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734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总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汽车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动力总成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是影响汽车驾驶和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汽车动力总成和车体上通常连接有液压悬置总成。液压悬置总成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整车因驱动电机输出动力、路面颠簸等产生的冲击载荷或振动,并能够降低噪声,从而改善汽车的舒适性。
[0003]目前的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羊角件及上盖总成。羊角件与汽车部件连接,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受外力影响,该些外力负荷会对羊角件造成冲击,羊角件受外力影响,自身会产生对抗外力负荷的内力,羊角件的结构强度很低,产生的内力不能够抵消外力负荷,羊角件处于负荷状态下工作,故羊角件的使用寿命普遍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使用寿命久的液压悬置总成。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羊角件及上盖总成,所述上盖总成包括盖体及底座,盖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底盖,盖体内设有硫化总成及垫片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硫化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骨架及胶体,胶体内分别设有中骨架及下骨架,上骨架与羊角件连接,所述羊角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稳定板及羊角体,稳定板与上骨架连接,羊角体包括第一连接角体及第二连接角体,第一连接角体与第二连接角体通过散力部连接,散力部与稳定板通过过渡板连接,散力部上开设有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的外壁围绕有加强凸起,第一散力口呈梯形状,第二散力口呈三角形状,第一散力口与第二散力口之间的距离为3cm-5cm ;所述过渡板上开设有第一加强口,第一加强口的外壁上围绕有加强边沿,第一加强口呈矩形,稳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加强口。
[0007]进一步,所述上骨架包括软垫片及螺栓,软垫片套设于螺栓上,软垫片上设有用于跟稳定板限位连接的凸起。
[0008]进一步,所述垫片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冲压垫片及铝垫片,冲压垫片与铝垫片之间设有橡胶垫片。
[0009]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0]1.本申请的新型液压悬置总成:羊角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稳定板及羊角体,稳定板用于跟上盖总成连接,羊角体用于跟汽车部件连接,为了提高羊角体与稳定板的连接强度故将两者通过过渡板连接,而且在过渡板上开设有第一加强口,而且第一加强口的外壁围绕有加强边沿,加强边沿能大大提高第一加强口的结构强度,而第一加强口能提高过渡板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过渡板在受外力时不容易变形或断裂,故过渡板能大大提高羊角体与稳定板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
[0011]2.羊角体的第一连接角体及第二连接角体是连接汽车部件的连接端,两者是方便与汽车部件连接,为了提高羊角体的内力,故第一连接角体与第二连接角体通过散力部连接,而散力部与过渡板连,进一步能提高羊角件整体的稳定性。在散力部上开设有有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两个散力口能大大提高散力部抗压及抗扭的能力,进而促进散力部的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提高,故当羊角件受负荷外力越大时,散力部产生的内力也就越大,散力部的内力值大于负荷外力,即能抵消负荷外力,保证了羊角件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提高了羊角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的外壁上均围绕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能有效提高散力口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进而提高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产生的内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羊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6]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羊角件I及上盖总成2,上盖总成2包括盖体21及底座22,盖体21与底座22之间设有底盖23,盖体21内设有硫化总成4及垫片总成5,所述硫化总成4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骨架41及胶体42,胶体42内分别设有中骨架43及下骨架44,上骨架41与羊角件I连接,所述羊角件I包括相互连接的稳定板11及羊角体12,稳定板11与上骨架41连接,羊角体12包括第一连接角121体及第二连接角122体,第一连接角121体与第二连接角122体通过散力部123连接,散力部123与稳定板11通过过渡板13连接,散力部123上开设有第一散力口 31及第二散力口 32,第一散力口 31及第二散力口 32的外壁围绕有加强凸起30,第一散力口 31呈梯形状,第二散力口 32呈三角形状,三角形具有很强的抗扭、抗压及抗撞击能力。第一散力口 31与第二散力口 32之间的距离为3cm-5cm ;将第一散力口 31与第二散力口 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cm_5cm时为了考虑羊角体12整体结构紧凑性及结构稳定性,当距离大于5cm时,第一散力口 31与第二散力口 32的距离过大,导致两者的口径缩小,使得两者产生的内力降低。当距离小于3cm时,两者距离过于紧凑,导致两者的连接处容易刚性断裂。故第一散力口 31与第二散力口 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cm-5cm时,羊角体12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最佳。
[0017]所述过渡板13上开设有第一加强口 130,第一加强口 130的外壁上围绕有加强边沿,第一加强口 130呈矩形,稳定板11上开设有第二加强口 110。
[0018]上骨架41包括软垫片412及螺栓411,软垫片412套设于螺栓上411,软垫片412上设有用于跟稳定板11限位连接的凸起。
[0019]垫片总成5包括相互连接的冲压垫片51及铝垫片52,冲压垫片51与铝垫片52之间设有橡胶垫片53。橡胶垫片53能提高垫片总成5的减震能力,而且进一步能提高垫片总成5的结构强度。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羊角件及上盖总成,所述上盖总成包括盖体及底座,盖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底盖,盖体内设有硫化总成及垫片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硫化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骨架及胶体,胶体内分别设有中骨架及下骨架,上骨架与羊角件连接,所述羊角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稳定板及羊角体,稳定板与上骨架连接,羊角体包括第一连接角体及第二连接角体,第一连接角体与第二连接角体通过散力部连接,散力部与稳定板通过过渡板连接,散力部上开设有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的外壁围绕有加强凸起,第一散力口呈梯形状,第二散力口呈三角形状,第一散力口与第二散力口之间的距离为3cm-5cm ;所述过渡板上开设有第一加强口,第一加强口的外壁上围绕有加强边沿,第一加强口呈矩形,稳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加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是:所述上骨架包括软垫片及螺栓,软垫片套设于螺栓上,软垫片上设有用于跟稳定板限位连接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垫片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冲压垫片及铝垫片,冲压垫片与铝垫片之间设有橡胶垫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总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包括羊角件及上盖总成,羊角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稳定板及羊角体,稳定板与上骨架连接,羊角体包括第一连接角体及第二连接角体,第一连接角体与第二连接角体通过散力部连接,散力部与稳定板通过过渡板连接,散力部上开设有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第一散力口及第二散力口的外壁围绕有加强凸起,第一散力口呈梯形状,第二散力口呈三角形状,第一散力口与第二散力口之间的距离为3cm-5cm;过渡板上开设有第一加强口,第一加强口的外壁上围绕有加强边沿,第一加强口呈矩形,稳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加强口。本实用新型适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使用寿命久。
【IPC分类】F16F15-08, B60K5-12
【公开号】CN204526791
【申请号】CN201520138879
【发明人】詹辉霞
【申请人】玉环县舒特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