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102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是一种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例如有轨电车或公交车,其中设计有保护层(20、30)用于跨接两车辆(1)之间的间隔,该保护层设计为自身可弹性回缩的,其中,保护层(20、30)具有至少一个能与保护层(20、30)可拆松地连接的廓形件(25)。
【专利说明】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的车辆——例如有轨电车或公交车,其中设计有保护层(Abdeckung)用于跨接两车辆部分之间的间隔,该保护层设计为自身可弹性回缩的。
【背景技术】
[0002]由现有技术已知铰接车辆——例如有轨电车、地铁列车或铰接式公交车,其特征在于,在单独的通过铰接件连接的车辆部分之间布置有过渡装置。该过渡装置包括特别由横截面为隧道形的折棚合拢的过渡桥或过渡平台,其中该隧道形的折棚固定在两铰接车辆的车厢正面。该隧道形的折棚在此可设计为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此外该折棚也可制成为双层壁的一例如双波纹折棚。这种折棚具有以一定间隔环绕的、可在底部区域中打开的廓形框/型材框架。特别在优选用于铰接式公交车中的折纹折棚中,在每个位于外侧的折纹顶部上都有这种铝制的廓形框,该廓形框与构成折纹折棚的布料持久固定连接。这种连接具体由此实现:横截面设计为U形的廓形框以其腿部压紧在由其连接的布幅上,在该腿部中附加地设有凹槽,以便提供持久且固定的连接。
[0003]当然,在轨道车辆中该折棚与车厢壁之间也具有很大的间隔,这在空气动力学上是不利的。
[0004]对此由DE 20 2009 004 538 Ul已知,为了改进空气动力性能,除了在两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位于内部的折棚之外还与车辆外壳齐平地设置一平面的张紧元件,其端部通过两个布置在车厢上的滚子导引,其中该张紧元件的端部通过弹簧件相互连接。由此能够实现,当这种车辆驶过弯道时,通过弹簧件的拉伸在弯道外侧上相应地提供了材料,与之相对地在内侧上由于弹簧件而使该张紧元件发生收缩。利用这种设计在低速时由此获得了改进的空气动力性能。而在高速时,该平面形的张紧元件鼓向外侧。虽然该张紧元件自身并未设计为可弹性回缩的,但由于如前所述将该张紧元件的端部通过弹簧件相互连接以能够实现弯道行驶,因此张紧元件鼓向外侧。
[0005]由EP 2 353 894 A2已知一种在两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具有U形波纹的波纹折棚。在此,该波纹在其两腿部之间具有一基本设计为平坦的连接部(Steg)。也就是说,该腿部和连接部在折棚的基本是中性的位置上彼此成直角延伸。波纹折棚的这种设计特别用于高速列车中,在这种设计中,这种折棚一般被固定在两个车辆部分的正面外部,该折棚与车辆的相应的外壁轮廓相同地闭合。在该折棚的腿部区域也设计有环绕的一横截面几乎设计为U形的——廓形框,并且该廓形框以夹的形式持久地抓紧这种波纹折棚的两波纹的腿部,如前所述。这种折棚如前所述特别是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是有利的。
[0006]由DE 10 324 524 B3已知一种可用于制造折棚的平面织物构型,其中该平面织物构型由自身可弹性回缩的纱线制成。这种折棚的具体构成方法并未由该文献公开。
[0007]由DE 10 2011 003 025 Al已知一种在至少两个具有一车辆过渡部区域的车厢之间的覆盖部,其中该覆盖部由弹性材料的篷布(Stoffbespannung)构成,其中,该申请的主题是:该篷布与轨道车辆外壳齐平地安装在车厢的正面。具体在此设计为:该覆盖部通过多个保持条固定在相邻车厢上,为此,在该覆盖部的两个固定端部上有用于接纳边缘加固部的软管形的折边(Saum),该边缘加固部由塑料或金属杆组成。由装入的边缘加固部所形成的压条被装入一由车厢的合适的轮廓和装上的保持条构成的导槽中。由此实现了该覆盖部在各车厢上的固定。
[0008]始终追求的是:特别是在轨道车辆领域中,在此特别是在高速列车领域中实现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间隙的覆盖部或保护层的外部齐平。
[0009]指出:公知的是,折棚一折纹折棚和波纹折棚一设有折棚框,从而形成硬折棚。这基于以下考虑:折棚不该下垂,并且在高速时,特别在隧道行驶中或者高速错车中该折棚不应该由于压力冲击而发生过度变形。其中,在折棚离车辆正面距离最远的区域中,也就是在折棚的中间区域中由于抽吸作用或压力作用而产生的侧偏移最大。当然偏移最小的是靠近车辆正面壁的位置。
[0010]此外正如所研究的已知,特别在高速轨道车辆一例如ICE (城际特快列车)一中设置两个彼此交错布置的折棚,从而阻止前述的压力冲击延续到乘客车厢。
实用新型内容
[001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设计为,特别是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一例如轨道车辆一之间的间隔或间隙的跨接方面有利于气体流动,其中即使在高速行驶时该保护层也应该能基本上外壳齐平地延伸。此外这种保护层应该价格便宜。另一个要求是,阻止过量的外鼓或使得该保护层的外鼓均匀。
[0012]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该保护层具有至少一个能与保护层可拆松地连接的廓形件/型材。在此该保护层特别设计为布料。可拆松的连接在此理解为,各构成该连接的部件可任意地经常拆松并再连接在一起而不会形成损坏或破损。
[0013]如前所述,由布料制成的保护层设计为可弹性回缩的,并且当该保护层由相应的弹性纱线制成时具有百分之几百的延伸率,例如由交联的硅橡胶制成的线或纱具有20至100cN/800%、特别是20至80cN/800%的延伸模数。
[0014]通过该廓形件的可拆松的安装可以实现:廓形件的间隔可以有不同选择,并且独立于制造。这是因为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已经对廓形件作出安排。在此可以将该保护层作为纺织物或编织物以按米计量的方式以任意的长度进行生产、剪裁,并例如缝合为或粘接为隧道形结构。然后再安装廓形件。这能实现价廉的制造。因为在目前的折棚制造中,直接在生产过程中以相同的间隔加装廓形件。在此,廓形件的可变安装也意味着:可在该由布料制成的保护层的预期会发生最大偏移的位置上比在承受较小压力冲击的区域(例如在紧邻各车辆部分的正面的区域)设置更多廓形件。也就是说,廓形件在折棚中部数量增加而在端部则减少。在此,廓形件的总数量可保持相同,但可通过改变廓形件的布置而对该保护层分别进行个性化配置并且也可根据使用条件安排该保护层。也就是说,该折棚特别是在有很大的抽吸力和压力作用于折棚的高速行驶中,保持一在折棚长度上基本形状相同的、外壳齐平的轮廓曲线,这是因为如前所述,该廓形件可在该保护层上单独安装,而也可在将折棚装配到车辆上的过程中进行安装。
[0015]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设计方案,该廓形件具有凹槽、特别是环绕的凹槽,其中保护层——例如可以是纺织物、编织物或针织物的布料——能通过压条固定在凹槽中。从而表明,可以在该折棚的各个任意位置上安装相应的廓形件。在此该廓形件由金属、特别是铝制成。可由廓形件接纳的压条能插入或压入廓形件中。有利的是,该压条为橡胶弹性的且为自身闭合的环,这是因为可将压条环绕地压入该廓形件的凹槽中。该设计方案的另外的优点是:在底部区域中被切开的廓形件由该闭合的压条缚紧。该廓形件通常在底部区域中是打开的,以便能够使折棚套在铰接件上。通过该闭合的、橡胶弹性的压条将廓形件的端部缚紧,从而能省去单独的封闭件。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当然也可考虑像在DE 20 2009 004 538 Ul的原理中所公开的那样,该保护层设计为平面形。在此也可为该保护层设置廓形件,当然该廓形件同样有利地像在折棚形保护层中那样设计为环绕的廓形框,这是因为,否则会由于该廓形件的附加重量而存在下垂的危险。在此,对于例如由布料制成的从侧面跨接在两车辆之间的间隔或间隙的保护层存在以下附加的或可替代的可能性:该保护层通过挂架保持在车辆的顶部上,或者当使用环绕的廓形件、即隧道形环绕的廓形件时,将该保护层支撑在绞接件上。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保护层设计为隧道形环绕的。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保护层由布料制成。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布料设计为纺织物、编织物或针织物,其中该布料设计为至少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可弹性回缩。
[0020]如前所述,该保护层自身具有可以是纺织物、编织物或针织物的布料。然而,该布料设计为至少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可弹性回缩。这在纺织物中可由此实现:纬纱或经纱设计为可弹性回缩,然而另一纱线由基本无弹性的材料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布料由弹性纱线制成。当然也可考虑,该布料整体都由弹性纱线制成。
[0021]根据一有利的特征,该布料涂覆有弹性体,例如涂覆有硅树脂,从而使该布料液体密封性地构成。然而已经表明的是,对于位于内部的、被保护层隧道形包围的折棚而言并不必定需要该保护层绝对密封——特别是液体密封。其实像在其它位置所提到的,张紧装置的设计已经足够使该车辆整体上得到好的空气动力性能,特别当两个车辆之间的间隔可由这种保护层基本外壳齐平地跨接时,这一点显得尤其有利。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廓形件垂直于车辆的纵轴线延伸从而接纳压条。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在隧道形环绕的保护层的情况下,该廓形件是可封闭的。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压条设计为有弹性的。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车辆除了保护层之外还具有一位于保护层内部的折棚。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隧道形保护层具有一到车辆外壁的径向间隔,当保护层具有几乎为圆形的外形时,该径向间隔与隧道形保护层的径向膨胀相对应。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设计方案,车辆是有轨电车或公交车。
[0028]在将隧道形的保护层布置到车辆正面壁的区域中时应注意:有利的是,在列车静止时该保护层不直接与列车外壁邻接。指出:类似于该车厢的轮廓,该保护层基本设计为矩形。也就是说,在此腿部构成侧壁,而连接部构成顶部和底部。在此,腿部比连接部长的多。在此,该折棚形或隧道形的保护层在高速时有以下倾向:在腿部区域会向外撑,而在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会相反地收缩。也就是说,该折棚在快速行驶中有变成圆弧形的趋势,从而使作用力保持尽可能小。在此背景下证明为有利的是,该折棚在车辆的侧壁区域中大概缩进3至4cm,相反在顶部区域中,优选也在底部区域中达到车辆的外轮廓。在高速时,折棚则会趋向形成前述的圆形,这也就意味着,该折棚在侧壁区域中几乎与车厢齐平地延伸一至少在其大部分面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结合实例的详细说明。
[0030]图1:示出了铰接车辆的侧视示意图;
[0031]图2a:示出了具有隧道形保护层的两个铰接车辆之间的过渡部的剖视图;
[0032]图2b:示出了根据图2a的剖视图,其中保护层只设置在列车的侧壁区域中;
[0033]图3:示出了具有与保护层连接的廓形件的保护层的构造。
[0034]附图标记列表:
[0035]I铰接车辆
[0036]Ia正面壁
[0037]2车辆部分
[0038]3车辆部分
[0039]10过渡部
[0040]11内部折棚
[0041]20保护层(隧道形)
[0042]25廓形件
[0043]26 凹槽
[0044]28 压条
[0045]28a压条头部
[0046]30保护层(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47]根据图1,整体用I表不的铰接车辆设置有布置在两个车辆部分2和3之间的过渡部10。在图2a和图2b (无平台或桥)中展示了过渡部10的两个不同实施方式。该过渡部10各具有一布置在车辆部分2、3的车厢的正面Ia上的内部折棚11。在此,就像在图2a和图2b中直接表明的,与车厢I的外轮廓之间存在不小的间隔。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该车厢I的外轮廓区域中有一保护层20,其中,该保护层20隧道形环绕该内部折棚11。与此相对的是根据图2b的只由两个侧壁构成的保护层30,在此不存在顶盖和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是布幅形式的保护层与廓形件25之间的连接,其中该保护层可以是被涂覆的或未涂覆的。
[0048]图3示出:该廓形件25有凹槽26,保护层20、30的布幅被放入到该凹槽中并由压条28固定在该廓形件25的凹槽26内。该压条28有利地设计为具有橡胶弹性,并且此外有利地被压入该凹槽26中。从而实现了隧道形的或平面形的布幅形式的保护层与该廓形件之间稳定的连接。同时也使该廓形件25可能在该保护层的纵向方向上进行调整,进而实现了将该廓形件在例如隧道形的保护层的长度上不均匀地布置。如果该压条未闭合,则压条的端部被连接。
[0049]该压条28有利地具有压条头部28a,该头部用于,使该保护层的外部基本光滑并也能保持住,这是因为由该保护层自身的弹性设计提供了在弯道行驶中所需的延伸性能。
[0050]该隧道形环绕的保护层20、30在车厢的侧壁区域中与该车厢的侧壁之间存在微小的距离,相反在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中该保护层基本与车辆的底部和顶盖齐平地闭合。这是基于前述的考虑:在高速时该保护层在横截面上有向圆形靠近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高速时该保护层在该车辆部分的侧壁区域中基本与外壳齐平地延伸,但在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中轻微向内收缩。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I ),其中设计有保护层(20、30)用于跨接两车辆(I)之间的间隔,该保护层设计为自身可弹性回缩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0、30 )具有至少一个能与保护层(20、30 )可拆松地连接的廓形件(2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廓形件(25)具有凹槽(26),其中保护层(20、30)能通过压条(28)固定在凹槽(2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0、30)设计为平面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0)设计为隧道形环绕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0)由布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设计为纺织物、编织物或针织物,其中所述布料设计为至少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可弹性回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由弹性纱线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涂覆有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28)能插入廓形件(2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28)能压入廓形件(25)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廓形件(25 )垂直于车辆(I)的纵轴线延伸从而接纳压条(28 )。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形环绕的保护层(20、30)的情况下,所述廓形件(25)是可封闭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28)设计为有弹性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I)除了保护层(20)之外还具有一位于保护层(20)内部的折棚。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隧道形保护层(20)具有一到车辆(I)外壁的径向间隔,当保护层(20)具有几乎为圆形的外形时,该径向间隔与隧道形保护层(20)的径向膨胀相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2、3)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是有轨电车或公交车。
【文档编号】B61D17/22GK203666668SQ20132079824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V·云克 申请人:许布奈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