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及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8582发布日期:2024-03-18 18:2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及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冷藏车,尤其涉及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及冷藏车。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对燃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天然气污染小、燃烧热值高是一种清洁的汽车代用燃料已经成为汽车燃料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的机械冷藏车或冷板冷藏车传统冷藏车制冷系统普遍都是通过发动机消耗燃油为制冷机组提供能量,驱动制冷机组进行工作的,制冷过程消耗了大量石油的化学能,燃油成本高造成运输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及冷藏车。该冷能利用系统实现了lng冷能的梯级利用,不用耗油或者耗汽驱动机械制冷进行车厢冷却,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冷能利用系统,用于冷藏车上,所述冷藏车上设有冷藏车厢和发动机,所述冷能利用系统包括lng储罐、冷媒储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天然气缓冲罐;

4、所述lng储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天然气缓冲罐连接;

5、所述冷媒储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连接,所述冷媒储槽内的冷媒用于吸收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流通的lng的冷量并将吸收的冷量释放进冷藏车厢中;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冷风机,所述冷风机包括冷媒盘管和风机,所述冷媒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出口和所述冷媒储槽之间,所述风机用于引导气流与冷媒盘管进行热交换,吸收冷媒盘管内流通的冷媒的冷量,并将热交换后的气流吹向所述冷藏车厢内。

7、进一步地,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融霜系统,所述融霜系统包括融霜储罐,所述融霜储罐内储存融霜剂,所述融霜储罐与所述冷媒盘管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融霜泵。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为缠绕管式换热器;

9、和/或,所述冷媒储槽的冷煤为无机水溶液或者有机水溶液;

10、和/或,所述融霜储罐内的融霜剂为乙二醇。

11、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气缓冲罐与所述发动机的燃料口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储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入口连接的管路上依次设有过滤器、冷媒泵及止回阀。

13、进一步地,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lng储罐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的旁路,所述lng储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的主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旁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14、进一步地,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计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5、所述第一温度计设于所述冷媒储槽的出口处,用于检测冷媒的温度,在冷媒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冷媒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16、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打开第一电磁阀并关闭第二电磁阀,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打开第二电磁阀并关闭第一电磁阀。

17、进一步地,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计、备用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冷风机及所述备用制冷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温度计设于所述冷藏车厢内,用于检测冷藏车厢内的温度;所述备用制冷系统用于对冷藏车厢辅助制冷。

18、一种冷藏车,包括冷藏车厢和发动机,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发明的冷能利用系统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串联设置,实现了对lng冷能的梯级利用,lng先经由第一换热器对冷媒系统释放高品位冷量,后经第二换热器对发动机冷却水系统释放低品位冷量,不仅保障了lng冷藏车燃料供应的稳定性,还提高了lng冷能的利用率,降低了整体能量的损失。且采用lng冷能进行冷藏车车厢冷量的供应,则不用耗油或者耗汽驱动机械制冷进行车厢冷却,提高了整体系统的效率,降低了整体系统的投资。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冷能利用系统,用于冷藏车上,所述冷藏车上设有冷藏车厢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能利用系统包括lng储罐、冷媒储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天然气缓冲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冷风机,所述冷风机包括冷媒盘管和风机,所述冷媒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出口和所述冷媒储槽之间,所述风机用于引导气流与冷媒盘管进行热交换以吸收冷媒盘管内流通的冷媒的冷量,并将热交换后的气流吹向所述冷藏车厢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融霜系统,所述融霜系统包括融霜储罐,所述融霜储罐内储存融霜剂,所述融霜储罐与所述冷媒盘管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融霜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为缠绕管式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缓冲罐与所述发动机的燃料口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储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入口连接的管路上依次设有过滤器、冷媒泵及止回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lng储罐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的旁路,所述lng储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的主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旁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计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计、备用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冷风机及所述备用制冷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温度计设于所述冷藏车厢内,用于检测冷藏车厢内的温度;所述备用制冷系统用于对冷藏车厢辅助制冷。

10.一种冷藏车,包括冷藏车厢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能利用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能利用系统及冷藏车,属于冷藏车技术领域。其用于冷藏车上,冷藏车上设有冷藏车厢和发动机,冷能利用系统包括LNG储罐、冷媒储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天然气缓冲罐;LNG储罐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与天然气缓冲罐连接;冷媒储槽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连接,冷媒储槽内的冷媒用于吸收第一换热器内流通的LNG的冷量并将吸收的冷量释放进冷藏车厢中;发动机的冷却水系统分别与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连接。该冷能利用系统实现了LNG冷能的梯级利用,不用耗油或者耗汽驱动机械制冷进行车厢冷却,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范嘉堃,肖立,郝思佳,吴健宏,许佳伟,陈举,杨亮,盖小刚,邱灶杨,李欣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