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289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髙架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 交通平台。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轨道交通设计中,对于在意外情况下人员的疏散通道的设置往往 被忽略。如此,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轨道车辆中的人员往往只能通过桥面来疏 散,疏散效率很低。由于未设置专门的通道,并且轨道交通的电器附属设施很 多,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已有一些轨道交通设置了疏散平台。 一般情况下,疏散平台的设置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设置在轨道两侧, 一种是设置在双向轨道的中间。疏散平 台设置在轨道两侧时,可以与轨道两侧的排线槽等现有结构结合布置,设置连 续,节省造价。但其缺点是桥面空间较浪费。
如图1所示, 一疏散平台4设置在轨道交通的两线路1、 2中间。如此布 置可以让双向轨道公用一个疏散平台,节省了桥面空间,并且该平台还可以兼 做电缆支架,有效利用其空间。
轨道交通的另一大缺点是噪音较大,在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今天,轨道交 通的防噪音设计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轨道交 通的防噪音设计,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防噪音屏等结构。轨道交通的噪音主 要源自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再参考图1所示,线条51、 52、 53分别表示了不 同角度的噪音的传播轨迹。图1中可看出,噪音一部分被疏散平台4的迎面反 射,另一部分从疏散平台4边缘向上传播出去。
如何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现有设施,在不占用有效空间、不增加额外费用 的情况下改善轨道交通的防噪音效果, 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待解决的技术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应用在轨道交用中的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 台,所述平台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站台,所述站台设置在轨道交通线路的一侧,所述站台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平台,由于采用了倒L型结构的横截面,在不额外 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站台的构造符合了声学的防噪原理。
与底面宽度相同的现有站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充分利用平台与轨道 车辆的间隙空间,在上平面一侧增加延伸部,形成倒L型,使主要噪音源发出 的噪音更多地被反射在轨道空间中,较少地散射出去,减少了噪音对周边环境 的污染。
与顶面宽度相同的现有站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将侧面縮减成凹部, 形成倒L型,同样使主要噪音源发出的噪音更多地被反射在轨道空间中,减少 了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所述平台为混 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疏散平台,所述疏散平台设置在轨道交通双向线路之间, 所述疏散平台的横截面为一对背置的倒L型结构,即T型结构。
根据同样的发明构思和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疏散平台能有效降低 站台区域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一种改进,上述的所述疏散平台面对轨道交通线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 音槽及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
通过在平台面对轨道交通线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更 好地吸收直射到该侧面上的噪音,进一步吸收其能量,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现有轨道交通平台的横截面形状,不增加成本, 就使现有的轨道交通平台具有了防噪音的功能,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 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中平台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疏散平台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站台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疏散平台4设置在轨道交通双向 线路l、 2之间。
疏散平台4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其横截面为T型结构(即一对背置的 倒L型,所谓背置即通常理解的以"背靠背"的形式设置),疏散平台4的面对轨道交通线路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由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图中未示出)。
图2中线条51、 52、 53及箭头表示了主要噪音源发出的噪音传播的轨迹。
从图2中可见,与图l所示的底面宽度相同的现有平台相比,本实用新型 的疏散平台充分利用疏散平台与轨道车辆的间隙空间,在上平面两侧增加延伸 部。 一方面增大了疏散平台面积,另外也形成T型横截面。
通过图1和图2中线条51的角度比较可以明显知道,由于疏散平台与噪 音源的角度变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疏散平台后,传播到轨道区域以外空间的 噪音要比原有的疏散平台的少,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噪效果。
通过图1和图2中线条52的反射比较可以明显知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 疏散平台后,主要噪音源发出的噪音更多地被反射在轨道空间中,较少地散射 出去,减少了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例,与图l所示的顶面宽度相同的 现有疏散平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疏散平台将两侧面縮减成凹部,形成T型, 降低了疏散平台的建造成本。同时,通过图3和图1中线条52的反射比较可 以明显知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疏散平台后,同样使主要噪音源发出的噪音更 多地被反射在轨道空间中,减少了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平台应用在站台3时的具体实施例。 站台2设置在轨道线路1、 2的一侧。图4中线条51、 52、 53及箭头分别代表 了噪音的传播轨迹。站台3的面对轨道交通线路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吸音槽31 及由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与现有的站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站台3将面对 轨道的侧面縮减成凹部,形成倒L型,降低了站台的建造成本。同时,通过图 4中线条52的反射情况可以明显知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站台后,同样使主要 噪音源发出的噪音更多地被反射在轨道空间中,减少了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 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轨道交通平台面对轨道交通线 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可以更好地吸收直射到面对轨道交 通线路的侧面上的噪音,进一步吸收其能量,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平台,由于釆用了T型或倒L型结构的横截面,在 不额外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平台的构造符合了声学的防噪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对T型和倒L型结构的解释,并不局限于说明书附图中的形 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上宽下窄、与T字或倒L字类似的 横截面形状,均可以基本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现有轨道交通平台的横截面形状,不增加成本, 就使现有的轨道交通平台具有了防噪音的功能,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显然,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疏散平台和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站台可以在同一具体实施例中同时应用。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 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 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具体实施例,以 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 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所述平台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设置在轨道交通线路的一侧,所述站台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面对轨道交 通线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音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面对轨道交 通线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
4、 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所述平台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的疏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散平台设置在轨道交通双向线路之间, 所述疏散平台的横截面为一对背置的倒L型结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面对轨道交 通线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音槽。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面对轨道交 通线路的侧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所述平台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疏散平台,设置在轨道交通双向线路之间,所述疏散平台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轨道交通平台,所述平台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站台,设置在轨道交通线路一侧,所述站台的横截面为一对背置的倒L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平台,由于采用了一个或一对倒L型结构的横截面,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平台的构造符合了声学的防噪原理,减少了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文档编号B61B1/00GK201235824SQ20082005723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
发明者周振兴, 敏 朱, 沈国红, 马军伟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