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载汽车用低承载地面行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8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载汽车用低承载地面行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有关一种把轮载汽车从低承载力地面中解脱出来的器械。
汽车在低承载力地面上行驶时,车轮发生沉陷,埋入地中并打滑。极经常的情况是不能继续前进,必须把车辆从地里脱出。通常用绞盘,引出板和轮胎放气等方法,利用车辆本身的力解脱。然而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物体,或另一辆汽车在上面系绳,但是在承载力低的地面上,诸如沙漠,冻土或其他类似的地上则不能找到。也可以用锚系绳,但是锚必须有相对于车辆的足够质量,并且必须把它配备在车辆里。所有这些和绞盘一起,使车辆的重量增加太多。在低承载力地面上用锚操作一般是不可能的。用引出板时,为了能把板推到车轮下部,便须清除车轮前面的土壤。从地面的特点来讲,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许多时间,因此是既麻烦又累人。轮胎放气是有局限的。从效率来讲仅适宜用于陷入不深的车辆。
据捷克专利第64060号所揭示,有一种把车辆从低承载力地面中解脱的器械。这器械有一个车轮形式的承载器,承载器作为一个辅助装置装在轮辐板螺丝上,安装时用一个连接件。把桨板用螺栓安装在承载器的支承件上,数目可按需要随意增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桨板倾斜,并相对于车轮辐板转向,桨板可因地面特点而有不同的形状。但是,在使用车辆时,必须把承载器牢固安装在车轮上,因桨板只能在车轮部分沉陷时安装在承载器上。适合于安装桨板的车轮辐板,或为了必须在车轮上牢固安装承载器,便增加了减震弹簧上方的车辆重量。桨板并不能减小局限这器械拔离效率的低承载力地面上的比压,因此不能适应于一切类型的低承载力地面。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简化拔脱装置,提高脱离效率,减少行车人员的困难。
本发明提出的器械有一个承载器,由一个安装部件和一个承载部件组成,承载部件上安装接触低承载力地面的装置。本发明的主题,是有一块支撑板,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承载器的承载部件上。支撑板上至少还可以另有一个承载器。有一个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承载器的承载部件上,轴承在支撑板上刚性安装,另一个安装在支撑板上可滑动的轴承,可在另一个承载器承载部件上旋转,或者在另一承载器承载部件上安装一个滚轮。承载器的安装部件由一个法兰形成,法兰上有开孔,和法兰连接的承载部件是一根带销的臂。在这器件中可以用球形销和拼合轴承,或用圆柱形销。
本发明的器件可以在汽车车轮上固定,包括有一个承载器是由一个安装部件和一个承载部件组成的,支撑板依靠一个轴承安装在承载器上旋转。承载杆通过一个第一安装部件,安装在支撑板上摆动,有一个第二安装部件安装在车辆上摆动。
支撑板可以通过一根摆动杆和车辆固定,这样便可保证支撑板维持其水平位置,并保证它的全表面支撑。这样可避免支撑板在地上卡死的可能性,当器械只用于车辆的一根驱动轴时,可保证有可靠的功能。
本发明的器械可以使在车轮上安装和拆卸时易于操作,减少人员的困难。提高车辆依赖其自身力量脱出地面的能力。在低承载力地面上,车辆作用在地上的比压和通过能力,可以达到履带车辆的水平。
本发明器械的实例如附图所示。图1表示布置在两轴车辆的一根驱动轴车轮上的器械,图2表示安装在三轴车辆的两根驱动轴车轮上的器械,图3表示图2的另一安排形式,图4表示安装在圆柱形销上的支撑板,图5为安装在球形销上的支撑板,图6为拼合轴承的动作,图7为有球形销的轴承在支撑板上的导轨中安装的方式,图8为未在车辆上安装的器械的简图。图9,10,11表示其它实例,其中图9表示安装在两轴车辆的一根驱动轴的车轮上的器械的视图,图10为其侧视图,图11为车辆支撑板上的一根承载杆的摆动式安装。
本发明的器械中有一个承载器4,由一个安装部件和一个承载部件组成。安装部件形式为一个法兰盘41。与之连接的承载部件,形式为有销43的臂42。法兰盘41设有孔44,用于在车轮螺丝9上固定。一块支撑板6,通过刚性固定在支撑板6上的一个轴承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一个销43上。
当这器械安装在一根驱动轴3上使用时,承载器4利用螺母10,偏心在车轮螺丝9上固定,螺丝9原为供车轮辐板1在驱动轴3上固定用,车轮螺丝9和承载器4安排在两个车轮2辐板1的外侧。支撑板6依靠轴承5与承载器4的销43连接。轴承5和支撑板6的轴向位置,利用开口销23在销43上固定。销43为圆柱形。销43的水平轴线和驱动轴3的水平轴线距离很大,使支撑板6在最低位置时,约和轮2的外周在同一高度上。当低承载力地面中有刚性地面交替时,销43可以适当选择一个较接近驱动轴3轴线的位置,以防支撑板在刚性地上碰损。假如把支撑板6安排在车轮外周的下面,便可使汽车较迅速地解脱。
当器械用于两驱动轴3,3′上时,两驱动轴3,3′的两车轮2,2′共用支撑板6,器械另有一个承载器4′。第二承载器4′固定在第二驱动轴3′的车轮2′的辐板1′上,轴承1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承载器4′的销43′上。轴承11可以在支撑板6上形成的滑轨8中滑动。为了消除车轮2,2′的纵向和横向转动,采用了球形销43′。车轮2,2′的悬浮摆动和销43,43′的不同角位置造成的销43,43′的轴向距离变化,可以通过轴承11在支撑板6上滑动安装予以消除。为了保证简化安装工作,把用于放置球形销43,43′的轴承5,11分成两部分,即底部12和盖部13,两个部分12,13用连接销14连接,并用开口销15定位。
还可以在承载器4′的销43′上安装滚轮7,滚轮7和支撑板6接触。所用为圆柱形销43′。于是滚轮7的滚动,可以消除销43,43′的轴向距离变化,和车轮2,2′的横向及纵向转动。
假如车辆的一部分陷入低承载力地面,把承载器4安装在一根或几根驱动轴3的螺丝9上,它装是在辐板1的上部上进行。把带支撑板6的轴承5放在承载器4的销43上。车轮2旋转时离开地面,直到安排在车轮2侧的支撑板支撑在地面上。支撑板6把车辆抬起,在板上移动,直到车轮2的主要部分压力压到地面上。假如这时车辆仍不能依靠车轮2行进,便继续旋转,重复上述循环,直到车辆可以依靠车轮2行进。然后把支撑板6卸去。假如沉陷还可能持续,可以带着承载器4继续慢行。
如果把器械仅用在一根驱动轴3上,销43便是圆柱形。保证对支撑6有平行于车轮2平面的导向。为了保证支撑板6可以平顺地支撑在地面上,宜将轴承5按前进方向布置在支撑板6的重心的前面。
当把器械用在多根驱动轴3,3′上时,必须把承载器4,4′,按大致相同的角距离安装在车轮2,2′的辐板1、1′上。
图9,10,11的器械有一个承载器4,由一个安装部件和一个承载部件形成。安装部件形式为一个法兰41,承载部件由一根臂42和一个销43形成。为把法兰安装在车轮螺丝9上,法兰有孔44。一个支撑板6,通过轴承5安装在销43上,轴承5与支撑板6刚性连接。一个轴承17刚性连接到支撑板6的一端。一个承载杆21的第一连接部分,用圆柱形销18安装在轴承17上,可作摆动。承载杆21的第二连接部分,安装在车辆上作摆动。
当车辆一部分陷入地面时,把承载器4和支撑板6,放在驱动轴3的两轮2的辐板1外侧,用螺母10安装在车轮螺丝9上。承载杆21的第二连接部分,用销18′安装在车辆22上的轴承17′上摆动。带支撑板6的轴承5的轴向位置,由销43上的开口销23确定,承载杆21和销18,18′的轴向位置,由轴承17,17′加开口销24,24′予以确定。
假使车辆离开了地面,车轮2继续旋转,直到安装在轮2侧的支撑板6,达到支撑地面的位置。车辆被支撑板6抬升,在上面前进,直到轮2能把它的大部分压力压在地面上。这个活动反复进行,直到车辆能用车轮2行进。支撑板6用承载杆21保持其水平位置,因此可防止在地面上卡死或陷入地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把轮载汽车从低承载力地面上解脱出的器械中,有一个支撑件,其上装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表面,有装置用于将支撑件安装在驱动轴的驱动轮的辐板上,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根销把支撑件安装在驱动轴的驱动轮辐板的外侧上可以旋转,支撑表面与驱动轮轴有一个距离,使支撑表面的位置超出该驱动轮的滚动半径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
第1项中之把轮载汽车从低承载力地面上脱出的器械,其特征为支撑件在另一个销上摆动并滑动,该另一个销刚性固定在另一驱动轴的另一驱动轮的辐板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
第1及2项中之把轮载汽车从低承载力地面上脱出的器械,其特征为支撑件通过一个承载器固定在驱动轮的辐板上,该承载器有两根臂,第一臂上设放该销,第二臂利用该驱动轴的紧固螺丝,刚性固定在驱动轮的该辐板上,支撑件通过另一有两根臂的承载器,固定在该另一个驱动轴的该另一个驱动轮辐板上,该另一个承载器的第一臂上设有该另一个销,第二臂用该另一个驱动轮的紧固螺丝,刚性固定在该另一个驱动轴的该另一车轮辐板上,其特征该另销安装在支撑件上,在车辆的纵向轴线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
第1项中之把轮载汽车从低承载力地面上脱出的器械,其特征为支撑件用一根有两根臂的杆和车辆连接,第一臂设有第一销安装在支撑件上旋转,第二臂设有第二销,在车辆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驱动轮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
第1及4项中之把轮载汽车从承载力低的地面上脱出的器械,其特征为该第二销安装在车架上旋转。
专利摘要
一种把轮载汽车从低承载力地面解脱出来的装置,可避免车轮因沉陷而打滑。该器械有一个支撑件,其上装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表面。支撑件通过承载器安装在驱动轮辐板的外侧上。该承载器有两根臂,第一根臂上设放一销,支撑件可绕其旋转;第二臂则利用该驱动轴上的紧固螺丝,刚性固定到驱动轮的辐板上。支撑表面与驱动轮轴有一个距离,使支撑表面的位置超出该驱动轮的滚动半径之外。
文档编号B60B15/00GK86106930SQ86106930
公开日1987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1日
发明者博胡米尔·菲亚拉, 让·茹里切克, 日里·托米切克, 沃尔夫冈·韦德利克 申请人:塔特拉科普日夫尼采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