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轨道的系统以及这种系统的引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35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固定轨道的系统以及这种系统的引导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轨道的系统,其中,该系统具有相对于底座通过夹紧件可以夹紧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以及适配件,其位于弹性部件的弹簧臂的末端,其中,适配件具有在它的周边形成的接合面区段,还具有引导板,其在它对应于轨足的前侧具有接合面,并在它的自由上侧具有邻接接合面的滑动面,通过该滑动面,适配件由预装配位置(在该位置适配件以它的接合面坐落于引导板上)推进至装配位置(在该位置适配件以它的接合面坐落于待固定轨道的轨足上),从而将由弹性部件施加的弹性力传递至轨足上。本发明同样涉及用于该系统的引导板。
背景技术
由文献DE 20 2007 018 500 Ul已知前述类型的系统。在已知的系统中适配件使在那里作为弹性部件装入的张力夹相对于轨道绝缘。在此,该适配件由不导电的材料制成。为了同时实现简单的装配,适配件在已知的系统中具有接纳部,该接纳部与对应于绝缘夹的末端的形状这样进行匹配,从而使弹性区段可以形状配合地装入其中。涉及的弹性部件的末端可以这样装入接纳部,即,它的周边的至少一个局部区段被适配件的材料所包围。已知的适配件额外地具有延伸至接纳部之下的接合面。该接合面确保了,随时这样引导适配件,即,它在它的嵌入各个接纳部的弹性部件的末端始终停留在所涉及的接纳部中。以这种方式,适配件以简单的方式由预装配位置(预装配在已知系统的引导板上)推移至轨足上,而无需装配工进行手动操作或通过装配机械进行特别措施。然而,在实践中出现的恶劣条件会导致弹性部件和适配件的位置的非预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进行到这种程度,即妨碍了预装配系统的装配。

发明内容
以此为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前述类型的系统,其中以简单的方式确保了,适配件以及伴随它与它耦合的弹性部件在实际出现的负载下维持在各个预装配位置,直至完成装配。同样,应当提供一种引导板,其在前述类型系统中的用途以简单的方式确保了必要的适配件的位置保险。鉴于固定轨道的系统,由此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S卩,用权利要求I给定的方式形成这种系统。鉴于引导板,由此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即,用权利要求6给定的方式形成该引导板。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本发明有利的实施方式,并在下文中以细节示出。对于本发明的引导板,为适配件所设置的滑动面在引导板的接合面方向上升高。同时,在滑动面设置一个挡板。在预装配位置,适配件由于加载在它上面的压制力相对于挡板受挤压,该压制力由同样设置在引导板上的、经它的各个弹簧臂与适配件偶联的弹性部件施加。为了推进至完成装配状态,必须使适配件以及由挡板斜着向上引导的滑动面向上推移,结果是,由弹性部件施加的弹性力增加,而必须克服额外的力负载。由于这有意由外面施加的力发生,适配件和伴随它的弹性部件自主地维持在预装配状态,直至完成装配过程开始。根据本发明由此特别简单地实现了,确保适配件和弹性部件处于预装配位置,而不需要额外的部件,并对在实践中经过验证的处理方式在完成装配时加以改变。原则上,本发明适于任意类型的轨道固定并不依赖于,为生成压制力是否装入具有一个或两个弹簧臂的弹性部件。然而,特别适于实践地证明了,弹性部件是具有两个弹簧臂的ω形张力夹,为每一个弹簧臂都分配一个适配件,并在引导板上为每个适配件设置滑动面,该滑动面在接合面方向上上升。
后者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特别有意义,S卩,适配件在弹簧臂的末端围绕转轴可转动地放置,而且同时,适配件在它的周边具有至少两个接合面,其中之一不依赖于适配件的各个旋转位置倚靠于轨道支架而且此外,适配件的一个接合面距离适配件转轴的间距要大于另一接合面。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绝缘体装入的适配件起到了均衡部件的作用,用该部件可以对由各个弹性部件施加到待固定轨道的支座上的力进行调整。根据本发明,可以这样形成适配件,并将其设置在本发明的系统的弹性部件的弹簧臂上,从而使它根据偏心部件的类型进行调整,从而鉴于弹性部件的夹紧和由弹性部件施加的力对弹性部件的自由端和轨足的表面的之间的大致间距作出调整。由此可以使弹性部件的自由端和轨足之间的间距以及与之伴随的由弹性部件施加在轨道上的压制力由此增大,即,适配件经接合面区段支撑在轨足上,该轨足距离弹性部件的弹簧臂的各个自由端的间距较大。相应地,可以减小有效压制力,具体为,对适配件这样进行旋转,从而使它以距离从属的弹簧臂的自由端的更小间距经接合面区段支撑在轨足上。以这种方式例如同样地顺利进行,由此实现轨道的两个邻接的固定点之间的高度均衡,即,轨足相对于底座或承载各个轨道固定系统的另一部件的垫板的高度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层进行变化,其中,支撑各个弹性部件的引导板直接立于垫板或底座上。随着轨足的支撑体的高度变化而发生的弹性部件在完成装配状态下施加在轨道支架上的压制力的变化同样可以通过相应的对适配件的调整进行均衡。为了在本发明的系统中使弹性部件相对于轨足进行绝缘,适配件优选由不导电材料制成,特别由塑料制成。为了在对应于适配件的引导板滑动面上实现适配件的尽可能简单的滑动,可以是滑动面形成为平的,并具有一定斜率。根据本发明的引导板的特别简单地制成的设计方案由此实现,即,用于适配件的、存在于本发明的引导板上的挡板形成为在引导板上成型的平台。这一点由此特别有利地实现,即,该引导板一件式地由可铸造的或可压制成型的材料制成。如果将根据本发明的引导板装入固定轨道的系统,其中,在轨足和各个底座之间设置弹性中间层,从而确保轨道的支撑体的限定的弹性,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防止弹性中间层的过度挤压,从而在引导板的接合面成型出在轨道方向上凸出的凸出部,该凸出部这样设置,即,它的装配位置咬合入轨道的轨足之下。凸出部的高度优选这样进行设定,即,轨足根据弹性层的一定弹性挠度而坐落于弹性层上,而且对该弹性层形成保护,防止由于弹性出现变形。对于制造引导板所需要的材料耗费以及与之伴随的本发明的引导板的重量可以由此最小化,即,在引导板的底侧嵌入凹槽。该凹槽可以延伸至引导板的接合面。为加固引导板,在此可以在必要时在凹槽区域形成加强肋。在引导板的远离接合面的一侧,引导板可以具有支撑区段,该支撑区段在它的上侧具有支承面,用于在预装配位置对弹性部件的过渡区段形成支撑,该支撑区段同时限定出嵌入引导板的槽,在该槽中,弹性部件的过渡区段处于完成装配位置。为了在支撑区段区域使材料体积尽可能小,可以从远离接合面的一侧到支撑区段嵌入至少一个凹槽。在此可以这样形成多个凹槽,即在凹槽之间存在肋部,该肋部确保了支撑区段的承载能力。如果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可以实现,为进行高度调节或为改善均匀性(系统部件接纳的负载以该均匀性分布在底座上)后继地对垫板进行装配或更换,这一点则可以简单地由此实现,即,设置有横向待固定轨道经引导板的宽度延伸的垫板,该垫板为均衡引导板和各个底座之间的高度差而设置,其中,垫板具有矩形的基本形状,并具有用于为夹紧弹性部 待固定轨道的垫板的一个纵侧出发以距离垫板的窄侧(28、29)的间距通向通孔,而且从那里,所述通孔在垫板的窄侧方向上被切开。在该设计方案中设置的垫板由此分为以钝角彼此接合的两个部件,其中,至少一个部件成型出一个区段,该区段沿着垫板的窄侧经垫板的总宽度延伸并在垫板的纵方向上延伸,该区段至少部分地接纳各个夹紧件的通孔。垫板的另一部件填满由第一部件剪切出的区段,其中,该部件限定出垫板的通孔的部分,该部分不被第一部件包围。这样的垫板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的第一优势在于,垫板的两部件以简单的方式后继地装配在本发明的固定系统上,具体方式为,一个部件在轨道纵向上观察从一侧,而另一部件从另一侧推移至固定系统的已经装配的另一部件之下。一旦垫板的两个部件完全被推进,它就紧凑包围住夹紧件,从而尽管垫板分开,它还是像未分开的垫板那样确保置于垫板上的部件和材料的同样的大面积持续支撑。垫板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在实践中的另一重要优势在于,垫板至少在它的窄侧区域不是分开的。以这种方式确保了,在垫板承载较大压力或者底座具有一定弹性时,置于垫板上的部件和材料层更保险地得到支撑。它的一个部件的经垫板的窄侧延伸的区段确保了,在高负载下垫板也维持它的形状,而它的两个部件不会彼此挤压。对于垫板根据本发明的设计额外有利的是,它的两个部件形成为相同的,由此实现廉价的制造。


下面,凭借阐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说明。附图中图I以分解图示出了固定轨道的系统;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在完成装配状态下的系统;图3从上方以立体图示出了垫板;图4从上方以立体图示出了垫板的部件;图5从下方以立体图示出了垫板的部件;
图6以立体图示出了引导板;图7示出了具有置于引导板上的适配件的引导板;图8以前视图示出了适配件;图9以立体图示出了适配件。附图标记说明I固定轨道S的系统2、3垫板 4弹性中间层5压力分配板6高度调节板7、8引导板9、10弹性部件11-14适配件15、16夹紧件17、18垫片19接纳部20、21接纳部19的支撑肩部22、23塑料销24,25垫板2、3的部件26、27垫板2、3的纵侧28,29垫板2、3的窄侧30、31垫板2、3的通孔32垫板2、3的接合线33,34部件 24、25 的区段35部件24、25的凸出部36部件24、25的凹进部37,38部件 24、25 的肩部39部件24、25的凹槽40部件24、25的肋部41引导板7、8的支座42引导板7、8的接合面42a引导板7、8的中央支柱42b引导板7、8的凸出部43引导板7、8的底侧44引导板7、8的凹槽45引导板7、8的顶部46引导板7、8的支撑区段47引导板7、8的支撑面48,49弹性部件9、10的弹簧臂
50引导板7、8的槽51引导板7、8的通孔52,53引导板7、8的平台54,55引导板7、8的挡板56,57引导板7、8的滑动面58、59、适配件11-14的接合面区段6061、62适配件11-14的边棱 63,64适配件11_14的标识区段65适配件11-14的缝隙66适配件11-14的接纳部67适配件11-14的开口68适配件11-14的底部69适配件11-14的前侧a I间距a2间距D适配件11-14的转轴F轨足M接纳部66的中点S轨道U底座zl、z2、间距z具体实施例方式系统I用于将轨道S固定在例如由水泥轨枕或水泥板形成的固定的底座U上,该系统包括第一垫板2、第二垫板3、弹性中间层4、压力分配板5、高度调节板6、第一引导板
7、第二引导板8、两个形成为ω型夹紧夹的弹性部件9、10,两对适配件11-14以及两个形成为夹紧螺栓的夹紧件15、16,该夹紧件经垫片17、18作用于弹性部件9、10的中央环上。固定系统I坐落于接纳部19中,该接纳部在固定底座上一件式地形成,该接纳部在其平行于轨道S延伸的窄侧通过支撑肩部20、21受到限定。在存在于支撑肩部20、21之间的接纳部19的支承面中,邻近支撑肩部20、21分别将塑料销22、23装入底座U。在装配系统I时,为夹紧弹性部件9、10将夹紧件15、16拧入塑料销22、23。由两个点对称部件24、25构成的垫板2、3呈矩形,其具有两个平行延伸的纵侧26、27和两个同样彼此平行延伸的窄侧28、29,并经接纳部19的总宽度延伸。在此,分别将两个通孔30、31嵌入垫板2、3中,将该通孔的每一个分别邻近窄侧28、29,并在两个纵侧26、27之间的中部这样进行定位,从而使该通孔在嵌入接纳部19的垫板2、3上与陷入底座U的塑料销22、23的开口对齐中心。接合线32 (垫板2、3的两部件24、25各自在该线上接合)由纵侧26的边缘出发首先平行延伸至对应于第一通孔30的窄侧28的边缘,其中,到相关边缘的间距al对应于通孔30边缘与窄侧28边缘之间的最小间距。接合线28的区段引至通孔30,从而在那里与窄侧28边缘大体上呈直角折弯,而使通孔30在其对应于纵侧26的边缘分开地引向另一通孔31方向。一旦通过通孔30,接合线32就在另一纵侧27方向上这样发生折弯,从而使该接合线在其对应于纵侧27的一侧遇到通孔31。在此,接合线32再次折弯,从而使该接合线大体上呈直角对齐地、在其对应于纵侧27的边缘,分离于另一窄侧29的边缘汇入通孔31,直至通过通孔31。在该位置,接合线32形成了平行于窄侧29边缘对齐的延伸线,直至该接合线到达纵侧27的边缘。在此,接合线32的平行于窄侧29的边缘延伸的区段的间距a2对应于通孔31的边缘和窄侧29的边缘之间的最小间距。通过接合线32的延伸线,垫板2、3的两部件24、25各自具有一个区段33,该区段经窄侧28、29的整个宽度B延伸。相对区段33立着另一区段34,该另一区段邻近各个垫板
2、3的纵侧26、27,而它在邻近区段33的区域内的宽度对应于垫板的半宽度B加上陷入其通孔30、31的半径,同时,它在其自由端区域的宽度等于各个垫板2、3的半宽度B减去各个另一通孔31、30的半径。在垫板2、3的部件24、25的、彼此从属的、在接合状态下相互接合的边缘,相应地形成凸出部和凹进部35、36,该凸出部和凹进部在接合状态下彼此形状配合地重叠,并在装配状态下在高负载下阻止部件24、25在垂直于底座U的方向上抬起。在垫板2、3的窄侧28、29,形成有肩部37、38,该肩部在区段33、34的装配位置上调整为指向上方,并经各个垫板2、3的总宽度B延伸。肩部37、38这样形成并进行调整,从而使该肩部在装入接纳部19的状态下齐平地倚靠于支撑肩部20、21。为使重量最小化并为节约材料,在区段33、34区域将规则设置的凹槽39嵌入部件24,25的底侧,在该凹槽之间形成肋部40,该肋部在装配状态下处于接纳部19的支承面。为了在本实施例中实现必要的高度均衡,在此,在接纳部19中对两个垫板2、3彼此堆叠设置。在必要时进行的垫板2的后续装配中,垫板的部件24、25分别从接纳部19的纵侧推移至系统I的其他部件之下,直至它们彼此发生接合撞击而且它们的凸出部和凹进部35、36彼此咬合。在该位置,该部件用它们的通孔30、31以狭窄间距包围夹紧件15、16的螺栓杆,从而,尽管将垫板2、3分开,也可以保证系统I的位于它上面的部件的最大面积支撑。在位于最上面的垫板3上,有弹性中间层4,该弹性中间层确保了通过系统I形成的轨道固定装置所需要的弹性。在轨道车辆(未示出)驶过时由轨道S吸纳的负载通过置于中间层4上的压力分配板5大面积地分配在中间层4上。中间层4和压力分配板5在它们的窄侧具有缝隙部,在该缝隙部中,在完成装配的装配位置下装有夹紧件15、16。中间层4和压力分配板5的宽度分别小于垫板2、3的宽度B,从而沿着垫板2、3的纵侧26、27存在一个窄边缘带,引导板7、8通过自身的侧面的、对应于轨足F的支座41、42伫立于窄边缘带上。为、了在必要时均衡高度公差,在压力分配板5上立有高度调节板6,轨道S通过自身的轨道支架F立于该高度调节板上。
由加强塑料制成的引导板7、8形成为同样的。分别使其中之一以已知的方式设置在轨道S的一个纵侧上,从而对轨道S从侧面加以引导。同时,引导板7、8同样以已知的方式用作立于该引导板上的弹性部件9、10的支架。引导板7、8在其对应于轨道支架F的前侧具有接合面42,通过该接合面,该引导板在完成装配状态侧立于轨足F上。接合面42在此突破两个开口,该开口从引导板7、8的底侧穿过嵌入其中的凹槽44。在凹槽44区域,形成有加固筋(在此不可见),该加固筋以在其上夹紧的弹性部件9、10承载引导板7、8的顶部45。在远离接合面42的一侧,在引导板7、8上 形成有设有凹槽和加固筋的支持区段46,在其自由上侧,形成有平的支撑面47。在该支 47,在预装配位置立有弹性部件9、10的过渡区段,该过渡区段将弹性部件9、10的弹簧臂48、49与其中央环相连。同时,支撑区段46限定了嵌入引导板7、8上侧的槽50,该槽平行于接合面42延伸,并在完成装配位置位于弹性部件9、10的过渡区段。通孔51在中央位置嵌入引导板7、8的顶部45,各个夹紧件15、16的螺栓杆穿过该通孔。通孔51在此由环绕的凸缘所包围,通过该凸缘,一方面防止了水渗入通孔51,另一方面,形成了对弹性部件9、10的中间环的引导。在通孔51两侧,以到通孔均匀的间距,在引导板7、8的上侧形成有平台52、53,该平台抵达前侧接合面42。平台52、53在完成装配系统中,一方面形成了对所属的弹性部件
9、10的中间环的侧面引导。另一方面,从其上侧将楔形凹槽嵌入平台52、53。以该方式,在平台52、53的对应于支撑区段46的一端形成了向上凸出的挡板54、55和平的滑动面56、57。该滑动面56、57从挡板54、55出发在接合面42方向上连续升高,直至它抵达前面的、对应于接合面42的平台52、53的边棱。在嵌入接合面42的开口之间,在接合面42区域存在有中央支柱42a,在其下端形成有由各个引导板8、9指明的、垂直于接合面42对齐的凸出部42b。凸出部42b在此这样进行定位,从而使它在完成装配位置位于轨足F之下。以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引导板
8、9在实践中出现的负载下被抬起。形成为ω形夹紧夹的弹性部件9、10在其弹簧臂48、49上具有弯曲的末端,该末端在完成装配的系统I中大体上平行于轨道S对齐。在该末端,分别将汇合的转轴D可旋转地放置,该转轴围绕适配件11-14的相关末端的纵轴而旋转。适配件11-14从其前侧观察分别为五角形。在适配件11-14的外周,在此分别形成三个同样大的接合面区段58、59、60,该接合面区段彼此直接接合并且相互之间分别通过边棱61、62分开。在两个外接合面区段58、60额外连接有两个标识区段63、64。该标识区段63、64可以设有标记,该标记示出了弹簧张力的增大和减小,该增大和减小随着各个方向上的旋转而发生。标识区段63、64通过缝隙65分开,该缝隙由径向嵌入适配件11-14,并抵达接纳部66,该接纳部从其前侧嵌入适配件11、14。缝隙65在接纳部66的底部68剪切出三角形的开口 67,从而使在接纳部66中集中起来的湿气和蒸汽可以经开口 67溢出接纳部66。接纳部66的圆形开口的中点M基于适配件11-14前侧69的中点这样进行错置相距接纳部66的中点Μ,使第一接合面区段58具有第一间距zl,第二接合面区段59具有第二间距z2,第三接合面区段60具有第三间距z3。此处zl<z2<z3。间距zl_z3之间差距分别为一毫米。适配件11-14由不导电的塑料构成,该塑料至少在其周边方向具有一定弹性。在去夹紧的、不放在弹簧臂48、49从属的末端上的状态下,适配件11-14的接纳部66具有这样的直径,该直径比弹簧臂48、49的圆形末端的直径同样小一定尺寸。在插上末端时,适配件11-14相应地在周边方向上张开,从而使它们由于作用于适配件11-14的返回力摩擦配合地,然而以一定的力消耗可转动地对所属的末端加以维持。适配件11-14的张开可以由于缝隙65简单地进行,该缝隙以简单的方式不仅防止湿气在各个适配件11-14的聚集,而且额外地简化了将适配件11-14插上弹簧臂48、49的各个末端的过程,并且确保了足够的弹性。为预装配系统I,首先将垫板3置于底座U的接纳部19中。接着,将弹性层4置于垫板2上并将压力分配板5置于弹性层上。

然后,对引导板8、9这样进行定位,从而分别使其中之一以其支撑区段46倚靠于肩部37、38之一,该肩部再分别在底座U的支撑肩20、21上得到支撑。引导板8、9在此以侧面支座41、42包围中间层4和压力分配板5,从而使它们立于垫板3上。在此,中央支柱42a以其凸出部42b位于中间层4和压力分配板5的缝隙中。接着,在压力分配板5上放置高度调节板6,其宽度对应于弓I导板7、8之间的稀疏间距。接着,将弹性部件9、10通过固定在它上面的适配件11-14置于分别对应于其引导板7、8上,从而使其过渡区段坐落于各个支撑区段46的支撑面47上。在该位置,适配件11-14以其对应于各个滑动面56、57的接合面区段58-60位于各个滑动面56、57上,并且维持在各个挡板54、55上。在夹紧件15、16通过各个角度引导板7、8的通孔51以及垫板2的通孔30、31拧入所属的塑料销22、23之后,系统I在其预装配位置预夹紧。在对轨道S进行定位之后,使弹性部件9、10在轨道S方向上进行推移,直至适配件11-14位于轨足F上对应于其一侧,而弹性部件9、10的过渡区段坐落于引导板7、8的槽50中。适配件11-14在此滑过滑动面56、57,直至它经过平台52、53的前自由边棱并坐落于轨足F上。确定了,对应于轨足上侧和各个引导板7、8上侧之间的过大或过小的高度差,由弹性部件9、10之一将过小或过大的压制力施加在轨足F上,高度差可以由此得到均衡,即,对应于各个弹性部件9、10的适配件11-14围绕其各个转轴D这样进行旋转,从而使各个适配件11-14经接合面区段58、59、60以距离通过接纳部66中点M延伸的转轴D的更小间距(减小压制力)和更大间距(增大压制力)支撑在轨道底座F上。适配件11-14由此实现了由弹性部件9、10施加的压制力的精确校准。同时,它使弹性部件9、10相对于轨道S绝缘。确定了,通过系统I得到的固定点的高度对于轨道S总地而言过小,可以在后来将额外的垫板2以及必要时将额外的垫板以前述方式装入垫板3之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将轨道固定在底座(U)上的系统,其具有 -相对于基座(U)通过夹紧件(15、16)可进行夹紧的弹性部件(9、10),所述弹性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48、49),和 -适配件(11-14),其坐落于所述弹性部件(9、10)的弹簧臂(48、49)的终端区段,其中,所述适配件(11-14)具有在其周边形成的接合面区段(58-60),和 -引导板(7、8),所述引导板在它的对应于轨足(F)的前侧具有接合面(42),并在它的自由上侧具有邻接所述接合面(42)的滑动面(56、57),经所述滑动面,所述适配件(I 1-14)由预装配位置推进至装配位置,在所述预装配位置,所述适配件以其接合面区段(58-60 )坐落于引导板(7、8)上,在所述装配位置,所述适配件以所述接合面区段(58-60)坐落于待固定轨道(S)的轨足(F)上,从而使由弹性部件(9、10)施加的弹性压制力传递至轨足(F)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板(7、8)的滑动面(56、57)在所述接合面(42)方向上升高,并在所述滑动面(56、57)上设有挡板(54、55),所述适配件(11-14)在预装配位置倚靠于所述挡板。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9、10)是具有两个弹簧臂(48、49)的ω型张力夹,而且,为每一个所述弹簧臂(48、49)分别分配有一个所述适配件(11-14),而且,在所述引导板(7、8)上为每一个适配件(11-14)设置有在接合面(42)方向上升高的滑动面(56、57)。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11-14)使弹性部件(9、10)相对于轨足(F)电绝缘。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11-14)在所述弹簧臂(48、49)的末端上围绕转轴可旋转地放置,而所述适配件(11-14)在其周边具有至少两个接合面区段(58-60),所述接合面区段之一依据各个适配件(11-14)的旋转位置分别倚靠于轨足(F)上,而适配件(11-14)的一个接合面区段(58-59)具有比另一接合面区段(59、60)距离适配件(11-14)的转轴(D)更大的间距。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横向待固定轨道(S)经引导板(7、8)的宽度延伸的垫板(2、3),所述垫板为均衡引导板(7、8)和各个基座(U)之间的高度差而设置,其中,所述垫板(2、3)具有矩形的基本形状,并为了用于夹紧弹性部件(9,10)所采用的夹紧件(15、16)而具有通孔(30、31),而且其中,所述垫板(2、3)沿着接合线(32 )分为两个部件(24、25 ),所述接合线从横向于对准待固定轨道(S)的垫板(2、3 )的一个纵侧(26、27)出发以距离垫板的窄侧(28、29)的间距(al、a2)通向通孔(30、31),而且从那里,所述通孔(30、31)在垫板(2、3)的窄侧(28、29)方向上被切开。
6.一种引导板,用于根据权利要求I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引导板(7,8)在它的对应于轨足(F)的前侧具有接合面(42),并在它的自由上侧具有限定出接合面(42)用于适配件(11-14)的滑动面(56、57),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7、8)的滑动面(56,57)在接合面(42)方向上升高,并在滑动面(56、57)上设有挡板(54、55),通过所述挡板确定了适配件(11-14)的预装配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56、57)形成为平的,并具有不变的斜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引导板,其特征在于,存在于所述引导板(7、8)上的、用于所述适配件(11-14)的挡板(54、55)形成为成型在引导板(7、8)上的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导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板的接合面(42 )上成型出一个在轨道(S )方向上凸出的凸出部(42b ),其为此而设置,在装配位置卡入轨道的轨足(F)之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导板,其特征在于,将凹槽嵌入所述引导板的底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在它的远 离接合面(42)的一侧具有支撑区段(46),所述支撑区段在它的上侧具有在预装配位置对各个弹性部件(9、10)的过渡区段形成支撑的支承面,而且所述支撑区段同时限定出嵌入所述引导板(7、8)的槽(50),所述弹性部件(9、10)的过渡区段在完成装配位置处于所述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导板,其特征在于,由远离所述接合面(42)的一侧到支撑区段嵌入至少一个凹槽(4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轨道固定在底座(U)上的系统以及这种系统(1)的引导板。该系统具有相对于底座(U)通过夹紧件(15、16)可夹紧的弹性部件(9、10),该弹性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48、49),和适配件(11-14),其坐落于弹簧臂(48、49)的末端,其中,该适配件(11-14)具有接合面区段(58-60),和引导板(7、8)。该引导板具有针对轨足(F)的接合面(42),并具有毗邻接合面(42)的滑动面(56、57),通过该滑动面,适配件(11-14)可由预装配位置推移至装配位置,在该预装配位置该适配件以它的接合面区段(58-60)坐落于引导板(7、8)上,在该装配位置该适配件以它的接合面区段(58-60)坐落于待固定轨道(S)的轨足上。该引导板(7、8)的滑动面(56、57)在该接合面(42)方向上升高。额外地在该滑动面(56、57)上设有挡板(54、55),该适配件(11-14)在预装配位置倚靠于该挡板。
文档编号E01B9/30GK102791927SQ20118001365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妮科尔·维特霍夫, 安德烈·胡诺尔德, 温弗里德·博斯特林, 阿德里安·贝德纳尔奇克 申请人:沃斯洛工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