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调温靠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11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调温靠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上的致冷、致热器具,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调温靠座。
目前,国内各类汽车、内燃机车及轮船的座椅通常采用泡沫、布料或皮革等材料包裹,这些材料在冬季不能发热,在夏季不能降温,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司乘人员长时间坐在这种座椅上是很难集中精力的,不利于司乘人员的操作和驾驶,为了改善司乘人员的工作环境,人们常采用木珠、竹片、玉石等材料制作的座垫来解决酷热的问题、但这类座垫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它会随着环境温度及人体的温度而变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半导体致冷原理,提供一种不受环境限制,使用舒适,降温、致热效果好的便携式调温靠座。
本实用新型由靠垫和座垫两部分组成,靠垫与座垫之间用铰链连接;所述的靠垫有一个框架,框架的中部装有导板,导板的内侧装有致冷片和散热片,在导板的外侧安装充有传导介质的软垫;上述所说的座垫与靠垫结构相同;致冷片通电后,其冷端和热端分别致冷和致热,改变致冷片引线的正负极性,其热端可变为致冷端,冷端则可变为致热端,从而改变其输出状态,并通过导板改变软垫的温度,从而调节人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升温、降温速度快,工作无噪音,不需要制冷剂,无污染,耗电低;既可致冷,又可致热,而且软垫的温度不随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而变化,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使用温度,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改善和调节司乘人员的身体机能,消除疲劳,为交通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存放,适用范围广。
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的B—B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靠垫和座垫两部分组成,靠垫与座垫之间用铰链1连接,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座椅,便于折叠;所述的靠垫有一个框架11,框架11用PA聚丙稀制成,框架11的中部有一个方孔,在框架11的中部装有导板8,导板8位于方孔上,其四角用螺钉固定;在导板8的内侧装有两个致冷片9和一个散热片10,散热片10用螺钉固定在导板8上,致冷片9夹在导板8和散热片10之间,致冷片9的冷端和热端均涂有导热脂,以提高其传导性能;在导板8的外侧装有软垫7,软垫7由若干个互不相通的软袋组成,软袋内充有传导介质,传导介质为水,其中加有百分之十的酒精,以利于防腐,也可以采用其它传导性能好,对人体无害的液体;所述的软垫7用压框6固定在框架11上,并用胶粘牢;上述所说的框架11的两侧是两个风箱,风箱的正面带有若干个条形风口4,风箱的侧面带有若干个条形风口5,在风箱内分别装有引风机13和排风机12,在排风机12上还装有挡板14,以调节排风的方向;在框架11的后面装有后盖15,将框架11的后面密封,从而在框架11的中部形成一个连接两侧风箱的空气通道,以便于将其中的冷气或热气排出,提高致冷或致热的效果,所述的后盖15用螺钉固定,其边缘卡在框架11上;所述的框架11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平面,其上分别装有泡沫垫2和泡沫垫3,泡沫垫2和泡沫垫3用胶粘在框架11上;上述所说的座垫与靠垫结构相同。
使用时,将致冷片9的引线与输出电压为12伏,功率为60瓦的直流电源相接,也可以直接与车辆上的蓄电池相接;接通电源,致冷片9就会致冷或致热,改变致冷片9引线的正负极性,可改变致冷片9的输出状态,相应调节输入致冷片9的功率,即可获得不同的温度,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调温靠座,它由靠垫和座垫组成,其特征在于,靠垫与座垫之间用铰链(1)连接,所述靠垫有一个框架(11),框架(11)的中部装有导板(8),导板(8)的内侧装有致冷片(9)和散热片(10),导板(8)的外侧安装充有传导介质的软垫(7),所述的座垫与靠垫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调温靠座,其特征在于,框架(11)的两侧是带有风口(4、5)的风箱,风箱内分别安装有引风机(13)和排风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调温靠座,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1)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装有泡沫垫(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各种车辆使用的便携式调温靠座,它由靠垫和座垫组成,靠垫与座垫之间用铰链连接,所述的靠垫有一个框架,框架的中部装有导板,导板的内侧装有致冷片和散热片,导板的外侧安装充有传导介质的软垫,所述的座垫与靠垫结构相同,优点在于,升温,降温速度快,既可致冷,又可致热,不需要制冷剂,无污染,软垫的温度不随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而变化,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便于携带和存放,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60H1/00GK2222637SQ95230599
公开日1996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4日
发明者王宇, 王景元 申请人:王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