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271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受到压力后可转为动力的车轮。
现有的可使压力转变为前进力的车轮稳定性较差,同时功率也较小。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上述不足,这样既能减少推动力,又能加快车轮前进的速度。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图1)在车轮中心轴(1)的外面,轴承(2)的外侧上连结有向外伸展的硬杆(或管)(3),当硬杆(或管)(3)处在中心轴(1)的下方时,硬杆(或管)(3)的下端部位前、后两侧连结有纵向控制翼(4),硬杆(或管)(3)的下端终点部位连结有环型凸起物(5),环型凸起物(5)的前、后,左、右镶有滚珠(6),硬杆(或管)(3)的中间部位由可转动的活结(7)相连(图2),硬杆(或管)(3)上半部的下端前侧延伸出控制臂(8),控制臂(8)紧靠在硬杆(或管)(3)下半部上端的前侧。硬杆(或管)(3)的上端部位前、后两侧连结有传力装置(9),后侧的传力装置(9)应折向前侧。硬杆(或管)(3)的上端部位前、后两侧的传力装置(9)的根部(或中部)部位连结有延长件(10),连结在硬杆(或管)(3)前侧传力装置(9)上的延长件(10)应折向后侧。在轴承(2)的外侧环绕有其内侧连结有方型控制管(12)的硬圈(11),(图3为纵向剖面图),方型控制管(12)的另一端有口,方型控制管(12)的前、后两侧有纵向控制孔(13),硬圈(11)的内侧(或左、右侧)连结有侧面受力的凸型(或凹型)受力装置(14),受力装置(14)、受力的一侧上镶有滚珠(15),受力的一侧上还连结有控制孔(16),(图4为横向剖面图),当受力装置(14)处在中心轴(1)的后方时,(图5为示意图)在受力装置(14)的左下方(或右下方)的硬圈(11)的内侧上,连结有园杆(17),园杆(17)上面套有带有左、右两翼的金属圈(18),在园杆(17)的与受力装置(14)相反方向的上侧的硬圈(11)的内侧,连结有受顶杆(19)金属圈(18)的其中一翼垂直紧靠在传力装置(9)及延长件(10)的下方,金属圈(18)的另一翼垂直紧靠在受顶杆(19)的下方。硬圈(11)的外侧连接有金属杆(20),金属杆(20)的另一端连结在环绕在硬圈(11)外侧的外圈(21)的内侧上。
把硬杆(或管)(3)插入方型控制管(12)口内,但不连接,控制翼(4)通过纵向控制孔(13)伸出在方型控制管(12)的外面,滚珠(6)应靠在方型控制管(12)的内壁上,传力装置(9)的顶端下方部位应放在前方受力装置(14)上的滚珠(15)的上面,并穿过控制孔(16)以做功,延长件(10)的顶端上方部位应放在后方受力装置(14)上的滚珠(15)的下面,并穿过控制孔(16)。这样,当硬杆(或管)(3)处在中心轴(1)的上方时,延长件(10)正好放在前方受力装置(14)上的滚珠(15)的上面,以做功。当车轴(1)受到压力同时使轴承(2)受压时,硬杆(或管)(3)在控制翼(4),环型凸起物(5)、滚珠(6)及方型控制管(12),纵向控制孔(13)的控制下,通过连结的传力装置(9),延长件(10)在控制孔(16)的控制下,压迫连结在硬圈(11)上的受力装置(14)上面的滚珠(15),处在中心轴(1)后方的传力装置(9)及延长件(10)通过压迫金属圈(18)的一翼,使其另一翼向上顶受顶杆(19),同时处在中心轴(1)后方的硬杆(或管)(3),在其中间部位活结(7)的作用下微呈
型弯曲。使其车轮在中心轴(1)上向前滚动。
本发明构造简单,使用也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上的,受到压力后可转为动力的车轮,其特征是在车轮中心轴(1)的外面轴承(2)的外侧上连结有硬杆(3),硬杆(3)上连结有控制翼(4),环型凸起物(5),活结(7),控制臂(8),传力装置(9),在轴承(2)的外侧有硬圈(11),硬圈(11)上连结有受力装置(14),方型控制管(12),方型控制管(12)上有纵向控制孔(13)。
2.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传力装置(9)上连结有延长件(10)。
3.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硬圈(11)上连结有园杆(17)受顶杆(19)、园杆(17)上套有金属圈(18)。
4.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硬圈(11)的外侧上连结有金属杆(20),金属杆(20)上连结有外圈(21)。
5.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环型凸起物(5)上镶有滚珠(6)。
6.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受力装置(14)上镶有滚珠(15)。
7.按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受力装置(14)上连结有控制孔(16)。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可使压力转为动力的车轮,有由中心轴、轴承、硬杆、控制翼、环型凸起物、活结、控制臂、方形控制管、控制孔及传力装置、延长件、硬车圈、受力装置、滚珠、圆杆、金属圈、受顶杆、金属杆、外圈所共同组成的控制与做功系统,以加快车轮前进的速度。
文档编号B60K25/08GK1096485SQ9310632
公开日1994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30日
发明者沙占明 申请人:沙占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