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343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玩具汽车轮毂防护,具体为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1、玩具汽车是按汽车的基本构造和造型外观以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供儿童游乐的玩具;玩具汽车轮毂是指玩具汽车中的轮毂,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部件,在轮毂上安装轮胎可以成为玩具汽车车轮实现汽车的移动,在玩具汽车行驶时孩童无法对汽车进行充分的掌控,导致汽车轮毂极易产生撞击,致使玩具汽车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提供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对玩具汽车的轮毂进行防护处理。

2、现有的玩具汽车轮毂防护结构,只会将汽车轮毂加厚处理,无法根据孩童操作进行后续的添装处理,导致未经汽车轮毂防护的车轮无法进行防护,因此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外装的汽车轮毂防护机构实现玩具汽车轮毂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包括:

4、轮毂圈,所述轮毂圈上安装有轮辐,所述轮辐上设置有卡座,且卡座上连接有外圈透明罩;

5、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连接于外圈透明罩的外圈处,且防护盖的边缘安装有第一垫圈,所述防护盖的内圈处连接有内圈透明罩;

6、卡勾,所述卡勾位于卡座的下端,且卡座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垫片,所述卡座上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杆。

7、优选的,所述防护盖设为弧形结构,且防护盖与第一垫圈为一体设计,并且第一垫圈设为橡胶材质。

8、优选的,所述外圈透明罩与内圈透明罩均设备透明材质,且第二垫圈置于外圈透明罩与内圈透明罩之间,并且第二垫圈设为橡胶材质。

9、优选的,所述卡座与外圈透明罩为固定连接,且卡座与轮辐为卡合连接,并且卡勾与轮辐为卡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垫片与卡座为一体设计,且卡座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杆构成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连接有第二垫片,且第二垫片与卡座之间安装有弹片,并且弹片的侧边设置有弹簧。

12、优选的,所述弹片设为“v”字型结构,所述弹片与第二垫片为固定连接,且第二垫片与限位杆为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垫片通过弹簧与卡座构成伸缩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结构的防护盖可以配合第一垫圈增加其与轮毂圈的贴合稳定性,同时弧形的防护盖可以提升撞击产生的流畅度,便于在产生撞击时快速将轮毂偏倚至撞击物的侧边,增加防护的稳定性;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圈透明罩与内圈透明罩可以降低安装的难度,同时外圈透明罩与内圈透明罩之间设置的第二垫圈能够减缓撞击时产生的振动力,并提升轮毂圈的防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设为弧形结构,且防护盖(3)与第一垫圈(4)为一体设计,并且第一垫圈(4)设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透明罩(5)与内圈透明罩(7)均设备透明材质,且第二垫圈(6)置于外圈透明罩(5)与内圈透明罩(7)之间,并且第二垫圈(6)设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8)与外圈透明罩(5)为固定连接,且卡座(8)与轮辐(2)为卡合连接,并且卡勾(9)与轮辐(2)为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10)与卡座(8)为一体设计,且卡座(8)通过限位槽(11)与限位杆(12)构成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2)上连接有第二垫片(13),且第二垫片(13)与卡座(8)之间安装有弹片(14),并且弹片(14)的侧边设置有弹簧(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14)设为“v”字型结构,所述弹片(14)与第二垫片(13)为固定连接,且第二垫片(13)与限位杆(12)为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13)通过弹簧(15)与卡座(8)构成伸缩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玩具汽车轮毂保护机构,其包括轮毂圈,所述轮毂圈上安装有轮辐,所述轮辐上设置有卡座,且卡座上连接有外圈透明罩;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连接于外圈透明罩的外圈处,且防护盖的边缘安装有第一垫圈,所述防护盖的内圈处连接有内圈透明罩;卡勾,所述卡勾位于卡座的下端,且卡座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垫片,所述卡座上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杆。本技术通过弧形结构的防护盖可以配合第一垫圈增加其与轮毂圈的贴合稳定性,同时弧形的防护盖可以提升撞击产生的流畅度,便于在产生撞击时快速将轮毂偏倚至撞击物的侧边,增加防护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美花,李好,吴成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源市星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