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7187发布日期:2023-12-21 10:1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车辆的发展,车辆的节能问题、续航里程问题、还有安全(主要是电池)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电池有关的整车热管理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体地,为了让车辆能正常安全的工作,需要通过散热、加热及保温等手段,让车辆的不同零部件都能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以保障汽车的功能安全和使用寿命。

3、电气线束作为整车热管理中连接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媒介,是车辆热管理总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由于热管理总成的电气线束在车辆中的布局不合理,导致电气线束对车辆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且制造成本较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等车辆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无法兼顾空间利用率高与线束成本低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主电器和辅助电器,主电器集中分布于车架前舱处,辅助电器分布于车架中舱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低压集成线束,低压集成线束包括多个主信号线,主信号线为用于传输主控信号的线路,低压集成线束围设于车架前舱的周边,并与主电器连接;多个分支信号线,分支信号线为用于传送传感信息及控制信号的线路,多个分支信号线从低压集成线束引出,并延伸至车架中舱处与辅助电器连接。

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出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将多个电器分散分布于车架,可以提高对车架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通过采用低压集成线束与多个分支信号线的组合方式,可以缓解由于多个电器分布范围广导致的电气线束成本高的问题。

4、具体地,为了减少多个电器的分散范围太广导致线束使用量大的现象,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将车架前舱作为电器和线束的主分布区,从而可以将主电器集中分布于车架前舱,然后将低压集成线束沿周向围设于车架前舱的周边,至于辅助电器,则可以分布于车架中舱来缓解车架前舱的空间压力,然后通过从低压集成线束引出多个分支信号线的方式连接辅助电器,不用设置多个分支低压集成线束,以此减少低压集成线束的用量,降低电气线束的使用成本。

5、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集成线束包括绝缘保护套,绝缘保护套围设于车架前舱的周边,多个主信号线设置于绝缘保护套内,并具有伸出绝缘保护套外与主电器连接的多个主线头。

6、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前舱的周边围设有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低压集成线束搭设于车架纵梁的顶部和车架横梁的顶部并避开高压线束的电磁干扰范围。

7、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电器包括分散布置于车架前舱的ptc加热器、热管理控制器、压缩机、风扇组、继电器组、膨胀阀、水泵组和温压传感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泵组包括电机水泵和电池水泵,继电器组包括电机水泵继电器和电池水泵继电器,电机水泵通过低压集成线束与电机水泵继电器连接,以及电池水泵通过低压集成线束与电池水泵继电器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电器组包括与每个风扇配合的两个继电器,每个风扇通过低压集成线束和两个继电器与整车连接线束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ptc加热器、热管理控制器和压缩机设置于车架前舱的中部,风扇组设置于车架前舱的迎风侧,继电器组分布于车架前舱的车架横梁,水泵组包括分布于ptc加热器的两侧的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温压传感器设置于压缩机的出入口以及冷凝器的出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电器包括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电器和执行电器,辅助电器包括热管理系统的传感器和开关阀,传感器包括布置于车架中舱的温度传感器组,开关阀包括布置于车架中舱的三通阀,且三通阀和温度传感器组分散分布于车架中舱的两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或电机热管理系统。

1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架以及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多个电器设置于车架的车架舱,热管理系统的电气线束设置于车架。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主电器和辅助电器,所述主电器集中分布于车架前舱处,所述辅助电器分布于车架中舱处,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集成线束包括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保护套围设于所述车架前舱的周边,多个所述主信号线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护套内,并具有伸出所述绝缘保护套外与所述主电器连接的多个主线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舱的周边围设有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低压集成线束搭设于车架纵梁的顶部和车架横梁的顶部并避开高压线束的电磁干扰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器包括分散布置于所述车架前舱的ptc加热器、热管理控制器、压缩机、风扇组、继电器组、膨胀阀、水泵组和温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包括电机水泵和电池水泵,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电机水泵继电器和电池水泵继电器,所述电机水泵通过所述低压集成线束与所述电机水泵继电器连接,以及所述电池水泵通过所述低压集成线束与所述电池水泵继电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组包括与每个所述风扇配合的两个继电器,每个所述风扇通过所述低压集成线束和两个所述继电器与整车连接线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器、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车架前舱的中部,所述风扇组设置于所述车架前舱的迎风侧,所述继电器组分布于所述车架前舱的车架横梁,所述水泵组包括分布于所述ptc加热器的两侧的电池水泵和电机水泵,所述温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入口以及冷凝器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器包括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电器和执行电器,所述辅助电器包括所述热管理系统的传感器和开关阀,所述传感器包括布置于所述车架中舱的温度传感器组,所述开关阀包括布置于所述车架中舱的三通阀,且所述三通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组分散分布于所述车架中舱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或电机热管理系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多个电器设置于所述车架的车架舱,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电气线束设置于所述车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主电器和辅助电器,主电器集中分布于车架前舱处,辅助电器分布于车架中舱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低压集成线束,低压集成线束包括多个主信号线,主信号线用于传输主控信号的线路,低压集成线束围设于车架前舱的周边,并与主电器连接;多个分支信号线,分支信号线用于传送传感信息及控制信号的线路,多个分支信号线从所述低压集成线束引出,并延伸至车架中舱处与辅助电器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多个电器分散分布于车架,可以提高对车架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缓解电气线束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师萌,高尚,陈进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涵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