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162发布日期:2024-05-20 12: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汽车。


背景技术:

1、汽车上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一般是串联冷却,当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温度较高时,会导致汽车驱动系统性能下降,通常需要使电机工作在140度以下,电机控制器工作在80度以下。

2、目前降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温度的手段主要是使用单独的散热器和电子风扇,散热器穿过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管路,电子风扇需要与散热器相对设置。

3、然而,由于散热器和电子风扇需要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管路耦合布置,这样就会增加散热器和电子风扇的布置难度,从而增加系统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解决现有使用单独的散热器和电子风扇降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工作温度会增加系统复杂度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包括:

3、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穿过电机和电机控制器;

4、热交换器,所述冷却管路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其中一条通道;

5、冷气供给组件,所述冷气供给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用以向所述冷却管路传输冷气的冷量。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使用冷气供给组件代替散热器和电子风扇,并通过热交换器实现与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热交换,从而将冷气供给组件提供的冷气冷量传输给冷却管路中冷却液,达到给电机及电机控制器降温的目的,由于冷气供给组件无需与冷却管路耦合布置,因此可以简化系统复杂度,提高整车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这样不仅对结构改动小,而且还可起到保护冷却管路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还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

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还可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气供给组件包括涡流管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连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口与第二管路的一端对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压缩机空压机储气罐。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有电子水泵。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供给组件包括涡流管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口与第二管路的一端对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空压机储气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有电子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10.一种汽车,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汽车,包括: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穿过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热交换器,所述冷却管路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其中一条通道;冷气供给组件,所述冷气供给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用以向所述冷却管路传输冷气的冷量。使用冷气供给组件代替散热器和电子风扇,并通过热交换器实现与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热交换,从而将冷气供给组件提供的冷气冷量传输给冷却管路中冷却液,达到给电机及电机控制器降温的目的,由于冷气供给组件无需与冷却管路耦合布置,因此可以简化系统复杂度,提高整车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这样不仅对结构改动小,而且还可起到保护冷却管路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吴忠良,钟绵远,丁保安,李杰,贺奇,陈永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