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驶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500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行驶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轮胎,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行驶车用轮胎。
目前在车用轮胎中有老式设有充气用的内胎的轮胎,也有直接以聚脂纤维包覆钢丝环带层的橡胶轮胎,上述这两种轮胎当被钉体刺砸后,当气体泄光时,轮胎无法行驶运转,即使让其勉强行驶运转,轮胎亦即会经由钢圈之辗压而遭破坏,而且当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砸破亦不甚安全。为此已有不少人研究防止爆胎的安全装置,如内胎防爆垫圈、独立式多层气室防爆胎,但这些新结构轮胎其构造的实施及安装维护均存在一定的困难,不便于实施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橡胶材质的内保护条结构的轮胎,使其在遇钉体刺砸或爆破时,仍足以供使驾驶者继续行驶,以能防止骤生之危险,而且安装、换装、维修均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行驶车用轮胎,包括有钢圈、外轮胎、内保护条,内保护条套设于钢圈外径,且容于外轮胎内径内,其特征在于内保护条为一以橡胶材质包覆有钢丝环带层的条,其两个最大面各设有内、外横齿条,其中内齿条紧密套束于钢圈的外径并凸出于该钢圈,齿条上设有一与钢圈的气咀位相啮对的缺口,在内保护条的两端边条设有带槽的耳,且耳上设有销孔,在内保护条圈合成正圆圈体时,此两端耳互相卡于对方的槽内形成搭接,并由通过销孔的螺栓及螺帽将其连结成一体。
上述结构的车用轮胎,因具有内保护条,当轮胎被砸破泄光气后,因内保护条紧密套设于钢圈上且又凸出于钢圈的最大外径,因此它可缓和轮胎与钢圈的碾压摩擦,使轮胎不易脱离钢圈而造成剧烈振动的不安全,而且由于橡胶材质包覆钢丝环带层的内保护条的柔软性和刚性的作用,使驾驶者在正确的驾驶状况下,可慢速移动至路肩,以免因骤然减速或无法控制肇生危险。而且本轮胎结构无论是更换外轮胎、内保护条或钢圈均极方便,因此维护、换装均极方便。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予以叙述。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本产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断面剖面图;图6、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断面剖面图。
由图1~4可见,一种安全行驶车用轮胎由钢圈1、外轮胎2及内保护条3组成,其中钢圈1及外轮胎2与习用的构造相同,内保护条3系以橡胶材质制成,其内包覆钢丝环带层,以增加坚韧性。该内保护条3的两个较大的面,分别设有内、外横齿条31、32,其中齿条31可稳固咬合于钢圈1的外径位。内保护条3可圈合成一个正圆圈体,其两个端边设有带有槽的耳33、34,且该两耳33、34可互相卡于对方耳的槽内形成搭接,并利用耳33、34上设有的安装用销孔35,由螺栓36插入并由螺帽37将其固定连结为一体。此外,在内保护条相对于钢圈1的气咀11位置处设一缺口38,以便气体往轮胎内灌注。
图5所示。为一设有内胎4的实施例,此时内保护条3的缺口38相对于钢圈1的气咀11位处,气咀11经过此缺口而与内胎气口41相通。
图6所示为一设有内胎4的另一实施例,此时内保护条3的缺口38直接贯穿成一孔,气咀11伸入其内而与内胎气口41相通。
由上述3个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带内胎的车用轮胎或不带内胎的车用轮胎,它均具有安全行驶,使用、维修、装换方便之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行驶车用轮胎,包括有钢圈、外轮胎、内保护条,内保护条套设于钢圈外径,且容于外轮胎内径内,其特征在于内保护条为一以橡胶材质包覆有钢丝环带层的条,其两个最大面各设有内、外横齿条,其中内齿条紧密套束于钢圈的外径并凸出于该钢圈,齿条上设有一与钢圈的气咀位相啮对的缺口,在内保护条的两端边各设有带槽的耳,且耳上设有销孔,在内保护条圈合成正圆圈体时,此两端耳互相卡于对方的槽内形成搭接,并由通过销孔的螺栓及螺帽使其连结成一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行驶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内保护条上的缺口可为一气咀通过的贯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行驶车用轮胎,包括有钢圈、外轮胎、内保护条,内保护条套设于网圈外径并凸出于该钢圈,且容于外轮胎内径内;内保护条由橡胶材质包覆有钢丝环带层组成,且其两端边带有可互相搭接之耳,并以耳位之销孔供螺栓穿越、螺帽旋合将其合成为一圆圈体。本轮胎能在外轮胎砸破时可慢速安全行驶相当时间,且安装、维修、使用均很方便。
文档编号B60C19/12GK2199075SQ9421770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29日
发明者郭香君 申请人:郭香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