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3767发布日期:2023-09-02 17:2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文涉及车辆技术,尤指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碰撞通常分为正面/侧面/后面碰撞以及翻滚和行人碰撞等情况,正面碰撞事故发生比例最高且伤亡率最高,而蓄电池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舱内,并对控制车辆四门系统的电子锁进行供电。因此如何保证在正面碰撞中蓄电池不发生挤压起火,不掉电,不断电,对于四门系统电子锁在事故中可以正常打开,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抢救乘员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能够在正面碰撞中保证蓄电池不发生挤压起火,不掉电,不断电,确保四门系统电子锁在事故中可以正常打开,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抢救乘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体;刹车控制装置和蓄电池,均设于所述车体上;防护框,套设在所述蓄电池外,所述刹车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外侧;和防护件,设于所述防护框和所述刹车控制装置之间。

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防护框和所述刹车控制装置之间,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朝向所述刹车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朝向所述防护框的一侧。

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横梁,所述蓄电池、所述防护框和所述安装支架均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相间隔的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之间,所述蓄电池的下部外侧面设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板卡接连接,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板卡接连接。

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中的之一焊接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另一螺接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绑带,跨越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并将所述蓄电池束缚在所述横梁上。

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带的一端设有第一钩挂部和第二钩挂部,另一端设有第三钩挂部,所述横梁设有第一挂接位、第二挂接位和第三挂接位,所述第一挂接位和所述第二挂接位位于所述防护框的朝向所述刹车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挂接位位于所述防护框的背向所述刹车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钩挂部挂接在所述第一挂接位,所述第二钩挂部挂接在所述第二挂接位,所述第三钩挂部挂接在所述第三挂接位。

1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刹车控制装置、所述蓄电池、所述防护框和所述防护件均位于所述车体的前舱内,且所述刹车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后侧。

1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为立设的防护板。

12、本申请提供的车辆,防护框套设在蓄电池外,实现在碰撞中对蓄电池进行前后左右周向上的防护;另外,防护件设于防护框和刹车控制装置之间,使得碰撞时刹车控制装置作用到防护件上的挤压力分散作用在防护框的朝向防护件的一侧,以此来减小防护框的朝向防护件一侧的变形量,避免刹车控制装置挤压坏防护框和蓄电池;此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车辆在正面碰撞中保证蓄电池不发生挤压起火,不掉电,不断电,确保四门系统电子锁在事故中可以正常打开,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抢救乘员。

13、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中的之一焊接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另一螺接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的一端设有第一钩挂部和第二钩挂部,另一端设有第三钩挂部,所述横梁设有第一挂接位、第二挂接位和第三挂接位,所述第一挂接位和所述第二挂接位位于所述防护框的朝向所述刹车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挂接位位于所述防护框的背向所述刹车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钩挂部挂接在所述第一挂接位,所述第二钩挂部挂接在所述第二挂接位,所述第三钩挂部挂接在所述第三挂接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控制装置、所述蓄电池、所述防护框和所述防护件均位于所述车体的前舱内,且所述刹车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为立设的防护板。


技术总结
本文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刹车控制装置和蓄电池,均设于车体上;防护框,套设在蓄电池外,刹车控制装置位于防护框的外侧;和防护件,设于防护框和刹车控制装置之间。该车辆,能够在正面碰撞中保证蓄电池不发生挤压起火,不掉电,不断电,确保四门系统电子锁在事故中可以正常打开,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抢救乘员。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航,王栋,黄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