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10623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包括滚轮、滚轮支架、主承重板、上摩擦块、下摩擦块、侧挡弹簧、悬挂条,所述上摩擦块与下摩擦块上下通过摩擦组件手柄连接,所述滚轮支架上端通过螺栓与滚轮连接,滚轮支架下端通过螺栓与主承重板以及侧挡弹簧下端连接,主承重板位于滚轮支架和侧挡弹簧之间。本实用新型完全可由一人独立完成,滚轮作为支撑,依靠救护人员自身重力实现刹车,使索道救援滑行器自锁在钢索上,滑行速度可用制动调节索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滑行速度易控制,救援效率高,适于广泛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行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
【背景技术】
[0002]架空客运索道是一种较为安全环保的运输工具,普遍地应用在景区和其他场所。索道的安全使用规范中明确规定,索道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不允许游客自救,必须由救护人员来实施救援。在索道出现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故障时,必须启动紧急救护。也就是救护人员必须要登上空中的吊厢上,才能实施救援。绝大多数索道救援都是利用一种简易的滑轮,挂接在钢丝绳上,救护人员悬挂在滑轮下面,滑轮沿着钢丝绳由较高的支架向下滑行,逐次到达该线路跨距间的吊厢上。滑轮的滑行速度由在较高支架上的工作人员通过联接在滑轮上的绳索来控制,同时还要由地面人员利用绳子辅助控制稳定性。这种方式一个救援分队至少需要4人来完成,而且滑行的速度由别人来控制,很难提供救护人员的舒适速度,另外滑轮的速度和稳定性都是通过绳子来控制的,如果线路跨距较短的话,弊端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如果线路较长或垂直高度较大的话,速度和稳定性都很难控制。较长的绳子在整理时耗费的时间也较长,浪费掉很多宝贵的救援时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需一人操作、稳性高并且滑行速度易于控制索道救援滑行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包括滚轮、滚轮支架,还包括主承重板、上摩擦块、下摩擦块、悬挂条,所述上摩擦块位于所述下摩擦块上端,所述主承重板一端套有所述悬挂条,该主承重板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摩擦块连接,所述滚轮支架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滚轮连接,该滚轮支架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承重板连接。
[0005]作为优选,还包括侧挡弹簧、摩擦组件手柄,所述摩擦组件手柄共有两个。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摩擦块与所述下摩擦块通过摩擦手柄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侧挡弹簧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滚轮支架下端以及主承重板
[0008]连接,所述主承重板位于侧挡弹簧与滚轮支架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摩擦块下端为弧形,所述下摩擦块上端有V形凹槽,该下摩擦块上端设有鞍座。
[0010]作为优选,所述悬挂条可沿所述主承重板移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侧挡弹簧上端压在所述滚轮支架上,与所述滚轮支架之间形成一闭合围壁。
[0012]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与所述主承重板均能绕固定螺栓转动。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主承重板设有定滑轮,该定滑轮位于所述侧挡弹簧固定侧,并靠近该侧挡弹簧。[0014]作为优选,所述悬挂条上端系有制动调节索,该制动调节索另一端为自由端。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可由一人独立操作,救援人员可用制动调节索自己控制滑行速度,稳定性好,救援效率和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工作难度,适于广泛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安装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1-滚轮,2-滚轮支架,3-主承重板,4-上摩擦块,5-下摩擦块,6_侧挡弹簧,
7-悬挂条,8-摩擦组件手柄,9-鞍座,10-定滑轮,11-制动调节索,12-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图1、图2作详细描述。
[0021]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包括滚轮1、滚轮支架2、主承重板3、上摩擦块4、下摩擦块
5、侧挡弹簧6、悬挂条7、摩擦组件手柄8、鞍座9、定滑轮10、制动调节索11。所述上摩擦块4与所述下摩擦块5上下通过所述摩擦组件手柄8连接,所述悬挂条7套在主承重板3 —端,主承重板3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摩擦块5连接,所述滚轮支架2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滚轮I连接,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承重板3以及所述侧挡弹簧6下端连接,该固定螺栓靠近主承重板(3)中间位置形成一支点,所述主承重板3位于所述滚轮支架2与所述侧挡弹簧6之间。为了便于卡住钢索12,上摩擦块4下端为弧形,下摩擦块5上端设有V形槽,该下摩擦块5上端设有鞍座9。悬挂条7可沿着主承重板3移动。为了避免滚轮I从侧面脱出钢索12,侧挡弹簧6上端压在所述滚轮支架(2)上与滚轮支架2之间形成一闭合围壁。滚轮I与主承重板3均能绕固定螺栓转动,使得滑动过程滚轮I和鞍座始终与索道12垂直相压。为了便于制动,悬挂条上系有制动调节索11,该制动调节索11另一端为自由端,为了便于改变拉动制动调节索11力的方向,主承重板设有定滑轮10,该定滑轮10位于侧挡弹簧6固定侧,制动调节索11自由端搭在定滑轮10上。
[0022]救援时,将滚轮I固定螺栓上的螺母拧下,将侧挡弹簧6向外掰开,使索道钢索12从侧面穿入到滚轮I下部,然后将侧挡弹簧6复位,将滚轮I固定螺栓上的螺母拧紧。摩擦组件手柄8共两个,将其中一个拔出,上摩擦块4沿另一侧摩擦组件手柄8旋转打开,令钢索12穿入下摩擦块5的鞍座9上面,然后将上摩擦块4复位,将拔出的摩擦组件手柄8复位,即完成索道救援滑行器在索道钢索上的安装。该实用新型是常自锁状态,只要没有人员操作,该装置是一直处于自锁状态。救援人员利用辅助绳索挂在悬挂条7下端,依靠自身重力,悬挂条滑动至主承重板的最低端,下摩擦块5因通过螺栓与主承重板3另一端连接,通过杠杆作用,受到最大的压力,进而使鞍座9与钢索12之间产生最大的摩擦力,救援人员通过拉动系在悬挂条7上的制动调节索11,使悬挂条7向主承重板中间移动,调节自重作用点与杠杆支点的位置,减小力臂距离,进而调节鞍座对钢索的压力,使救援人员能按一定的速度移动,实现移动速度的调节。
[0023]本实用新型完全可由一人独立操作,救援人员可用制动调节索自己控制滑行速度,稳定性好,救援效率和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工作难度,适于广泛推广。
[0024]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包括滚轮(I)、滚轮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承重板(3)、上摩擦块(4)、下摩擦块(5)、悬挂条(7),所述上摩擦块(4)位于所述下摩擦块(5)上端,所述主承重板(3) —端套有所述悬挂条(7),该主承重板(3)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摩擦块(5)连接,所述滚轮支架(2)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滚轮(I)连接,该滚轮支架(2)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承重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挡弹簧(6)、摩擦组件手柄(8),所述摩擦组件手柄(8)共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块(4)与所述下摩擦块(5)通过摩擦手柄(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弹簧(6)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滚轮支架(2)下端以及主承重板(3)连接,所述主承重板(3)位于侧挡弹簧(6)与滚轮支架(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块(4)下端为弧形,所述下摩擦块(5)上端有V形凹槽,该下摩擦块(5)上端设有鞍座(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条(7)可沿所述主承重板(3)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弹簧(6)上端压在所述滚轮支架(2)上,与所述滚轮支架(2)之间形成一闭合围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I)与所述主承重板(3)均能绕固定螺栓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板(3)设有定滑轮(10),该定滑轮(10)位于所述侧挡弹簧(6)固定侧,并靠近该侧挡弹簧(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索道救援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条(7)上端系有制动调节索(11),该制动调节索(11)另一端为自由端。
【文档编号】B61B12/02GK203592983SQ20132066944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潘东昊 申请人:潘东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