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822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安装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重型汽车窄体驾驶室与宽体驾驶室相比较,驾驶室安装后,驾驶室与车架之间空间变小,距离变窄,致使承载有各种导线或电缆的管束进驾驶室的布置变得困难,为了避免电缆管束与转向钢管、方向机及转向管柱、脚踏支架和左前轮的干涉磨碰,需要驾驶室电缆管束按照设定的方向和角度连接到驾驶室后侧的车架上,由此,避开转向钢管、方向机、转向管柱和脚踏支架等零部件,进入到驾驶室内。现有技术窄体驾驶室电缆管束安装方法采用紧固带将驾驶室电缆管束捆在车架上,然后进入到驾驶室内。这种方法不能够保证驾驶室电缆管束以设定的方向和角度进入到驾驶室内,需要人工进行调整,安装和操作都较为繁琐和困难,且不能够保证完全避免干涉磨碰。显然,现有技术窄体驾驶室电缆管束安装方法存在着安装和操作都较为繁琐和困难,且不能够保证完全避免干涉磨碰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窄体驾驶室电缆管束安装方法存在的安装和操作都较为繁琐和困难,且不能够保证完全避免干涉磨碰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采用一体化钣金结构,包括,L形连接板、隔板和管束槽;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个边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固定孔相匹配的螺栓孔,另一个边与隔板连接;所述管束槽为两段,分别设置在隔板外侧的两个端头。
[0004]进一步的,所述L形连接板和隔板均设置有减重孔和捆扎孔。
[0005]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方便的将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在车架上,且保证其能够以设定的方向和角度进入驾驶室,完全避免干涉磨碰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三维示意图;
[0007]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固定有管束的三维示意图。
[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三维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固定有管束的三维示意图,图中,I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2为车架纵梁,A为电缆管束,11为L形连接板,12为隔板,13为管束槽。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采用一体化钣金结构,包括,L形连接板
11、隔板12和管束槽13;所述L形连接板11的一个边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固定孔相匹配的螺栓孔,另一个边与隔板12连接;所述管束槽13为两段,分别设置在隔板12外侧的两个端头。具体安装时,先用螺栓将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安装在车架纵梁上,由于固定支架的连接固定板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固定孔相匹配的螺栓孔,因此,安装较为容易。再将驾驶室电缆管束放置在管束槽中,由于管束槽的走向能够满足与驾驶室电缆管束进入驾驶室的要求,因此,可以较好的保证驾驶室电缆管束进入驾驶室的方向和角度与设定的相同,从而有效避免干涉磨碰等现象的发生。为降低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重量,所述L形连接板和隔板均设置有减重孔和捆扎孔。
[0010]显然,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方便的将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在车架上,且保证其能够以设定的方向和角度进入驾驶室,完全避免干涉磨碰等现象的发生。
【主权项】
1.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体化钣金结构,包括,L形连接板、隔板和管束槽;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个边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固定孔相匹配的螺栓孔,另一个边与隔板连接;所述管束槽为两段,分别设置在隔板外侧的两个端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板和隔板均设置有减重孔和捆扎孔。
【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技术窄体驾驶室电缆管束安装方法存在的安装和操作都较为繁琐和困难,且不能够保证完全避免干涉磨碰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采用一体化钣金结构,包括,L形连接板、隔板和管束槽;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个边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固定孔相匹配的螺栓孔,另一个边与隔板连接;所述管束槽为两段,分别设置在隔板外侧的两个端头。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支架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方便的将驾驶室电缆管束固定在车架上,且保证其能够以设定的方向和角度进入驾驶室,完全避免干涉磨碰等现象的发生。
【IPC分类】B60R16/02
【公开号】CN205239397
【申请号】CN201521041531
【发明人】孟伟勋, 刘剑, 林少豪, 徐烽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