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8482发布日期:2023-11-29 22:2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2、目前使用的充电桩会为了方便内部的电气件进行散热,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这种方式不仅容易使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电路受到污染,而且整体外观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电桩。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壳体和风扇;

3、所述壳体套设在充电桩本体的外侧,所述壳体与所述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有空腔;

4、所述壳体的底部高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敞口,所述空腔通过所述敞口与外界连通;

5、所述充电桩本体上开设有本体进风口和本体出风口;所述本体进风口和所述本体出风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且所述本体进风口和所述本体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内部;

6、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进风口处,并且朝向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鼓风;或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出风口处,并且朝向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部鼓风。

7、可选的,所述敞口为环形敞口,所述敞口环绕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周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8、可选的,所述本体进风口和所述本体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个对角处。

9、可选的,所述风扇包括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所述进气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进风口处,所述排气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出风口处。

10、可选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并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

11、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壳体进风口,所述进风腔将所述壳体进风口和所述本体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将所述敞口和所述本体出风口连通。

12、可选的,所述本体进风口与所述壳体进风口相对设置。

13、可选的,还包括进风管路,所述本体进风口通过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壳体进风口连接。

14、可选的,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本体进风口密封连接;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壳体进风口密封连接。

15、可选的,所述本体进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壳体进风口的高度。

16、可选的,还包括出风管路,所述出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本体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敞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敞口密封连接。

17、可选的,所述密封环为弹性件,所述密封环的内侧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弹性抵接,所述密封环的外侧与所述壳体弹性抵接。

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公开提供的充电桩,通过壳体与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以及壳体底部形成的敞口的设置,从而使充电桩本体上开设本体进风口和本体出风口之后,能够利用空腔和敞口实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而且壳体上也不会观察到外露的散热孔,保证整体的美观;通过风扇的设置,能够在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形成风冷的通道,从而实现本体进风口处进入空气,带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热量后再从本体出风口处流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壳体和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为环形敞口,所述敞口环绕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周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所述进气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进风口处,所述排气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出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并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风口与所述壳体进风口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路,所述本体进风口通过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壳体进风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本体进风口密封连接;所述进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壳体进风口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风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壳体进风口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管路,所述出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本体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敞口的形状相匹配,并且与所述敞口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弹性件,所述密封环的内侧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弹性抵接,所述密封环的外侧与所述壳体弹性抵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壳体和风扇;所述壳体套设在充电桩本体的外侧,所述壳体与所述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底部高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敞口,所述空腔通过所述敞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充电桩本体上开设有本体进风口和本体出风口;所述本体进风口和所述本体出风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该充电桩,通过壳体与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以及壳体底部形成的敞口的设置,从而使充电桩本体上开设本体进风口和本体出风口之后,能够利用空腔和敞口实现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壳体上不会观察到散热孔,保证整体的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李辰,顾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