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776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轨道维修机械,具体是一种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
背景技术
02118337号专利介绍的筛清碎石道床用的清筛机由机架和两条沿机械的纵向前 后排列地设置在轨行机构之间的、用于收取道碴的挖掘链组成。在前面的第一条挖掘链和 前面的第一筛分装置之间设有一套第一输送装置。由第二条挖掘链收取的道碴,通过第二 输送装置送往位于机械后端的第二筛分装置进行清筛。对于现有的道碴清筛机械,普遍只有一套全端面循环式挖掘机构,提取道碴效率一般。02118337号专利介绍的安装有两套挖掘机构的机械是将两套挖掘机构分别安装 在两辆作业车上,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进行全断面挖掘又能进行边坡挖掘,能 够抛出旧碴、补充新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动力车、作业车、抛碴车三车连挂、依次布置;其动 力车上有碴斗B,新碴输送装置受料端位于碴斗B出口,新碴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延伸至作业 车上的碴斗A上方,碴斗A的出料端为新碴斗;其抛碴车上有抛碴输送装置;其作业车包括 一凸型机架、与机架连接的提轨装置,边坡挖掘机构悬挂于机架中间凸起部位下方,边坡挖 掘机构和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一输送系统,挖掘耙链的一端伸入机架的凸起下方,另一 端即其出料端置于机架一端上方,在导槽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二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车包括第一司机室和走行机构。所说第一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A、输送装置B。输送装置A支承在边坡挖掘机构 上,输送装置B受料端位于机架下方并置于输送装置A的出料口,输送装置B出料端与抛碴 输送装置受料端对应。所说的第二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C、输送装置D,输送装置C位于机架中部上方 且与导槽的出料端对应,挖掘耙链装配在导槽内,输送装置C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D的受料 端对应,输送装置D置于机架的右上方,输送装置D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受料端对应。所说抛碴车包括第二司机室、抛碴输送装置和走行机构。所说抛碴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E、输送装置F、回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F的受料端对应于输送装置B、输送装置 D的出料端,输送装置E出料端位于在第二司机室上方与回转输送装置的受料端对应;回转 输送装置位于第二司机室上方,输送装置E下方。挖掘耙链装配在导槽内,导槽支承在机架一端上方,在导槽和机架之间装有用于 改变挖掘耙链的高度和垂直于轨道方向的位置的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各机构在有限的空间下合理布局,既能进行全断面挖掘又能进行边坡挖掘,或在作业要求时只进行边坡挖掘,达到高效提取抛出道碴、输送道碴、回填补 充新碴功能目的,且适用范围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挖掘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1)由动力车(2)、作业车 (3)、抛碴车(4)组成。作业车(3)包括利用轨行机构在轨道上走行的机架(8),机架(8) 具有两头低中间凸起的特征,中间凸起让出空间来放置相关作业机构,导槽(17)斜置于机 架,上端支撑在机架(8)左上部,下端位于机架(8)的中间部位,作业时可以随机架(8)沿 作业方向移动,全断面循环式道碴挖掘耙链(18)装配在导槽(17)内,在导槽(17)和机架 (8)之间装有可改变挖掘耙链(18)的高度和垂直于轨道方向的位置的调节装置,挖掘耙链 (18)提取的道碴通过导槽(17)进入支撑于机架(8)左上方的碴斗(29),输送装置C(9)作 为碴斗(29)的受料端支承在机架(8)中部上方,输送装置D(10)作为输送装置C(9)的受料 端支承在机架(8)的右上方,沿作业方向输送装置C(9)的前方,同时也作为输送装置E(Il) 的送料端。边坡挖掘机构(20)沿作业方向位于挖掘耙链(18)前方,两者都在机架(8)中 部下方。边坡挖掘机构(20)悬挂于机架(8)中间凸起部位下方,位于整个机架的中心部 位,可通过驱动机构调整边坡挖掘机构(20)的前后及纵向位置;输送装置A(21)支撑在 边坡挖掘机构(20)上且是其受料端,可通过液压缸调节其角度改变投料距离;输送装置 B (22)作为输送装置A (21)的受料端支承在机架(8)上,其受料端位于机架(8)下方靠近边 坡挖掘机构(20),出料端位于机架(8)上方输送装置D(IO)下方,作为输送装置E(Il)的另 一个送料端,出料口沿作业方向位于输送装置D(IO)出料口后方,在空间上错开位置避免 道碴相互干涉,输送的道碴在此处合并;输送装置E(Il)支承在机架(8)右上方,可通过液 压缸调整其角度改变道碴投料距离,出料端位于抛碴车(4)左上方。所说抛碴车(4)包括第二司机室(13)、抛碴输送装置和走行机构。抛碴输送装置 包括输送装置E(Il)、输送装置F (12)、回转输送装置(14)。抛碴车是(4)上的输送装置F(12)是输送装置E(Il)的受料端,输送装置F(12) 受料端支撑在车架左端,出料端在第二司机室(13)上方;回转输送装置(14)位于第二司机 室(13)上方,输送装置F(12)下方,将提取的道碴送往前面的存储车(未示出),通过驱动 装置可将回转输送装置(14)在不作业时旋转收至输送装置F(12)下方。所说第二司机室 (13)顶部有支架,回转输送装置(14)装于司机室(13)的支架上。将提取的道碴抛出后,需要新碴来填充道床,通过后面的存储车(未示出)补充的 新碴通过碴斗B(28)进入新碴输送装置(6),新碴输送装置(6)的出料口延伸至作业车左上 方,作为支撑于作业车左上方的碴斗A(7)的出料端,新碴经过新碴斗(30)填至道床,达到 更换道碴的目的。提轨装置(16)、作业司机室(19)、作业司机室(23)悬挂于机架⑶中间凸起部分 下端,提轨装置(16)沿作业方向位于挖掘耙链(18)的后方,其功能在于提升钢轨和轨枕高度,便于提取道碴,作业司机室(19)沿作业方向位于挖掘耙链(18)、提轨装置(16)前方,用 于观察挖掘耙链(18)和提轨装置(16)的作业情况。作业司机室(23)沿作业方向位于边坡 挖掘机构(20)前方,输送装置B(22)下方,用于观察边坡挖掘机构(20)、输送装置A(21)、 输送装置B (22)的作业情况。 第一司机室(5)、第二司机室(13)位于施工机械(1)的两端,在高速走行或作业时 使用,具有自走行能力。
权利要求一种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动力车(2)、作业车(3)、抛碴车(4)三车连挂、依次布置;其动力车(2)上有碴斗B(28),新碴输送装置(6)受料端位于碴斗B(28)出口,新碴输送装置(6)的出料口延伸至作业车(3)上的碴斗A(7)上方;其抛碴车(4)上有抛碴输送装置;其作业车(3)包括一凸型机架、与机架连接的提轨装置,边坡挖掘机构悬挂于机架中间凸起部位下方,边坡挖掘机构和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一输送系统,挖掘耙链的一端伸入机架的凸起下方,另一端即其出料端置于机架一端上方,在挖掘耙链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二输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动力车(2)包括第 一司机室和走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系统包括 输送装置A、输送装置B,输送装置A支承在边坡挖掘机构上,输送装置B受料端位于机架下 方并置于输送装置A的出料口,输送装置B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受料端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二输送系 统包括输送装置C、输送装置D,输送装置C位于机架中部上方且与导槽的出料端对应,挖掘 耙链装配在导槽内,输送装置C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D的受料端对应,输送装置D置于机架 的右上方,输送装置D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受料端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说抛碴车(4)包 括第二司机室、抛碴输送装置和走行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抛碴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E(Il)、输送装置F(12)、回转输送装置(14),输送装置E(Il)的受料端对应于输 送装置B、输送装置D的出料端,输送装置F(12)出料端位于在第二司机室(13)上方与回 转输送装置(14)的受料端对应;回转输送装置(14)位于第二司机室(13)上方,输送装置 F(12)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说第二司机室 (13)顶部有支架,回转输送装置(14)装于第二司机室(13)的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挖掘耙链(18)装配 在导槽(17)内,导槽(17)支承在机架(8) —端上方,在导槽(17)和机架(8)之间装有用 于改变挖掘耙链的高度和垂直于轨道方向的位置的调节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更换轨道道碴的施工机械,动力车、作业车、抛碴车三车连挂、依次布置;其动力车上有碴斗B,新碴输送装置受料端位于碴斗B出口,新碴输送装置的出料口延伸至作业车上的碴斗A上方,碴斗A的出料端为新碴斗;其抛碴车上有抛碴输送装置;其作业车包括一凸型机架、与机架连接的提轨装置,边坡挖掘机构悬挂于机架中间凸起部位下方,边坡挖掘机构和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一输送系统,挖掘耙链的一端伸入机架的凸起下方,另一端即其出料端置于机架一端上方,在导槽出料端与抛碴输送装置之间有第二输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能进行全断面挖掘又能进行边坡挖掘,能够抛出旧碴、补充新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01B27/06GK201610506SQ20102012833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古兴华, 张来京, 肖绪明, 陈斌 申请人: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