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屏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7930发布日期:2024-05-17 13:0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中控屏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控屏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随着车辆的普及和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车辆主流发展的趋势。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对操作中控屏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多数车辆中设置的中控屏都是固定视角或只能朝向某一特定视角转动,不利于驾驶员或者副驾人员观看和操作,缺乏便利性,同时现有的中控屏在转动的过程中,中控屏的部分机构组成会外露出,严重影响了中控屏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控屏组件。根据本发明的中控屏组件通过基座上设置有绕第一轴线转动地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绕第二轴线转动地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还能够带动显示单元绕第三轴转动,使得显示单元可以朝向多个方向的转动,实现了中控屏组件在第一轴线方向、第二轴线方向以及第三轴线方向等三个方向的调节,提高了中控屏组件的智能化。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中控屏组件的车辆。

3、根据本发明的中控屏组件包括:基座;支架,所述支架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驱动端,所述驱动端沿第三轴线可转动设置,所述第三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所在的平面;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驱动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以适于驱动所述显示单元转动。

4、根据本发明的中控屏组件通过基座上分别设置有绕第一轴线转动地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沿第二轴线转动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还设置有沿第三轴线延伸的驱动端,驱动端可绕第三轴线转动,第三轴线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所处平面,驱动端与显示单元相连接,从而实现了显示单元、支架、旋转机构三者之间的连接,驱动装置可以设置于基座上,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端绕第三轴线转动、支架绕第一轴线转动、旋转机构绕第二轴线转动,以对显示单元在第二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在第一轴线延伸方向上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以及显示单元绕第三轴线的旋转角度的进行调节,实现了中控屏组件朝向三个方向的调节,提高了车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的乘坐体验。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上形成有凸出于所述基座表面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上形成有适于所述驱动端穿过的配合孔,所述显示单元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的配合件,所述配合件收容于所述配合部内,所述配合件适于随所述驱动端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保持所述配合孔封闭。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合部在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上截面积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配合部的内周壁构造为曲面,所述配合件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配合部内周壁相配合的曲面。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合部内周壁以及所述配合件的外周壁均构造为球面,并且所述配合部内周壁半径不小于所述配合件外周壁的半径。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构造为环形,所述支架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旋转机构的收容空间,所述支架上还形成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枢转部和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适于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枢转部适于与所述旋转机构可转动连接。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旋转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第二轴线可转动的与所述支架相连;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件上形成有可沿所述第三轴线转动地所述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显示单元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显示单元转动。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朝向背离所述显示单元方向敞开的容纳槽,所述驱动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显示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延伸段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其中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延伸段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配合以限制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角度。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边沿处形成有沿第二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上。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屏组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阻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合件连接,所述阻尼件适于在所述配合件相对壳体转动时产生阻尼力。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阻尼件包括:第一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固定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二阻尼件与所述第一阻尼件可转动连接且适于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阻尼力,所述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合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延伸段穿过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二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俯仰角度;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轴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轴线延伸方向上的偏转角度。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基座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彼此平行间隔设置且沿所述第二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枢转部相配合的第三枢转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与所述第三枢转部相连;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并沿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在朝向彼此的一侧上形成有朝向彼此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支架沿第一轴的转动角度。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旋转机构延伸;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臂沿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转臂在所述第一轴线延伸方向上的摆动。

18、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

19、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控屏组件,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控屏组件,因此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设置的中控屏组件可以在驱动装置以及旋转机构的相互配合下调节显示单元在第二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俯仰角度、在第一轴线延伸方向上的偏转角度以及显示单元绕第三轴线的旋转角度,实现了中控屏组件朝向三个方向的调节,提高了车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的乘坐体验。

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