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9747发布日期:2024-04-30 1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热系统(2)、第二吸热系统(3)以及导热液,所述第一吸热系统(2)设置在继电器背板(12)上,所述第二吸热系统(3)设置在枪头触点(16)上,充电盒(11)内设有循环系统(4),电线(13)上设有散热系统(5),所述循环系统(4)用于驱动所述导热液在所述第一吸热系统(2)、第二吸热系统(3)、散热系统(5)中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5)包括两组散热通道(51),所述散热通道(51)设置在所述电线(13)的包覆层(132)内,一组所述散热通道(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热系统(3)的进口端连通设置,另外一端与所述循环系统(4)的出口端连通设置,另外一组所述散热通道(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热系统(3)的出口端连通设置,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吸热系统(2)的进口端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系统(4)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吸热系统(2)的出口端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热系统(2)包括导热板(21)、第一毛细导管(22),所述导热板(21)设置在所述继电器背板(12)上,所述第一毛细导管(22)设置在所述导热板(21)上,所述第一毛细导管(22)的一端插入所述散热通道(51),并与所述电线(13)的包覆层(132)密封设置,另外一端与所述循环系统(4)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1)与所述继电器背板(12)之间设有导热绝缘膜(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热系统(3)包括导热块(31)、第二毛细导管(32),所述导热块(31)设置在所述枪头触点(16)上,所述第二毛细导管(32)设置在所述导热块(31)上,所述第二毛细导管(32)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散热通道(51)内,并与所述电线(13)的包覆层(132)密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4)包括循环泵(41),所述循环泵(41)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毛细导管(22)的出口端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泵(41)的出口端与所述散热通道(51)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32)上设有导热柱(61),所述导热柱(61)的一端插入到所述散热通道(51)内,另外伸出所述包覆层(1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32)内预埋有支撑圈(62),所述散热通道(51)设置在所述支撑圈(62)的外侧,所述包覆层(132)外设有紧固圈(65),所述紧固圈(65)上设有供所述导热柱(61)穿过的穿孔(641),所述紧固圈(65)能够将所述包覆层(132)压紧在所述支撑圈(62)上,所述包覆层(132)沿自身轴向上设有限制槽(646),所述紧固圈(65)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限制槽(646)内的限制条(64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51)内设有支撑管(63),所述导热柱(61)的一端插入所述支撑管(63)内,所述导热柱(61)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管(63)的直径,所述导热柱(61)上涂覆有膨胀胶,所述穿孔(641)的孔径大于所述导热柱(61)的孔径,所述导热柱(61)螺纹套设有预紧环(642),所述预紧环(642)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穿孔(641)的紧固部(643),所述紧固部(643)上设有导向面(644),所述导向面(644)能够与所述穿孔(641)的孔壁抵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圈(65)包括圈体(651)、连接片(652),所述圈体(651)围绕在所述包覆层(132)上,所述圈体(651)的两端均设有沿所述包覆层(132)的轴向设置的卡槽(653),所述连接片(652)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卡槽(653)内的卡条(654),所述卡条(654)与所述卡槽(653)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循环式控温的充电桩设备,其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其包括第一吸热系统、第二吸热系统以及导热液,所述第一吸热系统设置在继电器背板上,所述第二吸热系统设置在枪头触点上,充电盒内设有循环系统,电线上设有散热系统,所述循环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导热液在所述第一吸热系统、第二吸热系统、散热系统中循环流动。本申请具有对继电器背板与枪头触点进行散热,提高充电桩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散热能够减小充电枪与充电盒内元件的电阻,从而减少持续发热的能源损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瑞凡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