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27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取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汽车的余热的取暖装置。
目前资料中所记载的利用汽车排气的余热的取暖装置有一些,但普遍存在着体积较大、安装不便、热效率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热效率高的汽车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排气管、法兰盘,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管的直部套有齿形取热板,外套套在齿形取热板上,腔壳套在排气管的弯部,外套的一端与腔壳的一端焊在一起,外套的另一端和腔壳的另一端分别焊在排气管上,腔壳上焊有进冷风管和出热风管,排气管、外套、腔壳形成的加热空腔用隔板隔成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在加热空腔的一端连通,进冷风管与一次加热腔连通,出冷风管与二次加热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车体的安装与普通排气管相同,使用时用鼓风装置将冷风从进冷风管吹入,经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后从出热风管吹出热风,进而送到需要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体积小、安装方便,即仅是径向稍大于原排气管的尺寸,轴向尺寸与原排气管比较没有变化;②热效率高,由于加热空腔内有齿形取热板,使空气受热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立体图。
提供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排气管1、腔壳2、出热风管3、进冷风管4、外套5、法兰盘6、齿形取热板7、隔板8构成,其中,将齿形取热板7紧配合套在排气管1的直部,将外套5紧配合套在齿形取热板7上,腔壳2套在排气管1的弯部,外套5和腔壳2密封焊接,外套5的另一端密封焊在排气管1上,腔壳2的另一端也密封焊在排气管1上,排气管1、外套5、腔壳2形成的加热空腔用隔板8隔成一次加热空腔9和二次加热空腔10,腔壳2上焊有进冷风管4和出热风管3,分别与一次加热腔9和二次加热腔10连通,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在加热腔的一端相通,法兰盘6焊在排气管1的两端。
齿形取热板7可用导热系数高的金属片弯制成轴向尺寸远大于径向尺寸的齿形。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取暖器,包括排气管、法兰盘,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管的直部套有齿形取热板,外套套在齿形取热板上,腔壳套在排气管的弯部,外套的一端与腔壳的一端焊在一起,外套的另一端和腔壳的另一端分别焊在排气管上,腔壳上焊有进冷风管和出热风管,排气管、外套、腔壳形成的加热空腔用隔板隔成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在加热空腔的一端连通,进冷风管与一次加热腔连通,出冷风管与二次加热腔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汽车的余热的汽车取暖装置,主要由排气管、腔壳、出热风管、进冷风管、外套、法兰盘、齿形取热板、隔板等构成,其中,排气管、外套、腔壳、齿形取热板形成一次加热腔和二次加热腔,并分别与进冷风管和出热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体积小、安装方便,即仅是径向尺寸稍大于原排气管的尺寸,轴向尺寸与原排气管比较没有变化;②热效率高,由于加热空腔内有齿形取热板,使空气受热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文档编号B60H1/18GK2153485SQ9321712
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9日
发明者魏志国 申请人:魏志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