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4864发布日期:2024-02-20 20:0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动底盘,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关于方便、快捷的搬运物品的智能产品十分少,但在这方面大量人群有相应的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2、参考中国专利,一种智能行走底盘(公开号:cn211114804u、公开日:2022-02-08),该专利解决了现有搬运物品或行李方面的相关产品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但现有的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物品或行李进行固定限位,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上设置有四个车轮,所述底盘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与底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夹紧限位机构,所述底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顶起组件;

3、所述夹紧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盘本体顶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安装箱的内部,所述气缸输出端的外表面与安装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u型夹板,所述u型夹板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侧与u型夹板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缓冲板的两侧与u型夹板的侧壁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顶起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箱内壁相对侧之间的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安装箱的外部。

5、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

6、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底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两个移动块并延伸至移动块的外部。

7、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与两个移动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

8、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顶板,两个所述转杆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智能控制运动底盘,通过夹紧限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物品或行李进行固定限位,方便固定好物品或行李,利用运动底盘进行拖运,利用缓冲板和弹簧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物品或行李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了气缸运动时压坏物品或行李。

12、(2)、该智能控制运动底盘,通过顶起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物品或行李的自动化顶起,在需要取出物品或行李时,能及时进行抬升,方便人们快速取出,省时省力,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很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上设置有四个车轮(2),所述底盘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箱(3),所述安装箱(3)与底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夹紧限位机构(4),所述底盘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顶起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箱(3)内壁相对侧之间的双向丝杆(51),所述双向丝杆(51)的一端贯穿安装箱(3)并延伸至安装箱(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3)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双向丝杆(51)的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3)的底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53),所述双向丝杆(51)的一端贯穿两个移动块(53)并延伸至移动块(5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51)的外表面与两个移动块(5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53)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3)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顶板(55),两个所述转杆(54)的顶端均与顶板(55)的底部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运动底盘,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上设置有四个车轮,所述底盘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与底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夹紧限位机构,所述底盘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顶起组件;所述夹紧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盘本体顶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有气缸,本技术涉及运动底盘技术领域。该智能控制运动底盘,通过夹紧限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物品或行李进行固定限位,方便固定好物品或行李,利用运动底盘进行拖运,利用缓冲板和弹簧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物品或行李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了气缸运动时压坏物品或行李。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营,高强,韩骏辉,郑浩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艾蔚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