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连接器及具有此踏板连接器的踏板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7503发布日期:2023-09-13 18: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踏板连接器及具有此踏板连接器的踏板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踏板连接器及具有此踏板连接器的踏板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令使用者在自动驾驶上兼具舒适及各种科技感的体验。而踏板总成为电动车的主要配备之一,包括电子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以往在电动车开启自动驾驶时,因不需加速及刹车,踏板总成通常会作收折设计以增加踏板区空间。收纳设计大多分为踏板臂折叠、踏板臂上翻及踏板总成往前舱方向移动。然而,上述收纳方式皆因制动踏板受到助力器连接的限制,造成踏板臂之收折范围受限或无法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踏板连接器及具有此踏板连接器的踏板总成和车辆,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连接器,适于设置在车辆的踏板和助力器之间,其中所述踏板包括踏板臂。所述踏板连接器包括本体、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用于与所述踏板臂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用于与所述助力器连接,其中所述本体包括连动机构,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动机构连接,所述连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于所述本体在工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位移,其中,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踏板臂远离所述本体,以及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踏板臂靠拢于所述本体。

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耦合,作为所述踏板和所述助力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以及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解耦,断开所述动力传递路径。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连动机构包括齿轮和电机,所述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上,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齿轮,用以驱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对运动,一并推动所述第一推杆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位移。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锁固件,且所述第二推杆设置有卡固槽,所述锁固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齿轮,另一端可随所述齿轮转动而相对所述卡固槽摆动,并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扣合于所述卡固槽以及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从所述卡固槽脱离。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踏板连接器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在所述本体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杆,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部,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一推杆平行设置于所述齿轮的相对二侧,所述齿部啮合于所述齿轮上相对所述齿条的另一侧,其中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传动杆反向运动,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耦合,以及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解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套筒,其中

8、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穿设于所述套筒的相对二端,并分别连接于所述踏板臂和所述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皆包括相对的头端和尾端,其中所述尾端穿设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尾端和所述套筒之间具有相配合的螺旋结构,所述头端穿设于所述本体上相对应的开口,且所述头端和所述开口的结构形态为相配合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齿轮的一侧,所述齿条环绕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并且与啮合于所述齿轮,所述套筒可以通过所述齿条在所述齿轮上沿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向滑动,以及被所述齿轮推动而绕所述齿轮的圆周方向正转或反转,一并带动所述第一杆体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位移,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推杆耦合或解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沿所述轴向的长度与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匹配,或是所述齿条的宽度和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匹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踏板连接器还包括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连动机构,用以控制所述连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杆位移。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电动装置和套筒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上并设有相连通的轴向槽和径向槽,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套接部套筒远离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轴向槽内,所述电动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连接于所述套接部套筒和/或所述第二推杆,用以带动所述套接部套筒和所述限位件相对运动,使所述限位件移动至所述径向槽内耦合,或是从所述径向槽退出至所述轴向槽解耦。

12、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踏板总成,包括踏板、助力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踏板和所述助力器之间的如上所述的踏板连接器。

13、本申请实施例并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以及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踏板总成,所述踏板总成包括踏板、助力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踏板和所述助力器之间的如上所述的踏板连接器。

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器中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可以相互耦合或解耦的配置方式,在电动车处于正常驾驶模式时,第一推杆位于工作位置,将踏板臂推离前围板,此时第一推杆通过连动机构耦合第二推杆,达到使制动踏板之踏板臂与助力器连结的作用。并且,当电动车处于智能驾驶模式时,由于驾驶员不需自行控制制动踏板,因此可以将第一推杆移动至收纳位置。此时第一推杆通过连动机构与第二推杆解耦,使制动踏板之踏板臂与助力器解除连结,从而使踏板臂可以朝前围板收紧,而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前舱空间供驾驶员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踏板连接器,适于设置在车辆的踏板和助力器之间,所述踏板包括踏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连接器包括本体、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用于与所述踏板臂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用于与所述助力器连接,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耦合,作为所述踏板和所述助力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以及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解耦,断开所述动力传递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连动机构包括齿轮和电机,所述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上,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齿轮,用以驱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对运动,一并推动所述第一推杆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锁固件,且所述第二推杆设置有卡固槽,所述锁固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齿轮,另一端可随所述齿轮转动而相对所述卡固槽摆动,并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扣合于所述卡固槽以及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从所述卡固槽脱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在所述本体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杆,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部,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一推杆平行设置于所述齿轮的相对二侧,所述齿部啮合于所述齿轮上相对所述齿条的另一侧,其中当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传动杆反向运动,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耦合,以及在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解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套筒,其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沿所述轴向的长度与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匹配,或是所述齿条的宽度和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连动机构,用以控制所述连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杆位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踏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电动装置和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上并设有相连通的轴向槽和径向槽,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套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轴向槽内,所述电动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连接于所述套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推杆,用以带动所述套接部和所述限位件相对运动,使所述限位件移动至所述径向槽内耦合,或是从所述径向槽退出至所述轴向槽解耦。

10.一种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助力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踏板和所述助力器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连接器。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以及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踏板总成,所述踏板总成包括踏板、助力器以及连接于所述踏板和所述助力器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连接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连接器及具有此踏板连接器的踏板总成和车辆。踏板总成包括助力器、踏板以及踏板连接器。踏板连接器包括本体、连接于踏板的第一推杆及连接于助力器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能够在工作位置及收纳位置之间位移,而带动踏板相对本体远离或靠拢。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驾驶模式调整踏板在车辆前舱内的位置,并且在靠拢状态下释放出更多的前舱空间供驾驶员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培,张洋,刘文凯,陈旭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