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4668发布日期:2023-10-02 05:1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车内拉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地涉及一种车内拉手。


背景技术:

1、传统的车内拉手通常由两侧对称的安装基座固定在车辆内部,以在行驶过程或者离车进程中为车内的乘客提供稳定的支持。车内拉手两侧的安装基座通常包括固定孔,用于通过螺栓或其他固定件将拉手连接到车辆结构中。然而,在传统设计中,两侧的安装基座的固定孔通常具有相同的直径,这往往要求车内拉手的安装定位具有较高的精度,导致在安装过程中的困难和不便。如果在安装过程中,车内拉手的固定孔对准车辆结构的固定件的位置存在微小的偏差或变化,传统的固定孔设计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导致安装拉手时需要额外的调整和修正。并且,两侧的安装基座的固定孔的直径相同使得车内拉手的位置和角度的调整受限。

2、此外,传统的车内拉手通常采用光滑的塑料表面,但是,光滑的塑料表面使得车内拉手可能在握持时提供较少的摩擦力,导致握持不稳定。特别是在潮湿或多汗的条件下,手部容易滑动,影响握持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这可能会降低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内拉手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车内拉手,车内拉手包括拉手主体、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设置于拉手主体的两侧,其中第一安装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安装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孔,并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固定孔的横截面为平键形。

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为沉头孔。

3、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的内径。

4、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5、在某些实施例中,车内拉手的拉手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握持凹部和多个握持凸起,并且多个握持凹部和多个握持凸起交错相接。

6、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握持凹部包括三个凹陷,其中一个凹陷设置于拉手主体的内侧面,另外两个凹陷设置于与内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另外两个凹陷,分别在与内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从拉手主体的内侧面的边缘朝向拉手主体的外侧面延伸。

8、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分别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到拉手主体,所述弧形连接部具有光滑的弧形连接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基座的固定孔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和平键形,为车内拉手的安装和安装后的调整提供了灵活性,使得车内扶手在安装过程中容许偏差,降低车内拉手的安装定位的要求,方便并简单化车内扶手的安装。

1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车内拉手在拉手主体上设置有适配于手指的多个握持凹部和多个握持凸起,在使用时,乘客将手指放置在握持凹部,握持凹部相邻的握持凸起则能够阻挡手指的移动,确保握持的稳定性和控制性。包括三个凹陷的握持凹部有利于用户的触感。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拉手包括拉手主体(1)、第一安装基座(2)和第二安装基座(3),第一安装基座(2)和第二安装基座(3)设置于拉手主体(1)的两侧,其中第一安装基座(2)包括第一固定孔(21),第二安装基座(3)包括第二固定孔(31),并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横截面为平键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孔(21)和第二固定孔(31)为沉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孔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基座(2)和第二安装基座(3)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22)和第二定位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车内拉手的拉手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握持凹部(11)和多个握持凸起(12),并且多个握持凹部(11)和多个握持凸起(12)交错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每个握持凹部(11)包括三个凹陷,其中一个凹陷设置于拉手主体(1)的内侧面,另外两个凹陷设置于与内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两个凹陷,分别在与内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从拉手主体(1)的内侧面的边缘朝向拉手主体的外侧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拉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基座(2)和第二安装基座(3)分别通过弧形连接部(41)连接到拉手主体(1),所述弧形连接部(41)具有光滑的弧形连接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内拉手,该车内拉手包括拉手主体、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第一安装基座和第二安装基座设置于拉手主体的两侧,其中第一安装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安装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孔,并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圆形,第二固定孔为平键形。本技术的安装基座的固定孔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和平键形,为车内拉手的安装和安装后的调整提供了灵活性。包括三个凹陷的握持凹部有利于用户的触感。

技术研发人员:杜虹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惠莱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