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7931发布日期:2024-05-17 13:0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污泥是指各种废水处理、污染治理、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含固体悬浮物、沉淀物和微生物等杂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混合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纺织印染行业对于全球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我国的纺织印染规模也非常大,其每年所产生的印染污泥量也非常巨大。

2、印染污泥中包含的成分复杂,印染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染料是分散染料,其次是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许多分散染料,如2,6-二氯苯腈、2-硝基-4-氯二苯基胺等,是含氯有机物。活性染料中也有大量含氯基团。另外这些染料的后处理加工过程中要用到很多助剂,分散剂中有大量有机物,还原剂中有许多含硫盐,漂白剂中大量含氯,还要添加如元明粉(无水硫酸钠)等染料稀释剂调节强度。由于印染过程中染料上染率在70%~80%,未上染的染料进入污水处理,除了将有机物带入污水,也导致硫元素和氯元素聚集在污水中,最终大量转移至印染污泥,使印染污泥表现出高硫、高氯、高热值等特性。

3、如果使用传统处理方法,将印染污泥进行填埋,其中含有的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经过雨水侵蚀渗漏,易造成二次污染。以焚烧为核心的处理方法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据统计,污泥经焚烧后减容达80%以上。污泥洁净焚烧处理,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填埋土地,焚烧后的底渣可作为新型建材,真正实现污泥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因此,印染污泥焚烧热电联产因其空间占用小、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优势,已成为主流处理方法。

4、但焚烧处理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噁英、重金属、硫等多种不利于环境的污染物,而现在缺少针对污泥焚烧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技术。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针对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的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及方法,对污泥焚烧处理,并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所包含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协同脱除。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包括:

3、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焚烧污泥;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一烟道,以排出烟气;

4、活性炭添加装置,设置于烟道上,用于向烟道内添加活性炭,以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和/或重金属;

5、布袋除尘器,设置于烟道上且位于活性炭添加装置的下游,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

6、脱硫系统,设置于烟道的后方,用于对烟道输送的烟气进行脱硫;

7、烟囱,设置于脱硫系统的后方,用于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排放。

8、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硫系统采用多级串联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塔。

9、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硫系统与烟囱之间还设置有湿式电除尘装置,用于在烟气排放之前去除烟气中的石膏雾滴。

10、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主炉膛、副炉膛和旋风分离器;所述主炉膛和副炉膛并排设置,且顶部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经第一管道连接至副炉膛的下部,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返料装置,所述返料装置经第二管道连接至副炉膛的底部;所述烟道连接至旋风分离器的顶部。

11、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烟道位于活性炭添加装置的上游依次设置有省煤器和空预器。

12、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烟道上位于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设置有scr脱硝装置。

13、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炉膛内壁设置有sncr脱硝装置。

14、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添加装置包括:

15、隔板,设置于烟道内,与烟道的部分顶壁围设出腔室,所述腔室对应烟道上游的位置设置有进气孔,对应烟道下游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孔;

16、托盘,转动设置于腔室内对应进气孔的下游位置,所述托盘包括第一托板、 第二托板及由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围成的用于放置活性炭的托槽;第二托板位于第一托板的下游且第二托板的长度大于第一托板的长度;

17、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以及隔板之间,为所述第二托板提供朝向进气孔转动的弹力。

18、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烟道上对应托槽的正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入口,所述活性炭入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密封门。

1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s1、焚烧污泥,将污泥掺煤后加入至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焚烧,保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温度处于850℃~900℃之间,焚烧污泥后产生烟气,经烟道排出;

21、s2、活性炭吸附,向烟道内添加活性炭,使得活性炭与烟气混合,以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和/或重金属;

22、s3、布袋除尘,经活性炭吸附后的烟气进入到布袋除尘器中,布袋除尘器对烟气进行过滤,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

23、s4、脱硫,对布袋除尘后的烟气进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

24、s5、排放,经脱硫后的烟气由烟囱排放。

25、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例中,s2中的活性炭吸附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活性炭添加装置。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发明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以燃烧污泥产生烟气,烟气中包含有多种污染物,比如二噁英、重金属、颗粒物、硫等等;再将包含有污染物的烟气依次通过活性炭添加装置、布袋除尘器、脱硫系统,分别进行活性炭吸附、除尘、脱硫操作,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协同脱出,最后将符合排放标准的烟气排出。

28、2、本发明的活性炭添加装置通过在进气孔下游设置可转动的托盘,托盘的转动角度可随进气孔进入的烟气的流速发生改变,流速越大的情况下,托盘转动至活性炭更易随烟气流动的角度,因此达到通过烟气的流速自动控制活性炭添加量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采用多级串联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与烟囱之间还设置有湿式电除尘装置,用于在烟气排放之前去除烟气中的石膏雾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主炉膛、副炉膛和旋风分离器;所述主炉膛和副炉膛并排设置,且顶部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经第一管道连接至副炉膛的下部,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返料装置,所述返料装置经第二管道连接至副炉膛的底部;所述烟道连接至旋风分离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位于活性炭添加装置的上游依次设置有省煤器和空预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上位于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设置有scr脱硝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炉膛内壁设置有sncr脱硝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添加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上对应托槽的正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入口,所述活性炭入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密封门。

10.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焚烧污泥;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一烟道,以排出烟气;活性炭添加装置,设置于烟道上,用于向烟道内添加活性炭,以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和/或重金属;布袋除尘器,设置于烟道上且位于活性炭添加装置的下游,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脱硫系统,设置于烟道的后方,用于对烟道输送的烟气进行脱硫;烟囱,设置于脱硫系统的后方,用于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排放。本发明对污泥焚烧处理,并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所包含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协同脱除。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华,吕洪炳,陈东波,蔡依曼,俞彩孟,张东明,何石鱼,钱勇夫,杨晨,樊立安,潘成昊,杨振,赵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浙能兴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