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安全反光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271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夜间安全反光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反光片牢固嵌合于轮胎表面上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按,目前车辆用之反光警示装置及方法,不外乎下列数种1.警示灯或照明灯为最直接而效果最佳之警示装置,然而若电源中断、灯泡损坯或灯座遭受撞击毁损时,则警示功效俱失,且往往无从立即修复,而致遭遇意外的机率大幅升高;此外,亦常有灯具失效而未能及时发觉的情况,若无其它反光警示装置之辅助,发生意外之危险性会即涌现;易言之,运用电力照明之的反光警示装置实具有不可靠性,即或如以我力发电之脚踏车用的电灯,易会有故障失效或灯光过于微弱的问题存在;故车辆实极需加装其它可靠而效果良好之反光警示装置予以辅助,以提高行车之安全性。
2.压铸型塑料反光片如

图1所示,该反光片之反光功效系运用光学反射的原理所达成,该反光片包括压铸成型之齿状反光板a及用以保护该齿状反光板a之
型保护封套b,齿状反光板a则系粘贴至该保护封套b之两侧边上,与保护封套b之底板间形成一空气室c;该反光片是无法以粘着剂贴粘至车辆的轮胎上,容易受擦撞而掉落或受损,亦易为人所拔取偷窃;此外,由于齿状反光板a与
型保护封套b间有一空间,故在齿状反光板a与
型保护封套b未能合密封合时,或有受损破裂之情况下,雨水及灰尘会渗入该空气c中,而损及齿状反光板a,致使该塑料反光片逐渐失却反光之功效。
3.反光贴纸容易换取及粘贴,相对的,亦有粘贴不牢及容易脱落等问题,此系由于习用之反光贴纸的材质与轮胎胶材本身并不相容,使得反光贴纸无法稳固地贴粘在轮胎侧面上;此外如前所述,该类反光贴纸不具有延展伸缩性,故在轮胎本身因受压大小不同而使其表面缩张程度不一,亦往往会导致纸自轮胎表面脱离。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之反光片不易因受撞击而受损的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具有良好耐候性的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易于清洗且不易受污染的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反光能力强化的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本发明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反光片牢固嵌合且不易脱落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本发明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所代用之反光片,系由玻璃微珠表层、金属镀层、树脂涂布层、纤维补强层及橡胶树指基层所构成。
该玻璃微珠表层所适用之玻璃微珠,其直径约为20至100μ,以30至80μ为宜,而其折射率则宜为1.9至1.95ND之间;该玻璃微珠系做为反光个质,所使用之数量及面积分布可随实际需要及成本上之考虑予以变动。
该金属镀层所适用之金属镀料,系选自铝、金、银、镍、铬、钛及铜等,镀层厚度为约200至1000
,而以300至900
为宜;该金属镀层系做为反射之镜面用,俾增强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的反射效果。
该树脂涂布层得选用习知之如聚丙烯酸树脂、聚胺基甲酸酯树脂、矽树脂或其混合物的树脂涂料,以做为玻璃微料固著用之基床及金属镀层之保护层;其厚度可适当选用,并无特殊之限制。
对该纤维补强层而言,适用之补强纤维须能有效地与前述之树脂涂布层及后述之橡胶树脂基层同时结合,俾补强习用之树脂层伸展拉力不足的缺点,并能避免于轮胎加硫成型的过程中会有使该反光片变形或断裂的情况发生;该补强纤维得选自天然纤维、人造纤维或天然与人造纤维之混合物,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醯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且该补强纤维可为直纹、斜纹平织或针织者;其适用之厚度亦无特别之限定。
至于该橡胶树脂基层,则系选自与轮胎胶材相融合之天然橡胶、人造橡胶或天然胶与人造橡胶之混合物者;例如,聚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聚醚橡胶等;该橡胶树脂层之使用系使该反光片于轮胎加硫成型之过程中,在加热下得使该橡胶脂层完全与轮胎表层之胶料相融合,而遂紧密地将该反光片嵌合于轮胎之表层中,仅将玻璃微珠之上半部外露于轮胎胎面上;其厚度亦无特殊限制。
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依下列步骤所制得(1)将一易自玻璃表面剥离之树脂涂料布于一聚酯层上(2)于该树脂涂布层未干燥前,植布一层玻璃微珠,并施予适当压力将玻璃微珠部分压入该树脂涂布层中约为玻璃微珠直径之30至45%的深度;
(3)于真空下,在外露之玻璃微珠部分与该杆布有玻璃微珠之树脂涂布层的表面上镀上一层金属镀层;
(4)接着,再于该金属镀层上涂布树脂涂料;
(5)在该树脂涂布层干燥前,将一纤维补强层贴粘其上;
(6)干燥后,再涂覆橡胶树脂涂料于该纤维补强层上;
(7)俟该橡胶树脂层干燥,便即剥除步骤1中之树脂涂布层及聚酯层,即获得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
(8)然后,将形成之反光片贴合于一轮胎之表面上;及
(9)将该贴合有反光片之轮胎置于模具中,于150至165℃之温度及5至11kg/cm2之压力下,以5至10分钟进行轮胎之加硫成型片理,成型处理结束后,反光片即嵌合该轮胎之表层中,仅玻璃微珠之上半部外露于该轮胎之表面上,而得本发明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
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之结构,易于裁切成各种形状,故样式之变化极为宽广。
此外,由于反光片系嵌合于轮胎之侧面上,因而轮胎于静止时,能呈现各种不同之反光形状,而在转动时,则呈现一轮反射光圈,除有反光警示之功效外,并具有变化的趣味性。
以下兹以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图中图1系习知压铸型塑料反光片之剖面图;
图2系本发明之实施例步骤之说明图;及图3系本发明反光片裁切为字形图案之实施完成图。
如图2所示,将聚丙烯树脂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层1(厚度60μ±10%)上,涂布厚度为30μ±10%(如图2A所);在该聚丙烯树脂涂布层2尚未干燥时,将玻璃微的3(直径为50μ±10%,折射值为1.9±1%ND间)均匀植布于该聚丙烯树脂涂布层2上,然后施予适当压力,使玻璃微珠3压入树脂布层2中,其陷入之深度系控制在玻璃微珠3之直径的35%±10%(如图2B所示);接著将图2B之结构体置入真空容器中进行真空镀铝,以使该结构体植布有玻璃微珠3之表面及玻璃微珠3外露于树脂涂布层2表面上的部分均匀镀上一层铝镀层4(厚度为500A±10%,如图2C所示);干燥后,于该铝镀层4上再涂布一层厚度为35μ±10%之聚丙烯酸甲酯的树脂涂料,复在该聚丙烯酸甲酯树脂涂布层5未干燥前,将厚度为0.25mm±20%之纤维补强层6(65%棉/35%聚酯纤维之纤维布)贴粘于该树脂涂布层5上(如图2D所示);待完全干燥后,再以聚异戊二烯橡胶树脂涂料涂布在该纤维补强层6之上。以形成一聚异戊二烯橡胶树脂层7(如图2E所示);一俟橡胶树脂层7干燥,便将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层1及树脂涂布层2自图2E之反光片结构体中剥除(如图2F所示);接而将由玻璃微珠表层3,铝镀层4、树脂涂布层5、纤维补强层6及橡胶树脂层7所构成之反光片1贴合于轮胎8之表面上(如图2G所示);然后,将轮胎8置入模具中,于160℃±5℃之温度及8kg/cm ±1kg/cm2之压力下,进行加硫成型处理7分钟±1分钟,加硫成型处理完成后,该反光片1即已嵌入轮胎8之表层中,仅玻璃微珠8之上半部外露轮胎8之表面上,且反光片1之橡胶树脂层7亦已与轮胎8之胶材完全融合,而完成本发明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如图2H所示)。
该反光片I可依需要裁切为各种形状,故除具有安全警示之作用外,尚可做为商标之识别或美观上之装饰用,兼具多重功效。
此外,由于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系嵌合于轮胎之表层中,所以,在反光片遭受撞击后,会由于轮胎胶材之弹性作用而迅速回复原状,故能大幅减低反光片受损之可能性。
并且,由于本发明之反光片系用玻璃微珠做为反光介质,故其耐候性特别良好,能用于-30至180℃间之温度下而无冻裂热融之虞;且易于清洗,不易遭受污染;更由于该玻璃微珠镀有金属镀层,强化了反光片的反光能力,因而其反光性得达国际标准之高强级(High-IntensityGrade),大幅提升了本发明于夜间使用时之安全性。
且由于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系嵌合于轮胎表层内,故甚为牢固,不易脱落,而辅以轮胎胶材之助及玻璃微粒本身之硬度遂使本发明所用之反光片的使用期远高于习知者。
须注意的是,本发明上述之实施例仅系用以说明本发明之特征,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范围;熟习本技艺者均应了解,只要未脱离本发明之精神与目的,任何改变、修正及改良均仍为本申请之权利要求书所概括。
权利要求
1.一种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一轮胎之表面上嵌合有反光片所构成,其中,该反光片系由玻璃微珠表层、金属镀层、树脂涂布层、纤维补强层及橡胶树脂层依序一体积层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夜部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该反光片系以下述方法制成(1)将一易自玻璃表面剥离之树脂涂料涂布于一聚酯层上;(2)于该树脂涂布层未干燥前,植布一层玻璃微珠,并施予适当压力将玻璃微珠部分压入该树脂涂布层中约为玻璃微珠直径之30至45%的深度;(3)于真空下,在外露之玻璃微珠部分及该植布有玻璃微珠之树脂涂布层的表面上镀上一层金属镀层;(4)接著,再于该金属上涂布树脂涂料;(5)在该树脂涂布层干燥前,将一纤维补强层贴粘其上;(6)干燥后,再涂覆橡胶树脂涂料于该纤维补强层上;以及(7)俟该橡胶树脂层干燥,便即剥除步骤(1)中之树脂涂布层及聚酯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该反光片系以下述方法固设于轮胎上(a)将上述反光片贴合于一轮胎之表面上;及(b)将该贴合有反光片之轮胎置于模具中,于150至165℃之温度及5至11kg/cm2之压力下,以5至10分钟进行轮胎之加硫成型处理,成型处理结束后,反光片即嵌合轮胎之表层中,仅玻璃微珠之上半部外露于该轮胎之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夜间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该玻璃微珠表层之玻璃之直径为约20至100μ,折射率约为1.9至19.5N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该玻璃微珠表层之玻璃微珠的直径宜为30至80μ。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该金镀层之金属系选自由铝、金、银、镍、铬、钛及铜组成之组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该金层镀层之金属系铝。
8.如权利要求1、2、6或7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该金层镀层之厚度约为300至900 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纤维补强层系选自天然纤维、人工纤维或天然纤维及人工纤维之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夜间安全反光轮胎,其特征在于,该纤维补强层得选自直纹、斜纹平织及针织之纤维布。
全文摘要
一种夜间安全反光轮胎,系在轮胎之侧面上嵌合有新颖之反光片所构成,其中,该反光片由玻璃微珠表层、金属镀层、树脂涂布层、纤维补强层及橡胶树脂基层依序一体积层而成;由于该橡胶树脂基层与欲嵌合之轮胎橡胶材质相同,故在轮胎加硫成型处理时,受热下,得轻易地使该反光片牢固嵌合于轮胎上,而仅玻璃微珠表面上半部凸露于轮胎表面之上;因而不会有习知之反光贴纸易剥落及压铸型塑料反光片成本高、易受损失效等问题出现。
文档编号B60C1/00GK1095671SQ9310639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7日
发明者林昌三 申请人:林昌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