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碰弹性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41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碰弹性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碰撞汽车。
汽车因各种原因,常常发生碰撞,给驾驶员造成伤亡,给汽车造成损坏。现在人们常在汽车前部安装一防碰架,以防在碰撞时,给车辆造成的重大损失。因防碰架是固定在车辆上,所以,碰撞是刚性碰撞,其效果只能保护汽车外壳表面不损坏。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碰撞的弹性碰撞的汽车。
实现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采用以下基本原理。本发明采用汽车在发生刚性碰撞之前使它们发生弹性碰撞,吸收一部分动能,同时增加了碰撞时间的原理,从而大大减小汽车所受碰撞力,所以,在汽车内增加弹性装置,使之首先将弹性体压缩一定距离后,再发生刚性碰撞。
按照本发明,增加的弹性装置为在汽车最前面,离车体的车壳一段距离的位置有挡板,挡板与传力杆相联,弹性体挡板与传力杆相联,弹性体和支承板套在传力杆上,支承板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联,在支承板后面,传力杆上装有一定位销,将传力杆上弹性体压缩一定距离。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在汽车最前端的挡板与相碰物体接触,物体给汽车的力通过挡板传至传力杆,传力杆再传至弹性体挡板,再传至弹性体,当弹性体被压缩至一定距离后,挡板与车体接触,弹性碰撞结束,随后就是刚性碰撞。
因采用这种结构,在刚性碰撞之前发生了弹性碰撞,一方面,弹性碰撞将一部分能转变成了压缩弹簧所做的功,然后再发生刚性碰撞,因此碰撞的速度与没有弹性碰撞系统的直接刚性碰撞要小得多,另一方面,因首先发生弹性碰撞再发生刚性碰撞,汽车和车上的人员的受力从小到大,碰撞时间也要长一些,因此,车上人员受力比直接刚性碰撞要小,受冲击要小。
下面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一至图七为实施例附图。
图一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二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三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四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四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五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五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六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六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七是本发明的防碰弹性汽车第七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图;图一所示防碰弹性汽车由车体1,挡板5,传力杆6,弹性体挡板7,弹性体2,支承板3和定位销4组成,支承板3通过螺栓8与车体1相联,档板5和弹性档板7与传力杆6刚性联接,传力杆6可在支承板3孔内移动,定位销4安在传杆6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因挡板5安装在车体1的前面,因此,挡板5首先受到外力作用,挡板5通过传力杆6和弹性体挡板7传到弹性体2,弹性体2受压后变形,当被压缩S。长度后,挡板5与车体1相接触,弹性变形完毕,然后发生刚性碰撞,当碰撞完后,外力解除,弹性装置回到原始状态。
图二与图一不同之处在于传力杆6上有多组可以压缩的弹性体(现以二组为例说明),被压缩的力是图一系统的二倍。
图三与图一不同之处在于有多个传力杆6,因此,被压缩的力更大。
图四与图一不同之处在于传力杆6上同时装有二组(或多组)弹簧,其被压缩的力比较大。
图五与图一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体2不是钢丝弹簧,而是钢板弹簧,其空间占用小,压缩力大。
图六与图一不同之处在于汽车前后都有该系统,即可防止前面碰车,也可后面碰车。
图七与图一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体2采用橡胶。
在弹性装置中的档板1,可以做成独立的,也可以做成与外壳一体;弹性体2可以做成气体袋,也可以做成液体袋。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碰弹性汽车,由挡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发生刚性碰撞前增如弹性装置,使之首先发生弹性碰撞后,再发生刚性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弹性汽车,其特征在于弹性装置中挡板5和支承板3与传力杆6固定,弹性体2和支承板3套在传杆6上,支承板3通过螺栓8与车体1相联,在支承板3后面,传力杆6上装有定位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弹性汽车,其特征在于弹性体2安装时已被压缩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弹性汽车,其特征在于传力杆6能在汽车前后方向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发生刚性碰撞之前有一段弹性碰撞的防碰弹性汽车。该弹性碰撞由一弹性装置完成,弹性装置由车体1,弹性体2,支承板3,定位销4,挡板5,传力杆6,弹性体挡板7和螺栓8组成。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弹性体吸收一部分动能,从而减轻碰撞力,使人体受冲击力减小。
文档编号B60R19/02GK1259456SQ9811271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4日
发明者李晓亮 申请人:李晓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