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6609发布日期:2024-01-26 23:1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日渐枯竭以及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传统的变速器正逐步转向混动和纯电动变速器。纯电动变速器通常采用单挡式变速器或两挡式变速器。然而,在遇到爬坡或越野路况时,变速器通常采用常规差速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抓地能力较低,在高速行驶时存在偏航可能,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可增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抓地能力。

2、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机、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动力输出轴、制动器、离合器及限滑差速器总成,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并支撑于所述行星架上,所述制动器及所述离合器均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3、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轮,另一端连接所述行星架,所述制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行星架。

4、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在一挡模式与二挡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一挡模式时,所述制动器工作,所述离合器不工作;在所述二挡模式时,所述制动器不工作,所述离合器工作。

5、进一步地,在所述一挡模式时,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经由所述电机轴、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传递至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6、进一步地,在所述二挡模式时,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经由所述电机轴、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行星架、所述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传递至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7、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切换至倒挡模式,在所述倒挡模式时,所述电机反转驱动,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经由所述电机轴、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传递至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8、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一挡模式与所述二挡模式切换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调速。

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中间轴总成,所述中间轴总成包括中间轴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10、进一步地,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限滑结构及差速器齿圈,所述差速器与所述限滑结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齿圈上。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传递装置。

12、本申请提供的动力传递装置将电机输入的动力经过限滑差速器总成传递至车轮,增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抓地能力、修正转向不足以及提高偏航阻尼。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动力输出轴、制动器、离合器及限滑差速器总成,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并支撑于所述行星架上,所述制动器及所述离合器均与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轮,另一端连接所述行星架,所述制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行星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在一挡模式与二挡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一挡模式时,所述制动器工作,所述离合器不工作;在所述二挡模式时,所述制动器不工作,所述离合器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挡模式时,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经由所述电机轴、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传递至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挡模式时,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经由所述电机轴、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行星架、所述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传递至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切换至倒挡模式,在所述倒挡模式时,所述电机反转驱动,所述电机提供的动力经由所述电机轴、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所述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传递至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一挡模式与所述二挡模式切换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调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中间轴总成,所述中间轴总成包括中间轴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滑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限滑结构及差速器齿圈,所述差速器与所述限滑结构设置于所述差速器齿圈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及车辆。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机、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动力输出轴、制动器、离合器及限滑差速器总成。电机的电机轴与太阳轮连接。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并支撑于行星架上。制动器及离合器均与行星架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连接齿圈,另一端连接限滑差速器总成。本申请提供的动力传递装置将电机输入的动力通过限滑差速器总成传递至车轮,增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抓地能力、修正转向不足以及提高偏航阻尼。

技术研发人员:董勇,傅灵玲,汪敏,林霄喆,韩韬,陈云,于海生,朱慎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