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71338阅读:2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特别是运送大型风电塔筒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风电塔筒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大型部件,风电塔的前期制作是在车间场地内完成,之后需要转运到装焊场地进行内饰件安装,再转场到涂装厂房进行外观打砂、喷漆等工序。风电塔筒的直径一般可达4-5米,长度20-30米,如此硕大部件的转运过程目前是依靠加长平板运输完成。采用平板运输车转运风电塔筒存在的问题如下:1、每次运输前,均需要配置与塔筒直径相匹配的搁架,根据塔筒筒体的长度确定搁架的位置,并将搁架和运输车车架之间固定牢固,然后再用起重设备将塔筒吊装到搁架上,最后利用钢丝绳卡环等将风电塔筒绑扎牢靠,才能运输。上述过程操作繁复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2、风电塔筒置放到平板运输车上后,重心较高,运输过程对驾驶员的要求很高,若运输过程中转弯过大,或者路面不平,很容易发生倾翻,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可降低风电塔筒重心、转弯平稳、装卸省时省力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由主动车和从动车组成,所述主动车、从动车分别包括两根固定鞍、两套浮动鞍支架、台车组和支撑风电塔筒的浮动鞍,台车组安装在固定鞍下部,所述固定鞍为弧形,两根固定鞍的两端分别固接浮动鞍支架,各浮动鞍支架设有底板和顶板,在底板、顶板之间并排设置两根可自由转动的立辊;所述浮动鞍包括弧形弯梁,弧形弯梁两侧设有圆弧转向导板,各圆弧转向导板固接向外延伸的转动轴,位于弧形弯梁两端的两根转动轴分别由两浮动鞍支架的底板支撑,两圆弧转向导板分别与各套浮动鞍支架的立辊相切。
[0006]上述风电塔筒运输装置,所述两根固定鞍的高度位置低于弧形弯梁。
[0007]上述风电塔筒运输装置,所述圆弧转向导板的弦长大于两根并排设置立辊的中心距。
[0008]上述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各转动轴外侧套装转动套,转动轴与转动套间隙配合,转动轴端部设有轴端挡板。
[0009]上述风电塔筒运输装置,所述主动车的前端设有牵引架。
[0010]上述风电塔筒运输装置,所述台车组设有四部台车,各台车设有台车架和车轮,台车架包括两块侧板和固定在两块侧板上的支撑板,两侧板为斜板,两侧板上设有半圆形的连接台,车轮轴上安装扇形连接板,连接台与扇形连接板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固接固定革安。
[0011]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大型风电塔筒的转运问题而设计了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由主动车和从动车组成,主动车、从动车分别设有台车组、固定鞍、浮动鞍和浮动鞍支架,由台车组支撑固定鞍及浮动鞍支架,由固定鞍支架支撑浮动鞍。运输时风电塔筒直接置放到浮动鞍上,降低了工件重心,而且装卸简便快捷;运输过程浮动鞍支架的立辊与浮动鞍的圆弧转向导板保持相切状态,起到对浮动鞍转动导向和限位作用,控制转弯时的转角,使运输装置转弯平稳。采用本实用新型每个工作日可转运风电塔筒10根,提高工作效率66%,并为企业节省大笔外租平板运输车的费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2是主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浮动鞍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浮动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图7是浮动鞍相对浮动鞍支架角度变化示意图。
[0019]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风电塔筒,2、主动车,3、从动车,4、牵引架,5、台车,5-1、车轮,5-2、扇形连接板,5-3、连接台,5-4、侧板,5-5、支撑板,6、固定鞍,7、浮动鞍支架,7_1、顶板,7-2、底板,7-3、立辊,8、浮动鞍,8-1、弧形弯梁,8-2、圆弧转向导板,8-3、转动轴,8-4、转动套,8-5、轴端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运输装置由主动车2和从动车3组成,主动车、从动车配套使用,运输风电塔筒I时,主动车、从动车前后布置,风电塔筒放置在主动车、从动车上,主动车在前由牵引车牵引运动,从动车在后依靠风电塔筒自重产生的摩擦力随行。
[0021]参看图2-4,主动车的前端设有牵引架4,除此牵引架之外主动车与从动车的结构相同,下面以主动车为例说明主动车、从动车的结构。由图2可见,主动车包括两根固定鞍
6、两套浮动鞍支架7、台车组和浮动鞍8。固定鞍6起到横梁作用,固定鞍为弧形。台车组包括四部台车5,各台车安装在固定鞍下部。两根固定鞍的两端分别固接浮动鞍支架7。各浮动鞍支架设有底板7-2和顶板7-1,在底板、顶板之间并排设置两根可自由转动的立辊7-3。浮动鞍8用于直接支撑风电塔筒,浮动鞍包括弧形弯梁8-1,弧形弯梁的弯曲弧度与风电塔筒外圆周面匹配。两根固定鞍6的高度位置要低于弧形弯梁8-1。运输风电塔筒时,将在风电塔筒直接放置在主动车和从动车的浮动鞍上,既降低了风电塔筒的重心,又无需钢丝绳绑扎固定,提高了装卸效率。弧形弯梁的两侧设有圆弧转向导板8-2,各圆弧转向导板固接向外侧延伸的转动轴8-3,位于弧形弯梁两端的两根转动轴分别由两浮动鞍支架的底板7-2支撑,两圆弧转向导板分别与各浮动鞍支架的立辊相切,立辊对浮动鞍起到转动导向和限位作用。为减小摩擦阻力,各转动轴8-3的外侧套装转动套8-4,转动轴与转动套间隙配合,转动轴端部设有轴端挡板8-5。上述浮动鞍、浮动鞍支架的结构设计,可以满足风电塔筒运输过程平稳转弯的要求。为保证浮动鞍相对浮动鞍支架转动时圆弧转向导板8-2始终与立辊7-3相切,圆弧转向导板8-2的弦长L需大于两根并排设置立辊7-3的中心距。
[0022]图6、图7,是运输过程转弯时浮动鞍相对浮动鞍支架角度变化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浮动鞍相对浮动鞍支架的转角可在正负8度的范围内变化。
[0023]参看图5,台车5设有台车架和车轮5-1,台车架包括两块侧板5-4和固定在两块侧板上的支撑板5-5,两块侧板为斜板,支撑板与固定鞍固接。两侧板上设有半圆形的连接台5-3,车轮轴上安装扇形连接板5-2,连接台与扇形连接板螺栓连接,上述结构便于台车的快速拆装。
【主权项】
1.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动车(2)和从动车(3)组成,所述主动车、从动车分别包括两根固定鞍(6)、两套浮动鞍支架(7)、台车组和支撑风电塔筒的浮动鞍(8),台车组安装在固定鞍下部,所述固定鞍为弧形,两根固定鞍的两端分别固接浮动鞍支架(7),各浮动鞍支架设有底板(7-2)和顶板(7-1),在底板、顶板之间并排设置两根可自由转动的立辊(7-3);所述浮动鞍(8)包括弧形弯梁(8-1),弧形弯梁两侧设有圆弧转向导板(8-2),各圆弧转向导板固接向外延伸的转动轴(8-3),位于弧形弯梁两端的两根转动轴分别由两浮动鞍支架的底板(7-2)支撑,两圆弧转向导板分别与各套浮动鞍支架的立辊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固定鞍(6)的高度位置低于弧形弯梁(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转向导板(8-2)的弦长大于两根并排设置立辊(7-3)的中心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转动轴(8-3)外侧套装转动套(8-4),转动轴与转动套间隙配合,转动轴端部设有轴端挡板(8-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车(2)的前端设有牵引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组设有四部台车,各台车(5 )设有台车架和车轮(5-1),台车架包括两块侧板(5-4 )和固定在两块侧板上的支撑板(5-5 ),两侧板为斜板,两侧板上设有半圆形的连接台(5-3 ),车轮轴上安装扇形连接板(5-2 ),连接台与扇形连接板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固接固定鞍。
【专利摘要】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由主动车、从动车组成,主动车、从动车分别包括两根固定鞍、两套浮动鞍支架、台车组和支撑风电塔筒的浮动鞍,台车组安装在固定鞍下部,固定鞍为弧形,两根固定鞍的两端分别固接浮动鞍支架,各浮动鞍支架设有底板和顶板,在底板、顶板之间并排设置两根可自由转动的立辊;浮动鞍包括弧形弯梁,弧形弯梁两侧设有圆弧转向导板,各圆弧转向导板固接向外延伸的转动轴,位于弧形弯梁两端的两根转动轴分别由两浮动鞍支架的底板支撑,两圆弧转向导板分别与各套浮动鞍支架的立辊相切。采用本实用新型运输时风电塔筒可降低工件重心,装卸简便快捷,运输过程转弯平稳,提高工作效率66%,并为企业节省外租平板运输车的费用。
【IPC分类】B60P3-40
【公开号】CN204279207
【申请号】CN201420730033
【发明人】杨晓晨, 杨海波, 杨光
【申请人】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