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94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单元,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720064718.2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它是由上支撑 板、吸能钢管、衬套和下支撑板四部分组成,其上支撑板为T形支撑板,上支 撑板置于吸能钢管内上端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衬套置于吸能钢管内下端并伸 至下支撑板定位孔中,即衬套与吸能钢管内孔以及下支撑板定位孔为过盈配合 连接,在大功率机车上的车钩箱安装有变形单元装置,可吸收大量的冲击或碰 撞能量,有效地保护好机车重要零件如车钩、制动梁、底架等,不因冲击或碰 撞而受到损伤。
上述变形单元虽然具有已知的有益效果,但仍存在如下缺点 一是衬套与 下支撑板系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当发生事故(非工况)时,车钩缓冲器有可能 将衬套顶出,使吸能钢管产生非正常变形;二是吸能钢管与下支撑板直接进行 段焊固定,由于焊接产生的过热易造成下支撑板变形,导致上支撑板两螺孔中 心距达不到安装尺寸要求而影响与其他零件的安装连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以克服上述 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衬套与吸能钢管采用
过盈配合连接压入到与衬套上表面齐平,然后在吸能钢管下端与衬套的结合部采用连续圆周焊接成整体,衬套与下支撑板采用大径细牙标准螺纹连接,在进 行焊接时应保证吸能钢管的上部变形区不会产生过热或变形。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支撑板1、吸能钢管2、衬套3和下支撑板4,上支撑板 1为T形支撑板,上支撑板置于吸能钢管2内上端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衬套3 与吸能钢管2内孔为过盈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3置于吸能钢管2 内下端并与下支撑板4通过螺纹8连接,吸能钢管2下端与衬套3的结合部呈 圆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吸能钢管下端与衬套的结合部采用连续 圆周焊接,而不是将吸能钢管与下支撑板直接段焊固定,从而避免了吸能钢管 的横向变形,保证了上支撑板螺孔的中心位置不变,便于与其他零件结合,而 衬套由于焊接有可能产生的纵向变形可通过机加工方式处理。衬套与下支撑板
釆用大径细牙标准螺纹连接而不是过盈配合连接,从而避免了发生事故时车钩 缓冲器将衬套顶出的可能。在大功率机车上的车钩箱安装有变形单元装置,其 关键作用是当机车车辆在制动、挂钩、撞击等情况下,车辆之间发生碰撞冲击, 当碰撞力或冲击能量大于缓冲器的最大冲击力,缓冲器将达到其最大工作能力, 此时缓冲器将转为刚体,冲击力直接传递到变形单元,变形单元发生塑性变形, 吸收多余能量,从而保护车体结构不受损坏,在车钩缓冲器之后安装变形单元, 利用吸能钢管材料在受力方向产生的塑性变形进行缓冲而吸收冲击能量,可有 效保护机车车体不受损坏,因此又称为二次吸能元件。吸能钢管是一个上略小
而下略大的锥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上支撑板,2—吸能钢管,3_衬套,4—下支撑板,5—变形检测
板,6—铭牌,7—密封盖,8—螺纹,9一焊缝,10—上支撑板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支撑板1、吸能钢管2、衬套3和下支撑 板4,上支撑板1为T形支撑板,上支撑板置于吸能钢管2内上端并通过悍接方 式固定,衬套3与吸能钢管2内孔为过盈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3 置于吸能钢管2内下端并与下支撑板4通过螺纹8连接,吸能钢管2下端与衬 套(3)的结合部呈圆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撑板1定位焊接在吸能钢管2上,衬套3与吸能钢管采 用过盈配合连接压入到与衬套上表面齐平,然后在吸能钢管2下端与衬套3的 结合部(标号为9处),采用连续圆周焊接成整体,衬套3与下支撑板4采用大 径细牙标准螺纹连接。在进行焊接时应保证吸能钢管的上部变形区不会产生过 热或变形,以免对吸能钢管的机械性能因焊接而受到影响;在机车进行紧急制 动或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当机车车钩处所受到的冲击或碰撞能量超过车钩缓冲 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能量情况下,变形单元的吸能钢管开始轴对称屈曲变形吸收 较大的冲击能量,可有效保护机车车体上的重要零部件。要保证变形单元装置 的理想变形与吸收能量的设计值,关键是应保证吸能钢管的特殊外形(上小下 大的锥形),以及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综合机械性能和下支撑板4具有高 强度与刚度的综合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吸能钢管是对称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包括上支撑板(1)、吸能钢管(2)、衬套(3)和下支撑板(4),上支撑板(1)为T形支撑板,上支撑板置于吸能钢管(2)内上端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衬套(3)与吸能钢管(2)内孔为过盈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3)置于吸能钢管(2)内下端并与下支撑板(4)通过螺纹(8)连接,吸能钢管(2)下端与衬套(3)的结合部呈圆周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用变形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变形单元当车辆之间发生碰撞时能更好地保护车体结构不受损坏。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支撑板、吸能钢管、衬套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为T形支撑板,上支撑板置于吸能钢管内上端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衬套与吸能钢管内孔为过盈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置于吸能钢管内下端并与下支撑板通过螺纹连接,吸能钢管下端与衬套的结合部呈圆周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主要安装在电力机车的车钩缓冲器后,用以保护车辆间发生碰撞时车体结构不受损坏。
文档编号B61F19/04GK201357839SQ20082021109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德学, 艾正武, 邹学文 申请人: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