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帽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9668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帽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帽钩,尤其是一种具有智能充电插座的USB接口的衣帽钩。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动车上,座位的后侧与地板相接处安装有电源插口,供乘客旅途中对如电脑、手机等用电设备进行充电,但由于电源插口位置较低,需要弯腰才能完成电源插头的插接过程,而车厢内座位之间空间有限,对于坐在里面座位的乘客,或是部分很难实现弯腰动作乘客来说,由于活动空间较小,给手机充电就成为一个问题,同时,由于电源线的阻挡,也不方便出入。而且由于通过电源插头充电,对于手机来说,除数据线外,还需要一个接驳头才通实现充电。一般动车上,每排座位上只有一个电源插口,手机和电脑无法同时实现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接驳头即可方便充电的具有智能充电插座的USB接口的衣帽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衣帽钩,包括盒体、挂钩、销钉,所述挂钩通过销钉铰接在盒体的空腔内,所述挂钩绕所述销钉在所述盒体的空腔内旋转,所述衣帽钩安装在墙体上,在所述盒体的空腔内,所述挂钩的顶部距所述盒体的空腔的顶部的空间内设有智能充电插座的USB接口。将智能充电插座的USB接口固定在衣帽钩的盒体空腔内,充分利用了衣帽钩盒体的空间,同时将手机充电电源以USB接口的方式放置在车体侧壁墙体上,不需使用接驳头,乘客也不需弯腰即可完成充电过程,在保留原有电源插座的同时增加了一个新的手机充电接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充电插座与所述盒体之间的缝隙填充防水胶,避免有水气进入充电接口,发生安全隐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背面有与所述智能充电插座USB接口相连的电源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销钉上设有可使挂钩自动回转闭合的扭簧,当衣帽钩不使用时,挂钩可通过扭簧的作用,自动回弹到衣帽钩的盒体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空腔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处于闭合状态的所述挂钩的内侧面相接触,设置缓冲垫,使挂钩回弹时不会直接撞击到盒体上,发出噪音,也延长衣帽钩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为弹性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缓冲垫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缓冲垫的另一端与处于闭合状态的所述挂钩的内侧面相接触。缓冲垫卡接在盒体内,方便根据缓冲的使用状态、老化程度及时便利的进行更换。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盒体背面紧固连接,并与所述固定体紧配卡接。通过设置弹片,可直接将所述衣帽钩压配进入墙体的开孔处并可实现快速拆卸。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的摆动角度为O至45度。最大角度为45度,使得挂放的衣服不会脱落。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在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挂钩的外表面与所述盒体、所述固定体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隐形衣帽钩,挂钩不突出于车体侧面墙体,不破坏墙体的整体平面感,也避免发生乘客意外撞击到衣帽钩的危险。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衣帽钩,整体结构简单,将智能充电插座的USB接口固定在衣帽钩的盒体空腔内,充分利用了衣帽钩盒体的空间,同时将手机充电电源以USB接口的方式放置在车体侧壁墙体上,不需使用接驳头,乘客也不需弯腰即可完成充电过程,在保留原有电源插座的同时增加了一个新的手机充电接口 ^fUSB接口与盒体间的缝隙涂防水胶,避免有水气进入充电接口而发生安全隐患;通过扭簧的作用,使挂钩自动回弹到衣帽钩的盒体内;通过设置弹性的且可拆除的缓冲垫,使得挂钩回弹到盒体内时,不会因直接撞击到盒体而产生噪音,同时缓冲垫也可根据使用情况和老化程度便捷的进行更换。通过设置弹片,可直接将所述衣帽钩压配进入墙板的开孔处并可实现快速拆卸;挂钩的最大摆动角度为45度,使得挂放衣服不会脱落,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隐形衣帽钩,挂钩不突出于车体侧面墙体,不破坏墙体的整体平面感,也避免发生乘客意外撞击到衣帽钩的危险。
【附图说明】
: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衣帽钩的主视;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衣帽钩的侧视剖面图。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盒体1,挂钩2,扭簧3,缓冲垫4,弹片5,销钉6,螺钉7,USB接口 8,电源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衣帽钩,安装在车体的侧壁墙体上,包括盒体1,挂钩2、销钉6,挂钩2的下部通过销钉6铰接在盒体I的空腔内,挂钩2可绕销钉6在盒体的空腔内旋转,以车体侧面墙体所在平面为基础,挂钩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O到45度,方便衣物挂在衣帽钩上且不易脱落。
[0021]销钉6上还设有扭簧3,扭簧3的一端抵住挂钩2的下部,另一端固定在盒体I上,如图1所示,扭簧3的另一端折弯,折穿过盒体I后钩住盒体I的背面而被固定住,当挂钩2处于自然状态即未挂衣物时,扭簧3也处于自然状态,当挂钩2上部向外旋转时,下部向内旋转压缩扭簧3,使扭簧3处于挂钩2的一端产生弹性形变,当衣服取下,对挂钩2的上部无作用力时,扭簧3上的作用力同时消失,在扭簧3的作用下,挂钩2自然回到自然状态,即闭合状态。
[0022]为防止挂钩2在回弹过程中直接撞击到盒体I的空腔内的后侧壁,产生噪音,可在盒体I的后侧壁上设置一个缓冲垫4,在本实施例中,在盒体I的后侧壁上相对挂钩2的中间部位或中间偏下但在与销钉连接的部位之上的位置处开设卡槽,缓冲垫4的一端卡接在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