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及罐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9788发布日期:2023-08-20 12:2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罐车及罐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专用车,特别涉及一种罐车及罐体。


背景技术:

1、随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单次运输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国家对粉罐车的整车长、宽和高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现有的罐体在符合整车长、宽和高的限制的情况下,已经难以再提升容积。因此如何在符合现有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提升粉罐车的罐体容积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积较大的罐体以及具有该罐体的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体,包括上筒体、沿着所述上筒体轴向依次排布并设置在所述上筒体下方的多个下锥体以及至少一第一内部加强件;

3、所述第一内部加强件包括加强环、连接梁以及沿横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的加强梁;

4、所述连接梁沿横向连接在所述加强环的左右两侧之间,所述加强梁的顶部具有沿远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倾斜向下的导流面。

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下锥体与所述上筒体围合形成仓室,至少一所述仓室内设有所述第一内部加强件,

6、所述下锥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孔,所述第一内部加强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孔上方,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加强环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梁与加强环的连接处分别向上下凸伸而加宽。

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环由所述下锥体一侧内壁向上环绕经所述上筒体内壁延伸到所述下锥体另一侧内壁,且所述加强环的下部断开而形成物料流通口,

8、所述加强环的上部与所述上筒体焊接,所述加强环的下部通过两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下锥体的左右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加强环,所述连接板贴合于所述下锥体的内侧壁。

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环上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以增强所述加强环上部强度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贴合于所述加强环,所述加强板左右两端之间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上筒体左右两侧宽度的一半。

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梁包括截面为l形的角钢,所述角钢的开口侧与所述连接梁焊接,所述角钢与所述连接梁围成一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封闭所述通道的封板。

1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所述下锥体之间的隔仓件;所述隔仓件包括呈封闭环状的隔仓圈;

12、所述隔仓件还包括呈环状并垂直于所述隔仓圈的隔板,所述隔仓圈的上部贴合连接于所述上筒体的内表面,所述隔仓圈的下部外露于所述下锥体并同时连接于两所述下锥体的外壁,且两所述下锥体的底部以及所述隔仓圈共同围合形成一封闭的三角区域,所述隔板的底部向下超出所述隔仓圈,所述隔板底部沿前后方向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两所述下锥体的端面对接。

1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沿横向的左右两侧之间还设有一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还设有一增强梁,所述增强梁沿横向延伸,所述固定梁与所述隔板构成位于所述增强梁顶部的用于实现物流横向流动的一流转口,所述增强梁的顶部具有沿远离所述固定梁的方向倾斜向下的倾斜面。

1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梁包括截面为l形角钢,所述角钢的开口侧与所述固定梁焊接,所述角钢与所述固定梁围成一过道,所述过道的两端设置有封闭所述过道的端板。

1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上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以增强所述隔仓件上部强度的增强板,所述增强板贴合于所述隔板,所述增强板左右两端之间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上筒体左右两侧宽度的一半。

1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一内部加强件的筒节内还设置有第二内部加强件,所述第一内部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内部加强件沿所述筒节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内部加强件呈弧形,并由所述下锥体一侧内壁向上环绕经所述上筒体内壁延伸到所述下锥体另一侧内壁,且所述第二内部加强件的下部断开而形成物料流通口。

1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未设置所述第一内部加强件的筒节内设置有第二内部加强件,所述第二内部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筒节的卸料口的上方;

18、所述第二内部加强件呈弧形,并由所述下锥体一侧内壁向上环绕经所述上筒体内壁延伸到所述下锥体另一侧内壁,且所述第二内部加强件的下部断开而形成物料流通口。

1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包括位于所述上筒体至少一端的延伸筒,所述延伸筒包括轮廓呈筒状的筒体部和位于所述筒体部下部的过渡部,所述筒体部与所述上筒体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底面朝向相邻下锥体倾斜,且所述过渡部与相邻的所述下锥体连接;

20、所述延伸筒与相邻所述下锥体之间设有一第三内部加强件,所述第三内部加强件呈弧形,并由所述下锥体一侧内壁向上环绕经所述上筒体内壁延伸到所述下锥体另一侧内壁,且所述第三内部加强件的下部断开而形成物料流通口。

2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筒体的横截面呈半椭圆形,且所述上筒体的左右方向直径大于其上下方向直径,所述下锥体呈扁锥状,所述下锥体由下至上渐扩口径,且所述下锥体在每个水平截面处的左右方向宽度不大于前后方向宽度。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罐车,包括车架和位于所述车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采用如上所述的罐体。

2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4、本实用新型中的罐体通过半椭圆的上筒体,拓宽了整个罐体上部的宽度,通过扁锥状的下锥体增加了锥体部分所占比例,从而提高了罐体的有效装载量。

25、同时,位于罐体内的第一内部加强件不仅通过加强环增加了罐体强度,还通过加强板增加上筒体的强度,通过加强梁增加了下锥体沿横向的刚度,保证了整个罐体的强度和刚度。在增加罐体强度的同时,第一内部加强件的底部还开设有物料流通口利于卸料,减少了罐体内的卸料残余。

26、隔仓件不仅隔开了罐体内的多个仓室,提高了卸料速度,还起到了增强罐体强度的作用。其隔仓圈通过隔板实现了上部位于上筒体内,隔仓圈的下部外露于下锥体,即隔仓圈部分位于罐体内,部分位于罐体外,使隔仓圈部分作为内部加强结构,部分作为外部加强结构。隔板的上部还贴合有增加上筒体强度的增强板。进一步地,隔仓件还包括增加刚度的增强梁。

27、罐体内还设有第二内部加强件。第二内部加强件呈底部开口的弧形,且第二内部加强件与第一内部加强件相互配合,保证罐体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小罐体的重量。

28、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沿纵向划分为前部主梁和尾部主梁,其中,前部主梁包括用于与牵引车牵引的牵引分段,尾部主梁包括用于安装行走机构的直梁,满足了车架的基本功能。同时,前部主梁包括贴合并支撑在下锥体外周的异形段,由于异形段贴合在下锥体的外周,相较于传统的车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罐体的下锥体向下延伸至主梁以下,提升了罐体的容积,同时也通过主梁的异形分段环抱在下锥体外周,不仅起到支撑罐体的作用,还能增加下锥体的强度。

29、进一步地,尾部主梁包括贴合支撑在下锥体外周的外部加强筋。即尾部主梁包括支撑罐体的直梁的同时,还包括贴合于下锥体外周的外部加强筋,进一步地增加了罐体的强度。车架不仅起到支撑罐体的作用,还起到增加罐体强度的作用,使大容积的罐体的强度满足要求。

30、本实用新型中的罐车不仅容积较大,且强度较高,自重较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