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0381发布日期:2024-02-22 21:0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空调,尤其涉及空调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房车的空调器设计组装中,顶置式房车空调器安装在车顶以后向室内送风,必然需要与房车供电线路连接实现整机供电运行与控制,接线盒能够实现室内机安装接线以后强电对接供电车顶外部空调器运行。

2、现有技术中,一般在进风口内部放置接线盒,并且接线盒正对上部空调器进风口盒下部出风面板的进风口,这严重的影响空调器换热运行的室内进风造成进风不畅,换热效率低下,并且更严重的是进风持续经过接线盒造成接线盒整体持续受冷,而换热气流一般含湿量较大,很容易在接线盒内部形成冷凝水,严重威胁强电对接处的电器安全性能,造成电器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和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容易在接线盒内部形成冷凝水,影响电路安全性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用在车辆上,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

3、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具有第一侧,所述主壳体内形成有室内风道,所述室内风道的中部向远离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方向弯曲设置,其两端贯穿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

4、出风组件,包括沿远离所述主壳体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座和出风面板,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内风道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以及,

5、接线盒,设于所述出风组件,且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室内风道错开设置。

6、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出风面板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之间。

7、可选地,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之间;所述间隔部靠近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安装口。

8、可选地,所述接线盒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口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底部两端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端部形成有相互远离延伸且向外翻折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与所述安装口背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的周缘固定连接。

9、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插槽,至少部分所述翻折边插装于所述插槽内;和/或,

10、所述翻折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底座通过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11、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固定条;和/或,

12、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压线夹,所述压线夹通过螺钉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13、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线的第一固定结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空调电源线的第二固定结构;或者,

14、所述接线板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和所述母端子其中之一用于连接供电线,另一用于连接空调电源线。

15、可选地,所述接线盒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槽,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主壳体的一侧,以与所述底座共同围合形成所述两个腔体;其中一所述腔体用于容纳强电线体,另一所述腔体用于容纳弱电线体。

16、可选地,一所述安装槽中的一个槽壁贯通设有一过线缺口,所述接线盒还包括封盖板,所述封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过线缺口;

17、所述接线盒设置有与所述两个腔体连通的过线口。

18、可选地,所述盖体和所述封盖板其中之一设置有限位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插装配合的插接部;和/或,

19、所述盖体和所述封盖板其中之一设置有固定孔,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扣合的定位扣。

20、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调节连接件,所述调节连接件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端连接,且使得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端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

22、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具有第一侧,所述主壳体内形成有室内风道,所述室内风道的中部向远离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方向弯曲设置,其两端贯穿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

23、出风组件,包括沿远离所述主壳体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座和出风面板,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内风道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以及,

24、接线盒,设于所述出风组件,且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室内风道错开设置。

25、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车顶,所述车顶的一侧为与所述主壳体对接的迎风侧,另一侧为出风侧,所述车顶设置有贯通所述迎风侧和所述出风侧的过风通道,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过风通道,所述主壳体设于所述车顶的迎风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车顶的出风侧。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接线盒设置在与空调器的所述壳体内形成的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所述室内风道错开的区域内,在空调器进出风时,所述接线盒完全不阻挡所述室内风道内空气的流动,使得所述空调器换热进风或出风非常顺畅,并且换热气流无法直接吹到接线盒外表,杜绝接线盒内部受冷形成冷凝水,确保了强电的接线安全,以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容易在接线盒内部形成冷凝水,影响电路安全性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用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出风面板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之间;所述间隔部靠近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安装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口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底部两端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端部形成有相互远离延伸且向外翻折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与所述安装口背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的周缘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插槽,至少部分所述翻折边插装于所述插槽内;和/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固定条;和/或,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线的第一固定结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空调电源线的第二固定结构;或者,

8.如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槽,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主壳体的一侧,以与所述底座共同围合形成两个腔体;其中一所述腔体用于容纳强电线体,另一所述腔体用于容纳弱电线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安装槽中的一个槽壁贯通设有一过线缺口,所述接线盒还包括封盖板,所述封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过线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封盖板其中之一设置有限位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插装配合的插接部;和/或,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调节连接件,所述调节连接件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端连接,且使得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端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车顶,所述车顶的一侧为与所述主壳体对接的迎风侧,另一侧为出风侧,所述车顶设置有贯通所述迎风侧和所述出风侧的过风通道,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过风通道,所述主壳体设于所述车顶的迎风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车顶的出风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和车辆,空调器包括主壳体、出风组件和接线盒,出风组件包括设于主壳体的第一侧,且在远离主壳体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安装座和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主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室内风道,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出风组件,且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室内风道错开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空调器进出风时,接线盒完全不阻挡室内风道内空气的流动,使得空调器换热进风或出风非常顺畅,并且换热气流无法直接吹到接线盒外表,杜绝接线盒内部受冷形成冷凝水,确保了强电的接线安全,以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容易在接线盒内部形成冷凝水,影响电路安全性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