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6644发布日期:2024-04-08 13:5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支架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组件,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通过支架组件来将其安装到车身支架上。当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形状复杂(例如呈s型)时,如何将所述尾气后处理封装更可靠地固定于所述车身支架上,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性较高的支架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组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架组件,用以将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安装于车身支架,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包括第一筒体组件、第二筒体组件、第三筒体组件、第一连接腔组件以及第二连接腔组件,所述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以及所述第三筒体组件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腔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组件与所述第二筒体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腔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与所述第三筒体组件;

3、其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4、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以固定于所述车身支架的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一绑带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一绑带部以及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且与所述第一绑带部相配合的第二绑带部,所述第一绑带部和所述第二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的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二绑带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三绑带部以及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且与所述第三绑带部相配合的第四绑带部,所述第三绑带部和所述第四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的第三筒体组件;

5、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用以固定于所述车身支架的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三绑带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四绑带;所述第三绑带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五绑带部以及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且与所述第五绑带部相配合的第六绑带部,所述第五绑带部和所述第六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的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四绑带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七绑带部以及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且与所述第七绑带部相配合的第八绑带部,所述第七绑带部和所述第八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的第三筒体组件;以及

6、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用以捆扎所述第二筒体组件的第一捆扎带以及用以捆扎所述第三筒体组件的第二捆扎带。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三筒体组件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二安装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第一空间;

9、所述第一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紧固件;

10、所述第二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紧固件。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一空间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用以抵接所述第一筒体组件。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三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三紧固件;

13、所述第四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四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四紧固件。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一空间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用以抵接所述第三筒体组件。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安装板、平行于所述第三安装板的第四安装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的第二空间;

16、所述第五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五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板的第五紧固件;

17、所述第六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六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六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板的第六紧固件。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上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有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二空间的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用以抵接所述第一筒体组件。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七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七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七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七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板的第七紧固件;

20、所述第八绑带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八绑带部的一端设有第八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穿过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八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板的第八紧固件。

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上且至少部分遮蔽所述第二空间的第四弧形板,所述第四弧形板用以抵接所述第三筒体组件。

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a)至(f)中的至少一条能够被满足:

23、(a)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能够实现零件共用;

24、(b)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实现零件共用;

25、(c)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以及所述第四弧形板能够实现零件共用;

26、(d)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以及所述第四绑带能够实现零件共用;

27、(e)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所述第五紧固件、所述第六紧固件、所述第七紧固件以及所述第八紧固件能够实现零件共用;

28、(f)所述第一捆扎带以及所述第二捆扎带能够实现零件共用。

2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一捆扎带以及所述第二捆扎带均至少穿过所述支撑件且均能够在锁紧前相较于所述支撑件窜动;

30、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弧形支撑板以及第二弧形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用以抵接所述第二筒体组件,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用以抵接所述第三筒体组件。

31、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组件,其包括:

32、前述的支架组件;以及

33、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包括第一筒体组件、第二筒体组件、第三筒体组件、第一连接腔组件以及第二连接腔组件,所述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以及所述第三筒体组件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腔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组件与所述第二筒体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腔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组件与所述第三筒体组件;

34、其中,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包括第一前级后处理组件、前级混合器组件以及第二前级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二筒体组件包括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后级混合器组件;所述第三筒体组件包括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一连接腔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前级后处理组件和所述第一尾气后处理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腔组件连接在所述后级混合器组件与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之间;

35、所述第一绑带部和所述第二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筒体组件的所述第二前级后处理组件;

36、所述第三绑带部和所述第四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第三筒体组件的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

37、所述第五绑带部和所述第六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筒体组件的所述第一前级后处理组件;

38、所述第七绑带部和所述第八绑带部共同用以固定所述第三筒体组件的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

39、所述第一捆扎带捆扎所述第二筒体组件的所述第二尾气后处理组件;

40、所述第二捆扎带捆扎所述第三筒体组件的所述第三尾气后处理组件。

4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以对所述s型尾气后处理封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