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8859发布日期:2024-02-07 12:1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行业内混动系统可通过对电机及发动机的控制实现纯电、发动机直驱及混合驱动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多种功能模式,但是模式间切换仍不同程度地影响驾驶舒适性,尤其针对混动车辆涉及的发动机启动模式切换,存在启动过程中车辆抖动的问题,不能使混动系统实现更优的驾驶感受。

2、因此,如何实现具有更优驾驶性能的多功能模式的混动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以解决现有混合动力系统性能不能达到更优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

4、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输出端;

5、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输出端;

6、模式机构,所述模式机构包括行星机构和第一接合元件,所述发动机输出端和所述电机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行星机构传动连接;

7、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星机构连接;

8、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倒挡组件和至少一对前进挡齿轮副,所述第一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行星机构或所述倒挡组件接合。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通过模式机构能够实现纯电、发动机、增程、并联及ecvt多种模式,并且在切断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消除或减弱车辆在启动发动机过程中出现的闯动或抖动等不良影响。

10、优选地,所述行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接合元件选择性连接,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倒挡组件和所述前进挡齿轮副传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前进挡齿轮副包括前进挡主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前进挡被动齿轮,所述倒挡组件包括倒挡主动齿轮,惰轮、惰轮轴及倒挡被动齿轮,所述惰轮设置在所述惰轮轴上,所述惰轮同时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被动齿轮啮合。

12、另一优选地,所述前进挡齿轮副包括前进挡主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前进挡被动齿轮,所述倒挡组件包括倒挡主动链轮、倒挡被动链轮和倒挡链条,所述倒挡链条套设在所述倒挡主动链轮和所述倒挡被动链轮上。

13、优选地,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齿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所述行星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元件的两侧。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元件为双向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或所述行星架接合。

15、优选地,还包括输出轴和第二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

16、或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主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一侧,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和所述倒挡被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

17、优选地,还包括输出轴、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和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18、或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主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19、另一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元件为单向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行星架接合。

20、优选地,还包括输出轴、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和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21、或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前进挡主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一侧,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倒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22、另一优选地,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齿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的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链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倒挡被动链轮和所述行星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元件的两侧。

23、基于上述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元件为单向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

24、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轴、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和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链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25、优选地,还包括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副、传动轴和前桥差速机构或后桥差速机构,所述输出齿轮副的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齿轮副的被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前桥差速机构或所述后桥差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前桥差速机构与车辆前轮连接,所述后桥差速机构与车辆后轮连接。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应用于车辆中,使车辆通过混合动力系统中的模式机构实现纯电、发动机、增程、并联及ecvt多种模式,并且在切断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消除或减弱车辆在启动发动机过程中出现的闯动或抖动等不良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接合元件选择性连接,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倒挡组件和所述前进挡齿轮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挡齿轮副包括前进挡主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前进挡被动齿轮,所述倒挡组件包括倒挡主动齿轮,惰轮、惰轮轴及倒挡被动齿轮,所述惰轮设置在所述惰轮轴上,所述惰轮同时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被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挡齿轮副包括前进挡主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前进挡被动齿轮,所述倒挡组件包括倒挡主动链轮、倒挡被动链轮和倒挡链条,所述倒挡链条套设在所述倒挡主动链轮和所述倒挡被动链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齿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所述行星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元件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元件为双向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或所述行星架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和第二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和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元件为单向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行星架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和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齿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的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链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倒挡被动链轮和所述行星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元件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元件为单向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第二接合元件和第三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和所述第三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至少一个所述前进挡被动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侧,所述倒挡被动链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接合元件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7、8、10或1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副、传动轴和前桥差速机构或后桥差速机构,所述输出齿轮副的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齿轮副的被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前桥差速机构或所述后桥差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前桥差速机构与车辆前轮连接,所述后桥差速机构与车辆后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模式机构、切断装置和变速机构,模式机构包括行星机构和第一接合元件,发动机输出端和电机输出端分别与行星机构传动连接;切断装置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机构连接;变速机构包括倒挡组件和至少一对前进挡齿轮副,第一接合元件选择性地与行星机构或倒挡组件接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通过模式机构能够实现纯电、发动机、增程、并联及ECVT多种模式,并且在切断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消除或减弱车辆在启动发动机过程中出现的闯动或抖动等不良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樊晓磊,郑立朋,武红超,王龙,杨晓龙,纪晓辉,吴茂柱,杜柳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