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0952阅读:2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新材料制成的发光-反光标志牌,属于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领域,用于机动车车辆的发光-反光号牌和道路标志牌。
我国人口众多,道路较为狭窄,车辆流量又大,并且每年以10%左右的增率递增。因此,减少夜间车祸,迅速追究肇事车辆的责任,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北京、广东及公安部门等才开始用反光号牌。即在号牌的底板上采用反光膜技术(字码是不发光的)。而且反光膜基本上是购卖美国3M公司的,把反光膜直接贴在底膜上另外用于道路路面交通分隔线的实用新型专利CN86202969U发光反光突起标志器,是属短余辉发光技术,发光时间短。今年初我们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91214068.2)新材料机动车发光号牌,采用了长余辉发光技术,余辉时间长,光亮度好。
为了克服以上发光和反光技术的不足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91214068.2实用新型专利新材料机动车发光号牌,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它保持了在字码或图形上具有发光机理外,还采用了反光膜加以解决反光机理。即同时兼备发光和反光性能优异的机动车号牌。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反光原理是在外光源瞬时照射下,不仅激发了字码或图形上的第三类激发型发光材料的激活剂,在激发后的激活剂作用下,使发光材料分子发出长余辉光,并使字母或图形显示出来;与此同时,外光源一经照射在底板的反光膜上,通过反光珠反射作用,将外光全反射出来。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时兼具发光和反光性能的机动车号牌,与我国目前现有的发光或反光标志器和号牌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实用新型专利91214068.2新材料机动车发光号牌相比有显著的技术改进和完善。是91214068.2专利的改进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的发光及反光效率较大地超出了现有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首先用铁板或铝板按不同的要求冲压成型(包括字码或图形(2)的成型),制得所需的底板(1),经过磷化处理等表面处理后,喷涂环氧铁红底漆(3),此时先将字码或图形(2)遮住再喷涂反光漆(或贴反光膜)(4)然后拿掉字码或图形的遮具,在字码或图形上喷涂白色氨基漆(5)后,再喷涂发光材料(6),发光材料经烧结后,最后喷涂能抗紫外,酸雨作用的保护层(7)。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反光膜可以进口,亦可以是用国产材料自己研制的,若用自己研制的反光膜就解决不了进口国外反光膜的问题,且成本仅为国外进口价格的1/5,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反光性能好,余辉时间长,光反射率大,其老化寿命长,可达2年以上,放射强度为国家标准规定的1/1000,即环境污染程度最小,附着力≥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发光亮度达到130cd/m2,反光亮度达到8000cd/m2。因此作为号牌和标志牌的用途极为广泛,适用价值大,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示意图。
其中(1)为底板,可用铁板或铝板;(2)为字码或图形,即在铁板或铝板上冲压成型。
图2,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剖视图。
其中(1)为底板;(2)为字码或图形;(3)为环氧红底漆层,喷涂在整个底板(包括字码或图形)上;(4)为反光漆(或反光膜)层,在喷环氧铁红底漆后,才喷涂贴在底板上,但字码或图形不需喷涂反光涂或贴反光膜;(5)为白色氨漆层,喷涂于字码或图形的环氧铁红底漆层上;(6)为发光材料层,用第三类激发型发光材料喷涂在白色氨基漆层上,然后烧结而成;(7)为保护层,在发光摘料层上,最后喷涂防紫外或酸雨的保护层。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发光一反光号牌,其特征是它是用铁板或铝冲压成带字码或图形(2)的底板(1),在整个底板上喷涂环氧铁红底漆层(3),然后遮住字码或图形再喷涂反光漆或贴反光膜层(4),在字码或图形上先喷白色氨基漆层(5)后,继续喷涂和烧结发光材料层(6),最后在发光材料层(6)上喷涂保护层(7)而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其特征是它还可按不同要求冲压成型不同的字码或图形而制成适用于道路用的发光-反光标志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是用铁板或铝板冲压成带字码或图形的底板,整个底板涂一层底漆后在无字码或图形处喷涂反光漆或贴反光膜,然后在字码或图形上喷涂和烧结一层发光材料,最后喷涂保护层而制成。本实用新型产品兼备发光和反光机理,且发光、反光性能好,余辉时间长,反射率大,老化寿命长,放射强度低,光亮度好。适用价值大,既可用于机动车发光—反光号牌也可用于道路的发光—反光标志器。
文档编号B60R13/10GK2108016SQ91230230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5日
发明者陈明沪, 汪廷华, 郑道坊, 郑光荣, 郜勇, 许汉生, 王继剡 申请人: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重庆华洋对外贸易咨询公司,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科学技术研究所, 重庆市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