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94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机车车轴运输过程中使用的专用工艺装备,尤其涉 及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车车轴运输过程中,是将车轴放置在一个木质的锯形支撑
架上进行运输作业的。由于电力机车每根车轴重量较大(约为0.5吨), 再加上车轴运输作业时,需要先将木质的锯形支撑架搬运到运输设备上, 车轴运输作业结束时,还要从运输设备上把木质的锯形支撑架卸下来,这 就难免造成支撑架与其他物体或地面发生碰撞,导致支撑架极易损坏(一 般一个支撑架寿命不超过一个月);并且木质的锯形支撑架自重较大,且 不易吊装,需要靠人工装卸,操作费时费力。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 题,以方便在车轴运输作业中发送架便于装卸,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 发送架的使用寿命,亟待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卸且使用寿命长的车 轴发送工艺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以实现车轴运 输、搬运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避免车轴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从而保 证车轴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该发送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便于使用者操作,以降低使用者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该车轴
发送架包括一金属底座,该金属底座上焊接有能承接所述机车车轴两端压
入部的承接支座,所述承接支座上与所述车轴接触的表面固定设有垫体。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
置多个承接支座。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支座为一弧形凹槽,其凹槽 方向与金属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垫体设于弧形凹槽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凹槽由槽钢弯曲构成,所述
槽钢的沟槽面向上设置,所述垫体为固定设于沟槽中的弧形硬质橡胶块;
所述硬质橡胶块的截面形状与槽钢的沟槽截面形状吻合,所述硬质橡胶块 的厚度略大于槽钢沟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支座为一锯齿形凹槽,其凹 槽方向与金属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垫体设于锯齿形凹槽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锯齿形凹槽由相对邻近设置的两 个"人"形支架的间隔部构成。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人"形支架由两槽钢焊接构成; 所述槽钢的沟槽面向上设置,所述垫体为设于沟槽中的硬质橡胶块;所述 硬质橡胶块的截面形状与槽钢的沟槽截面形状吻合,所述硬质橡胶块的厚 度略大于槽钢沟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垫体粘接于所述承接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底座的两端设有方便吊装的 吊环。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底座由槽钢构成,该槽钢的 沟槽面向下设置。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能够确保车轴运输、搬运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避免车轴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从而保证车 轴质量;该车轴发送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者装卸及操作, 可降低劳动强度。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l:为本实用新型车轴发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轴发送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部分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轴发送架上放置车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 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1,该车轴发送架1包括一金属 底座11,该金属底座11上焊接有能承接所述机车车轴2两端压入部21 (如 图5所示)的承接支座1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轴发送架1是由金属底座
1和金属材料制成的承接支座12焊接构成,因此,其比现有的木制支撑架 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但为了防止使用时承接支座12对所述机车车轴 2造成磨损,在所述承接支座12上与所述车轴2接触的表面固定设有垫体 1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体121可粘接于所述承接支座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承接支座12为一弧形凹槽,其凹槽方向与金属底座11的宽度方向平行,以便可在两个纵向排列的车轴发送架
l上支撑一根所述车轴2 (如图5所示),所述垫体121设于弧形凹槽的内 表面。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凹槽由槽钢弯曲构成, 所述槽钢的沟槽面向上设置,所述垫体121为固定设于沟槽中的弧形硬质 橡胶块;所述硬质橡胶块的截面形状与该槽钢的沟槽截面形状吻合,该硬 质橡胶块的厚度略大于槽钢沟槽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座1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承接支座 12 (如图1中所示为四个),以便可同时支撑多个车轴。进一步,所述金 属底座11的两端设有方便吊装的吊环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座ll也由槽钢构成,该槽钢的截面尺寸大 于构成所述弧形凹槽的槽钢的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且构成金属底座 11的槽钢的沟槽面向下设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车轴发送架1中的金属底座11和承接支座12均由所 述槽钢制成,因此,不仅可提高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减轻了车轴 发送架l的重量。
在车轴2运输时,如图5所示,首先将两个所述车轴发送架1吊装放 置在运输设备上,再将一根电力机车车轴2放置在两个所述车轴发送架1 上,使车轴2的两端的压入部21恰好放置在所述对应的承接支座12,该车 轴2压入部的圆柱形侧面与所述硬质胶块121的内侧面接触。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能够确保车轴运输、 搬运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避免车轴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从而保证车 轴质量;该车轴发送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者装卸及操作, 可降低劳动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承接支座12为一锯齿形凹槽,其凹槽方向与金属底座11的宽度方向
平行,所述垫体121设于该锯齿形凹槽的内表面。
所述锯齿形凹槽由相对邻近设置的两个"人"形支架的间隔部构成。
所述"人"形支架由两段槽钢焊接构成(如图3所示);所述槽钢的沟槽
面向上设置,所述垫体121为设于沟槽中的硬质橡胶块;所述硬质橡胶块 的截面形状与槽钢的沟槽截面形状吻合,所述硬质橡胶块的厚度略大于槽 钢沟槽的深度(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底座11两端分别设有一立柱14, 所述立柱14的内侧分别焊接有一倾斜设置的槽钢,所述倾斜设置的槽钢与 其内侧间隔设置的"人"形支架构成该车轴发送架1两端最外侧的锯齿形 凹槽;进一步,所述吊环13设置在所述对应的立柱14上。 本实施例的其它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 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该车轴发送架包括一金属底座,该金属底座上焊接有能承接所述机车车轴两端压入部的承接支座,所述承接支座上与所述车轴接触的表面固定设有垫体。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承接支座。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 支座为一弧形凹槽,其凹槽方向与金属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垫体设 于弧形凹槽的内表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 凹槽由槽钢弯曲构成,所述槽钢的沟槽面向上设置,所述垫体为固定设于 沟槽中的弧形硬质橡胶块;所述硬质橡胶块的截面形状与槽钢的沟槽截面 形状吻合,所述硬质橡胶块的厚度略大于槽钢沟槽的深度。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 支座为一锯齿形凹槽,其凹槽方向与金属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垫体 设于锯齿形凹槽的内表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 形凹槽由相对邻近设置的两个"人"形支架的间隔部构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支架由两槽钢焊接构成;所述槽钢的沟槽面向上设置,所述垫体为设于沟槽中的硬质橡胶块;所述硬质橡胶块的截面形状与槽钢的沟槽截面形状吻合,所述硬质橡胶块的厚度略大于槽钢沟槽的深度。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粘接于所述承接支座上。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座的两端设有方便吊装的吊环。
10、如权利要求l-9任一项所述的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座由槽钢构成,该槽钢的沟槽面向下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该车轴发送架包括一金属底座,该金属底座上焊接有能承接所述机车车轴两端压入部的承接支座,所述承接支座上与所述车轴接触的表面固定设有垫体。该电力机车车轴发送架,能够确保车轴运输、搬运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避免车轴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从而保证车轴质量;该车轴发送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者装卸及操作,可降低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61D45/00GK201309488SQ200820210139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3日
发明者超 张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