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715发布日期:2023-09-02 15: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1、外后视镜是必备的汽车配件之一,包括左右2件外后视镜,分别安装于汽车的左右两侧,使得可在驾驶时供驾驶员对后方路况进行查看而做出安全判断。

2、现有的外后视镜通常包括安装座与后视镜座,两者之间采用铰接筒的方式实现转动安装,此外,外后视镜通常分为手动折叠和电动折叠,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采用在安装座内安装电动折叠控制器,且将电动折叠控制器与铰接筒采用连接杆连接,使得可在电动折叠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铰接筒转动而实现后视镜座电动折叠。

3、其中,连接杆通常采用卡接的方式而实现与铰接筒、电动折叠控制器连接,而铰接筒通常直接采用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后视镜座,电动折叠控制器直接采用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安装座,导致整体结构的对位为确定的,无法进行周向转动的调整,使得装配完毕后,后视镜座展开和折叠的位置确定,因此,若1.铰接筒与后视镜座的生产或者安装存在偏差或者2.电动折叠控制器与安装座的生产或者安装存在偏差,均可能导致安装后的外后视镜在展开时过度翻转(图1所示状态)或者翻转不足(图2所示状态)而导致视野不佳,以及在折叠时过度朝车辆翻转(图3所示状态)而导致与车辆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铰接筒与后视镜座的周向转动调整来消除各零部件安装与生产误差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座、后视镜座、铰接筒、电动折叠控制器以及连接杆,所述电动折叠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座,所述铰接筒转动安装于安装座,所述连接杆分别插设连接铰接筒与电动折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螺栓,所述连接杆位于铰接筒内设置有卡接槽、位于电动折叠控制器内设置有与电动折叠控制器键连接的键槽,所述铰接筒内周设置有卡接于卡接槽内的卡接条,所述后视镜座上设置有供铰接筒转动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铰接筒的轴向背离电动折叠控制器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有沿铰接筒的周向沿伸的调整槽,且调整槽沿铰接筒的轴向双向贯穿定位板,所述铰接筒对应调整槽设置有锁定螺孔,所述锁定螺栓穿设调整槽,并与锁定螺孔螺纹连接。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沿轴向依次包括第一段体、第二段体以及第三段体,所述第一段体与第三段体呈圆柱形,且第一段体的半径大于第三段体的半径,所述第二段体呈从第一段体朝第三段体缩口的圆台形,所述铰接筒的内周设置有与第一段体适配的主槽以及与第二段体适配的轴向限位槽。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定位板背离铰接筒侧的轴向防脱件,所述轴向防脱件设置有沿连接杆的轴向沿伸至主槽内的防脱部,且防脱部位于连接杆沿轴向的运动轨迹上,所述轴向防脱件对应调整槽设置有穿设孔,所述锁定螺栓穿设穿设孔。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螺栓的数量为2件,所述调整槽的数量为2道,所述锁定螺孔的数量为2个,各所述锁定螺孔呈沿铰接筒的周向排列设置。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向防脱件呈与连接杆同轴的圆环形设置,所述防脱部呈与连接杆同轴的圆筒形设置,且防脱部轴向一端与轴向防脱件的内周一体成型,另一端朝向连接杆,所述卡接条沿防脱部的周向的轨迹与防脱部呈错位设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设孔的数量为2件。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沿铰接筒的轴向贯穿设置有供铰接筒插接的铰接孔,所述铰接筒沿轴向背离后视镜座侧的外周设置有若干的钩部,所述铰接孔位于钩部朝向后视镜座侧设置有与各钩部相抵的定位部,各钩部背离定位部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各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呈沿远离定位部方向逐渐沿铰接筒的径向朝内倾斜。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将电动折叠控制器与铰接筒相互连接后,虽然电动折叠控制器与安装座直接采用螺栓而实现对位安装无法进行调整,但是,铰接筒采用安装槽的方式而可实现转动安装于后视镜座,使得可通过调整铰接筒与后视镜座的周向位置关系而保证后视镜座展开和折叠后位置为所需位置,从而防止出现图1-图3所示的情况,此外,当铰接筒与后视镜座的周向位置确定完毕后,通过锁定螺栓穿设调整槽,并与锁定螺孔螺纹连接而完成铰接筒与后视镜座的固定安装,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包括安装座(1)、后视镜座(2)、铰接筒(3)、电动折叠控制器(4)以及连接杆(5),所述电动折叠控制器(4)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所述铰接筒(3)转动安装于安装座(1),所述连接杆(5)分别插设连接铰接筒(3)与电动折叠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螺栓(6),所述连接杆(5)位于铰接筒(3)内设置有卡接槽(51)、位于电动折叠控制器(4)内设置有与电动折叠控制器(4)键连接的键槽(52),所述铰接筒(3)内周设置有卡接于卡接槽(51)内的卡接条(31),所述后视镜座(2)上设置有供铰接筒(3)转动安装的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位于铰接筒(3)的轴向背离电动折叠控制器(4)侧设置有定位板(22),所述定位板(22)设置有沿铰接筒(3)的周向沿伸的调整槽(221),且调整槽(221)沿铰接筒(3)的轴向双向贯穿定位板(22),所述铰接筒(3)对应调整槽(221)设置有锁定螺孔(32),所述锁定螺栓(6)穿设调整槽(221),并与锁定螺孔(3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沿轴向依次包括第一段体(53)、第二段体(54)以及第三段体(55),所述第一段体(53)与第三段体(55)呈圆柱形,且第一段体(53)的半径大于第三段体(55)的半径,所述第二段体(54)呈从第一段体(53)朝第三段体(55)缩口的圆台形,所述铰接筒(3)的内周设置有与第一段体(53)适配的主槽(33)以及与第二段体(54)适配的轴向限位槽(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定位板(22)背离铰接筒(3)侧的轴向防脱件(7),所述轴向防脱件(7)设置有沿连接杆(5)的轴向沿伸至主槽(33)内的防脱部(71),且防脱部(71)位于连接杆(5)沿轴向的运动轨迹上,所述轴向防脱件(7)对应调整槽(221)设置有穿设孔(72),所述锁定螺栓(6)穿设穿设孔(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栓(6)的数量为2件,所述调整槽(221)的数量为2道,所述锁定螺孔(32)的数量为2个,各所述锁定螺孔(32)呈沿铰接筒(3)的周向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防脱件(7)呈与连接杆(5)同轴的圆环形设置,所述防脱部(71)呈与连接杆(5)同轴的圆筒形设置,且防脱部(71)轴向一端与轴向防脱件(7)的内周一体成型,另一端朝向连接杆(5),所述卡接条(31)沿防脱部(71)的周向的轨迹与防脱部(71)呈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孔(72)的数量为2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沿铰接筒(3)的轴向贯穿设置有供铰接筒(3)插接的铰接孔(11),所述铰接筒(3)沿轴向背离后视镜座(2)侧的外周设置有若干的钩部(35),所述铰接孔(11)位于钩部(35)朝向后视镜座(2)侧设置有与各钩部(35)相抵的定位部(12),各钩部(35)背离定位部(12)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351),各所述第一导向斜面(351)呈沿远离定位部(12)方向逐渐沿铰接筒(3)的径向朝内倾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包括安装座、后视镜座、铰接筒、电动折叠控制器以及连接杆,电动折叠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座,铰接筒转动安装于安装座,连接杆分别插设连接铰接筒与电动折叠控制器,还包括锁定螺栓,连接杆设置有卡接槽、键槽,铰接筒内周设置有卡接条,后视镜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铰接筒的轴向背离电动折叠控制器侧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设置有调整槽,且调整槽沿铰接筒的轴向双向贯穿定位板,铰接筒对应调整槽设置有锁定螺孔,锁定螺栓穿设调整槽,并与锁定螺孔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可通过铰接筒与后视镜座的周向转动调整来消除各零部件安装与生产误差的一种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

技术研发人员:钟亮,严迪锋,金焕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众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