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0523发布日期:2023-09-21 00:3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封闭式摩托车车门调配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封闭式摩托车车门制造过程中,均采用先焊接钣金车门,再在钣金车门上装配玻璃及升降器、内饰件、门锁等装配件。汽车在总装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现最后的总装车门不同程度的下垂,造成部分车门间隙超出工艺控制要求,其造成的原因是因为焊装车间在装配钣金车门时已将车门调整至总装后车门的工艺要求,但总装车门与焊装钣金车门之间存在质量差,钣金车门装上其他配件后,增加的重量导致了车门下沉;为解决车门下沉问题,就需要用到车门配重结构。

2、现有车门配重结构在使用时,车门配重结构位于内车门板和外车门之间,而车门配重结构不能有效稳定放置,从而在放置时不是很稳定,而且整体在安装拆卸时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旨在解决现有车门配重结构在使用时,车门配重结构位于内车门板和外车门之间,而车门配重结构不能有效稳定放置,从而在放置时不是很稳定,而且整体在安装拆卸时不是很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包括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所述外摩托车车门板安装固定在内摩托车车门板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凹板,所述安装凹板的上端设置有拆卸提手,所述安装凹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块,所述安装凹板的两端下侧设置有侧边夹持板。

4、通过设置有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的间隙,从而人员可以握住安装凹板上端的拆卸提手,从而便于握住提动,使得安装凹板便于放置在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之间,安装凹板因下端的可调节配重块,从而可调节配重块的重量可以作为后期车门安装配件的重量,这样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在安装后,方便后期安装使用。

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边夹持板包括外侧螺帽、抵触胶垫、焊接竖板和t型旋转螺杆,所述焊接竖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t型旋转螺杆,所述t型旋转螺杆的内端周侧设置有抵触胶垫,所述t型旋转螺杆的外端设置有外侧螺帽,所述焊接竖板连接在可调节配重块上。

6、通过设置有侧边夹持板结构,从而便于侧边抵触固定。

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拆卸提手包括u型圆杆、中间胶套和焊接底块,所述u型圆杆的上端内侧设置有中间胶套,所述u型圆杆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底块,所述焊接底块连接在安装凹板上。

8、通过设置有拆卸提手结构,这样便于握住提动安拆。

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板包括定位螺栓、上侧面板、安装套腔和凹型外壳,所述上侧面板的下端设置有凹型外壳,所述凹型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所述安装套腔的内侧位于凹型外壳上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上侧面板通过凹型外壳连接在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之间。

10、通过设置有安装凹板结构,从而便于稳定放置。

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可调节配重块包括双孔凸板、配重套筒、三孔套板、配重套腔和t型提手,所述双孔凸板的下端设置有三孔套板,所述三孔套板的内侧设置有三个配重套腔,所述配重套腔的内侧设置有配重套筒,所述配重套筒的外端设置有t型提手,所述双孔凸板连接在安装凹板上。

12、通过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块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配重。

1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边夹持板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侧边夹持板对称设置在安装凹板的下端两侧上。

14、通过设置有安装凹板结构,从而侧边夹持板便于安装放置使用。

1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可调节配重块位于安装凹板的下端中间,且所述可调节配重块的两端呈对称状态。

16、通过设置有安装凹板结构,从而可调节配重块便于安装拆卸使用。

17、由上可知,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包括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所述外摩托车车门板安装固定在内摩托车车门板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凹板,所述安装凹板的上端设置有拆卸提手,所述安装凹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块,所述安装凹板的两端下侧设置有侧边夹持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具有两侧夹持固定,并且可调节配重重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包括内摩托车车门板(2)和外摩托车车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摩托车车门板(3)安装固定在内摩托车车门板(2)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摩托车车门板(2)和外摩托车车门板(3)之间设置有安装凹板(5),所述安装凹板(5)的上端设置有拆卸提手(1),所述安装凹板(5)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块(4),所述安装凹板(5)的两端下侧设置有侧边夹持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夹持板(6)包括外侧螺帽(61)、抵触胶垫(62)、焊接竖板(63)和t型旋转螺杆(64),所述焊接竖板(63)的下端内侧设置有t型旋转螺杆(64),所述t型旋转螺杆(64)的内端周侧设置有抵触胶垫(62),所述t型旋转螺杆(64)的外端设置有外侧螺帽(61),所述焊接竖板(63)连接在可调节配重块(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提手(1)包括u型圆杆(11)、中间胶套(12)和焊接底块(13),所述u型圆杆(11)的上端内侧设置有中间胶套(12),所述u型圆杆(11)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底块(13),所述焊接底块(13)连接在安装凹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板(5)包括定位螺栓(51)、上侧面板(52)、安装套腔(53)和凹型外壳(54),所述上侧面板(52)的下端设置有凹型外壳(54),所述凹型外壳(5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腔(53),所述安装套腔(53)的内侧位于凹型外壳(54)上设置有定位螺栓(51),所述上侧面板(52)通过凹型外壳(54)连接在内摩托车车门板(2)和外摩托车车门板(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配重块(4)包括双孔凸板(41)、配重套筒(42)、三孔套板(43)、配重套腔(44)和t型提手(45),所述双孔凸板(41)的下端设置有三孔套板(43),所述三孔套板(43)的内侧设置有三个配重套腔(44),所述配重套腔(44)的内侧设置有配重套筒(42),所述配重套筒(42)的外端设置有t型提手(45),所述双孔凸板(41)连接在安装凹板(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夹持板(6)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侧边夹持板(6)对称设置在安装凹板(5)的下端两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配重块(4)位于安装凹板(5)的下端中间,且所述可调节配重块(4)的两端呈对称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包括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所述外摩托车车门板安装固定在内摩托车车门板的内侧位置上,所述内摩托车车门板和外摩托车车门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凹板,所述安装凹板的上端设置有拆卸提手,所述安装凹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可调节配重块,所述安装凹板的两端下侧设置有侧边夹持板。本技术公开的可拆卸的车门配重结构具有两侧夹持固定,并且可调节配重重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亚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