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格栅控制方法。

37、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控制装置。

38、本技术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39、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车辆为上电状态时,获取车辆的风扇的第一转速值,并在第一转速值大于预设转速阈值时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一开度值,在第一转速值不大于预设转速阈值时,进一步获取车辆的车速值,然后基于车速值与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结果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本技术中,针对车辆的上电状态:若风扇转速值大于预设转速阈值,则说明此时热负荷较大,需要首先考虑热管理需求,因此直接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定为第一开度值;若风扇转速值不大于预设转速阈值,则说明此时热负荷不大,因此进一步综合车速值和来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通过本技术,进气格栅仅需要在热负荷较大时保持第一开度值,热负荷较小时依据车速值和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而不是单纯依据车速值,来确定合理的开度值,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高频次的调整,从而提高了进气格栅系统的使用寿命。

40、进一步的,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若车速值不大于预设车速阈值,则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一开度值,反之则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第二开度值。本技术中,在热负荷不大的前提下,若车速值不大于预设车速阈值,则说明此车速下的进风量不大,因此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定为较大的第一开度值,以确保热管理需求;若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阈值,则说明此车速下的进风量较大,因此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定为较小的第二开度值,以在满足进风量确保热管理需求的同时降低风阻。通过本技术,可以设定合理的车速阈值,从而能够在满足热管理需求和降低风阻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进气格栅的调整频次,提高进气格栅系统的使用寿命。

41、进一步的,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当车辆做加速运动时,即车速值由低于预设车速阈值加速至高于预设车速阈值时,首先保持较小的第二开度值不变,在车速值高于预设车速阈值一段时间后,再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更改为较大的第一开度值,当车辆做减速运动时同理。本技术中,考虑到车辆在实际中可能会遇到随机的局部堵车现象时,车辆频繁的做加速、减速工况,容易导致车速值与预设车速阈值的大小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不断调整,通过引入预设时长阈值,能够使得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不会就车速频繁变化而立即频繁地调整,只有在当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再改变进气格栅的开度值,降低了频繁进行的无效调整的次数,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多种应用场景下更具备普适性,进一步提高了进气格栅系统的使用寿命。

42、进一步的,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风扇的第一转速值为零时,若水温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水温阈值,则说明水温不高散热需求不大,因此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定为0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阻,反之,则说明水温较高散热需求较大,因此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定为第二开度值,以兼具一定的散热性能和较小的风阻。

43、进一步的,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车辆为下电状态时,获取风扇的第二转速值,若第二转速值不为零,则说明此时有一定的热管理需求,但当前车辆为下电状态,来自外界的进风量不足,因此直接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为较大的第一开度值;若第二转速值为零,则说明此时没有热管理需求,因此综合外界环境温度开确定进气格栅的开度值。通过本技术,在车辆处于下电状态时,进气格栅仅需要在具有热管理需求时保持较大的第一开度值,在没有热管理需求时,根据环境温度来确定合理的开度值,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高频次的调整,从而提高了进气格栅系统的使用寿命。

44、进一步的,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若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则说明周围环境温度较高,因此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置为零以确保进气格栅的叶片的安全,反之,则说明周围环境温度较低,进气格栅可能会存在水汽导致结冰,因此将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设置为第二开度值,以防止关闭的进气格栅因结冰而无法在下次顺利打开。

45、进一步的,在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首先获取针对进气格栅的开度值进行调节的次数,然后当累计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才进行位置初始化,或者,当车辆发生断电再重新上电后进行位置初始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次下电后再上电都要进行的位置初始化,减少了电机堵转的次数,提高了进气格栅系统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