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591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牵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适用于鉄路机车车辆的牵引。
背景技术
在机车生产和维修车间里,车辆生产中需要移动到各个エ位来完成不同的エ序。传统的方法是在地面安装机车牵引的装置,这样需要固定的基础设施安装在车间,并且操作很不方便,而且其占地面积大,使用地点受限制,工作效率较低。目前鉄路机务段、编组站和机车生产単位常常需要对机车进行转场,移动和牵引等,传统中多采用机车头牵引、人力牵引或采用钢绳电动牵引的方式。采用机车头牵引对场地的限制较多,不能快速转换场地,而且成本较高。采用人力牵引或采用钢绳电动牵引的方式工作強度大,效率低,不适合于机车的高效移动和编组。若采用机车头和专用电机减速机及牵引钢缆等装置,设备费用较高,而且使用地点受限制,不便于牵引设备的转移和移动,牵引或推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移动和转场方便,推动カ大,传动平稳而且作业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上的推杆和设置在车身下的滚轮、驱动电机、減速机和主动轮,驱动电机设置在车身ー侧,減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轴连,与机车车轮的轮面接触的主动轮在減速机的输出轴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并通过摩擦カ驱动机车车轮进行滚动。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推进轮、第二推进轮、前固定板和轴承座,第一推进轮和第二推进轮均设置在主动轮的下方,主动轮的轮轴、第一推进轮的轮轴和第二推进轮的轮轴相互平行,第一推进轮的轮面和第二推进轮的轮面均与主动轮的轮面接触,主动轮的轮轴一端、第一推进轮的轮轴一端和第二推进轮的轮轴一端的均设置在前固定板上,主动轮的轮轴另一端、第一推进轮的轮轴另一端和第二推进轮的轮轴另一端的均设置在轴承座上,轴承座设置在减速机上,减速机的输出轴穿过轴承座与主动轮的轮轴连接。如上所述的主动轮、第一推进轮和第二推进轮均套设有耐磨橡胶层。如上所述的耐磨橡胶层厚度为20mnT35mm。如上所述的主动轮通过花键与耐磨橡胶层连接。如上所述的第一推进轮的轮轴上套设有钢管状的第一轴承支撑,耐磨橡胶层套设在第一轴承支撑上,第二推进轮的轮轴上套设有钢管状的第二轴承支撑,耐磨橡胶层套设在第二轴承支撑上。[0012]如上所述的主动轮、第一推进轮和第二推进轮均为圆柱形滚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2、移动和转场方便,推动力大;3、传动平稳而且作业效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图中1-车身;2_减速机(型号100JB) ;3_轴承座;4-主动轮;5-前固定板;601-第一推进轮;602_第二推进轮;7_驱动电机(型号VDM-15SP) ;8_滚轮;9_推杆;10-机车车轮;11-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包括车身1,设置在车身I上的推杆9和设置在车身I下的滚轮8,还包括驱动电机7、减速机2和主动轮4,驱动电机7设置在车身I 一侦牝减速机2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7轴连,主动轮4的轮面与机车车轮10的轮面接触,主动轮4在减速机2的输出轴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并通过摩擦力驱动机车车轮10进行滚动。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推进轮601、第二推进轮602、前固定板5和轴承座3,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均设置在主动轮4的下方,主动轮4的轮轴、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相互平行,第一推进轮601的轮面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面均与主动轮4的轮面接触,主动轮4的轮轴一端、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一端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一端的均设置在前固定板5上,主动轮4的轮轴另一端、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另一端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另一端的均设置在轴承座3上,轴承座3设置在减速机2上,减速机2的输出轴穿过轴承座3与主动轮4的轮轴连接。主动轮4、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均套设有耐磨橡胶层。耐磨橡胶层厚度为20mnT35mm。主动轮4通过花键与耐磨橡胶层连接。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上套设有钢管状的第一轴承支撑,耐磨橡胶层套设在第一轴承支撑上,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上套设有钢管状的第二轴承支撑,耐磨橡胶层套设在第二轴承支撑上。主动轮4、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均为圆柱形滚轮。如图2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驱动电机7通过减速机7驱动主动轮4,主动轮4带动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转动,同时主动轮4和机车车轮10接触,通过摩擦力带动机车车轮10滚动。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设置在钢轨11上,主动轮4驱动机车车轮10向前滚动时,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也同时进行跟进,达到连续推动机车行走的目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包括车身(1),设置在车身(I)上的推杆(9)和设置在车身(I)下的滚轮(8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7 )、减速机(2 )和主动轮(4),驱动电机(7 )设置在车身(I) ー侧,减速机(2 )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7 )轴连,与机车车轮(10 )的轮面接触的主动轮(4)在減速机(2)的输出轴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并通过摩擦力驱动机车车轮(10)进行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推进轮(601)、第二推进轮(602)、前固定板(5)和轴承座(3),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均设置在主动轮(4)的下方,主动轮(4)的轮轴、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相互平行,第一推进轮(601)的轮面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面均与主动轮(4)的轮面接触,主动轮(4)的轮轴一端、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一端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一端的均设置在前固定板(5)上,主动轮(4)的轮轴另一端、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另一端和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另一端的均设置在轴承座(3)上,轴承座(3)设置在减速机(2)上,减速机(2)的输出轴穿过轴承座(3)与主动轮(4)的轮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4)、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均套设有耐磨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橡胶层厚度为20mm 3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4)通过花键与耐磨橡胶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进轮(601)的轮轴上套设有钢管状的第一轴承支撑,耐磨橡胶层套设在第一轴承支撑上,第二推进轮(602)的轮轴上套设有钢管状的第二轴承支撑,耐磨橡胶层套设在第二轴承支撑上。
7.根据权利要求2飞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4)、第一推进轮(601)和第二推进轮(602)均为圆柱形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辆助推装置,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上的推杆和设置在车身下的滚轮、驱动电机、减速机和主动轮,驱动电机设置在车身一侧,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轴连,主动轮的轮面与机车车轮的轮面接触,主动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并通过摩擦力驱动机车车轮进行滚动。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推进轮、第二推进轮、前固定板和轴承座,第一推进轮和第二推进轮均设置在主动轮的下方,主动轮的轮轴、第一推进轮的轮轴和第二推进轮的轮轴相互平行,第一推进轮的轮面和第二推进轮的轮面均与主动轮的轮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移动和转场方便,推动力大;传动平稳而且作业效率高。
文档编号B61J3/00GK202413845SQ20112048473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胡景祥 申请人:胡景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