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8398发布日期:2024-04-30 16:58阅读:9来源:国知局
底盘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盘和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行驶的里程一直是用户关注的重点。车辆中通常采用油(例如柴油或汽油)作为车辆的动力燃料,从而使车辆可以行驶一定的里程。在中国的西北和东北等特殊地区因海拔高、纬度高出现温度低,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车辆内柴油被冻结或挂蜡,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车辆通常使用-35号柴油。而在普通地区,使用0号柴油即可。由于-35号柴油的价格要高于0号柴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时需要经过不同地区,单一使用-35号柴油,车辆的使用成本较高,而单一使用0号柴油,在车辆经过低温地区时,车辆内的柴油会被冻结或挂蜡,从而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2、相关技术中,用户通常安装两个油箱以满足行驶要求。然而,两个油箱的安装难度大、操作复杂、占用空间大,对车辆底盘的布置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底盘,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可以储存相同或不同的油,从而延长了车辆行驶的里程,而且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布局合理,安装难度小、操作简单、占用空间也较小。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底盘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油箱,所述第一油箱设在所述车架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和所述第一油箱位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油箱和所述第一油箱集成为一体,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盘,通过将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集成为一体,有利于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与车架的安装,安装操作简单,降低了安装难度,从而提高了底盘的装配效率。而且,方便了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布置,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在车架上占用的空间小,降低了对车架的布置要求,底盘的整体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底盘的空间利用率。此外,既便于在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内储存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油,从而延长了车辆行驶的里程。又便于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内放置不同种类的油,从而便于用户根据车辆要行驶的特殊工况或需求添加合适的不用种类的油,进而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性能,降低了车辆行驶的成本。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箱的体积为v1,所述第二油箱的体积为v2,其中,所述v1、v2满足:v1>v2。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进一步包括:滤清器,所述滤清器位于所述车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设在所述滤清器和所述第一油箱之间;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设在所述滤清器和所述第二油箱之间,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相互独立。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进一步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阀门与所述滤清器连通,所述第一油路设在所述阀门和所述第一油箱之间,所述第二油路设在所述阀门和所述第二油箱之间。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路包括第一进油路和第一回油路,所述第一进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内部以及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内部以及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二进油路和第二回油路,所述第二进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油箱的内部以及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第二回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油箱的内部以及所述阀门连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路进一步包括: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内的流体适于与所述第一进油路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箱相连,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内的流体适于与所述第一回油路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油箱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车架相连;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段和第二支架段,所述第一支架段与所述车架的靠近所述第一油箱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支架段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段相连,所述第二支架段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架段和所述第二支架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外周面相连,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段和第四支架段,所述第三支架段与所述车架的靠近所述第二油箱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三支架段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支架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段相连,所述第四支架段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架段和所述第四支架段分别与所述第二油箱的外周面相连,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油箱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油箱的外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油箱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油箱的外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另一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另一侧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所述第二油箱相对。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底盘。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箱的体积为v1,所述第二油箱的体积为v2,其中,所述v1、v2满足:v1>v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包括第一进油路和第一回油路,所述第一进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内部以及所述阀门连通,所述第一回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内部以及所述阀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段和第二支架段,所述第一支架段与所述车架的靠近所述第一油箱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支架段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段相连,所述第二支架段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架段和所述第二支架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外周面相连,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箱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油箱的外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另一端;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另一侧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所述第二油箱相对。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底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盘和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油箱,所述第一油箱设在所述车架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和所述第一油箱位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油箱和所述第一油箱集成为一体,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底盘,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可以储存相同或不同的油,从而延长了车辆行驶的里程,而且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布局合理,安装难度小、操作简单、占用空间也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骅,姚勋涛,葛英哲,裴勇,陈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2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