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0057发布日期:2023-10-22 09:0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1、车载杯架是目前乘用车车辆标配的一种储物结构;通常的杯架是底部固定的,杯架深度为75mm左右,但常见的水杯、各种饮料容器的高度和直径大小却有很大不同,这就造成当容器过高时,容器有较多部分露于杯架外,有夹持不稳,进而杯中液体泼洒的风险;或者,杯体下部直径过大,杯架夹持杯体部分过少,会导致杯体易倾覆;而且容置于杯架内过高的杯体还会对中控区域的车载开关操作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及汽车,其可以根据不同饮料容器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使得杯架对饮料容器侧壁夹持牢固,将容器外露部分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拿取高度,便于取放,防止因容器高度的遮挡对中控开关的操作造成安全影响。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包括杯体、杯底、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底座以及电动升降装置;

3、所述杯体为上粗下细的管状体结构,杯底可与杯体下端面匹配触接,构成初始杯子容置腔体;

4、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对应扣合,构成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

5、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上端与杯体下部外侧壁螺固,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下端与底座螺固;

6、电动升降装置和杯底均容置于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电动升降装置分别与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壁和底座内底壁固定,电动升降装置上端的升降齿条与杯底固定连接,电动升降装置带动杯底可在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往复升降。

7、所述电动升降装置包括按钮、归位弹簧、信号接受器、控制器、马达、蜗杆、减速齿轮、升降齿条、电动升降装置固定支架;动力由马达传递到蜗杆,再由蜗杆传递到减速齿轮降速增距之后,再传递到升降齿条上,动力方向由旋转方向转换为直线往复,然后带动上面升降部分上下运动;减速齿轮的主要作用是由于电机输出转速过大,扭矩过小,需要经过减速齿轮把速度降下来,把扭矩升上来,来实现升降机构需要的扭矩和升降速度;同时速度下降之后,可使升降机构运行更加稳定,声音更小,品质更好;

8、归位弹簧套接于按钮的传动臂中部,按钮上端套接于杯体水平向延伸面上,按钮上部的传动臂露设于右半壳体上端面外,按钮下部的传动臂容置于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归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限位触接于按钮上部的传动臂以及右半壳体上端面处,当按压按钮的手指松开,受归位弹簧弹力作用,按钮复位;

9、按钮下部的传动臂下端套接于信号接受器内,信号接受器和控制器分别固定于底座上,信号接受器和控制器电连接,当按下按钮,按钮的传动臂下移,信号接受器感知传动臂的位移,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通马达正转,使联动的升降齿条下移,带动杯底下降至设定的最低位置,当再次按压按钮,控制器收到信号,反向启动马达,带动升降齿条上升,使杯底升至初始位置,便于取出饮料容器;

10、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马达电连接,蜗杆下端固定于马达上端的转动轴上,马达通过马达盖固定于电动升降装置固定支架上,减速齿轮由固定套接于齿轮轴上的减速大齿轮和减速小齿轮构成,蜗杆于减速大齿轮啮合,升降齿条与减速小齿轮啮合,齿轮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电动升降装置固定支架两侧壁上,通过一次按压按钮实现杯底下降至最低位置,通过二次按压按钮,使杯底上升至初始位置。

11、所述蜗杆上端面固定设有磁铁容置凹槽,一个磁铁坐设容置于该磁铁容置凹槽内,右半壳体内侧壁对应磁铁位置固定有霍尔小板,该霍尔小板与控制器电连接,霍尔小板可通过检测固定于蜗杆上端的磁铁容置凹槽内的磁铁两级的旋转变换来记录电机的旋转,进而确定升降齿条是否降到设定最低位或升降齿条是否上升至设定初始位,霍尔小板通过控制器控制马达的正反运转终止,使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上下极限位置往复运动。

12、所述升降齿条的下端连接有负载弹簧,该负载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底座内底壁上,负载弹簧的作用是增大系统载荷,减小升降部分本身的重力和升降过程中的摩擦力阻力对系统的影响,保持升降齿条上端固定的杯底可平稳的往复运行,避免马达正反转产生强大的扭力导致杯底过快上升或下降,导致饮料容器溅射到容器外。

13、所述杯底侧壁周向的对应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阻尼器,每个阻尼器的齿轮分别与对应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壁上的齿条啮合,以进一步降低杯底的上升或下降速度,使得升降机构无论在什么工况下,都能平稳运动。

14、所述杯体内侧壁周向对称开设有至少三个开孔,杯体外侧壁对应每个开孔位置分别转动插合连接有一个弹性伸缩限位夹持机构,以便当不同直径的容器坐设于杯底下降时或上升时,均匀分布的弹性伸缩限位夹持机构可滑动触接于容器外侧壁对容器壁限位夹持,保持容器的水平升降,以及使容器不在杯体内左右晃动。

15、所述弹性伸缩限位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杯体外侧壁上的转动支撑壁、与转动支撑壁枢轴连接的限位夹持突舌以及套接于所有限位夹持突舌上的弹性橡胶圈;每个限位夹持突舌前端穿过对应的开孔露设于杯体内侧壁中,每个限位夹持突舌后端设有缺失槽,弹性橡胶圈套接于杯体外侧壁上,且弹性橡胶圈对应位置限位触接于每个限位夹持突舌的缺失槽内,弹性橡胶圈的作用是对所有限位夹持突舌施加向内的弹力,使每个限位夹持突舌对滑动触接的容器外壁保持伸缩触接夹持限位。

16、所述杯底内表面上触接设置有热塑性弹性防滑杯垫,起防滑减震作用。

17、所述杯体上端面分别设置有装饰板和装饰条,构成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的左半壳体内壁和右半壳体内壁以及杯体内壁均漆涂有与装饰板和装饰条相同的纹理或颜色,使得当杯底下降时露出的左半壳体内壁和右半壳体内壁保持与外部统一的装饰风格。

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含电动升降水杯架,还包括副仪表板和车辆电池,所述电动升降水杯架安装于副仪表板上,副仪表板线束分别与马达和控制器、信号接受器电连接,副仪表板线束通过车身线束与车辆电池电连接。

19、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饮料容器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使得杯架对饮料容器侧壁夹持牢固,将容器外露部分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拿取高度,便于取放,防止因容器高度的遮挡对中控开关的操作造成安全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杯底(2)、左半壳体(3)、右半壳体(4)、底座(5)以及电动升降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装置(6)包括按钮(61)、归位弹簧(62)、信号接受器(63)、控制器(64)、马达(65)、蜗杆(66)、减速齿轮(67)、升降齿条(68)、电动升降装置固定支架(6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6)上端面固定设有磁铁容置凹槽(661),一个磁铁(662)坐设容置于该磁铁容置凹槽(661)内,右半壳体(4)内侧壁对应磁铁位置固定有霍尔小板(8),该霍尔小板(8)与控制器(6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齿条(68)的下端连接有负载弹簧(9),该负载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于底座(5)内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2)侧壁周向的对应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阻尼器(21),每个阻尼器(21)的齿轮分别与对应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壁上的齿条(22)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内侧壁周向对称开设有至少三个开孔(11),杯体(1)外侧壁对应每个开孔(11)位置分别转动插合连接有一个弹性伸缩限位夹持机构(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限位夹持机构(12)包括设置于杯体(1)外侧壁上的转动支撑壁(121)、与转动支撑壁(121)枢轴连接的限位夹持突舌(122)以及套接于所有限位夹持突舌(122)上的弹性橡胶圈(123);每个限位夹持突舌(122)前端穿过对应的开孔(11)露设于杯体(1)内侧壁中,每个限位夹持突舌(122)后端设有缺失槽(1221),弹性橡胶圈(123)套接于杯体(1)外侧壁上,且弹性橡胶圈(123)对应位置限位触接于每个限位夹持突舌(122)的缺失槽(12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2)内表面上触接设置有热塑性弹性防滑杯垫(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端面分别设置有装饰板(13)和装饰条(14),构成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的左半壳体(3)内壁和右半壳体(4)内壁以及杯体(1)内壁均漆涂有与装饰板(13)和装饰条(14)相同的纹理或颜色。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升降水杯架,还包括副仪表板和车辆电池,所述电动升降水杯架安装于副仪表板上,副仪表板线束分别与马达(65)和控制器(64)、信号接受器(63)电连接,副仪表板线束通过车身线束与车辆电池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水杯架及汽车,包括杯体、杯底、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底座以及电动升降装置;所述杯体为上粗下细的管状体结构,杯底可与杯体下端面匹配触接,构成初始杯子容置腔体;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对应扣合,构成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上端与杯体下部外侧壁螺固,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下端与底座螺固;电动升降装置和杯底均容置于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电动升降装置分别与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壁和底座内底壁固定,电动升降装置上端的升降齿条与杯底固定连接,电动升降装置带动杯底可在电动升降装置容置腔体内往复升降;本技术可以进行高度升降,便于取放,使得杯架对饮料容器侧壁夹持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良,赵国兴,付亚立,周金涛,宋晓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