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2860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它包括一中部大横梁,在中部大横梁两侧依次对称设置两小横梁、两大横梁、两枕梁、两端梁,在每一枕梁下方设置一牵引梁,牵引梁与枕梁底部固定连接;每一牵引梁均呈人字形,其头部固定连接在端梁的中部,尾部的两个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大横梁的两端;在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墙,每一侧墙包括一上边梁和一下边梁,在上边梁与下边梁之间设置有一侧墙板,在位于侧墙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侧立柱;本发明的中部大横梁、小横梁和大横梁的两端与侧立柱固定连接,枕梁的两端与下边梁的第二平直段固定连接。本发明在一定列车编组长度内能够增加集装箱的装载量且装载时无需选配,本发明是可以广泛用于提高铁路货运能力的集装箱专用平车。
【专利说明】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货运车,特别是关于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现有的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有40英尺、60英尺两种,两种专用平车均主要由车钩底架、转向架、缓冲装置等组成一个整车。其中40英尺集装箱专用平车(如图5所示),由于底架I长度过短,无法同时装载两个20英尺集装箱,仅能够装载一个40ft集装箱15,载重量较小,致使车辆载重浪费。而60英尺集装箱专用平车(如图6所示),如果装载一个40英尺集装箱15和一个20英尺集装箱16,则两边载荷不对称,造成两个转向架14不均载,使得车辆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且装载40英尺集装箱15和一个20英尺集装箱16重量时需选配,造成工作量增加,当无法选配时车辆不能使用,造成车辆闲置浪费。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装载两个40英尺集装箱、或是装载一个40英尺集装箱和两个20英尺集装箱的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中部大横梁,在所述中部大横梁两侧依次对称设置两小横梁、两大横梁、两枕梁、两端梁,在每一所述枕梁下方设置一牵引梁,所述牵引梁与所述枕梁底部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牵引梁均呈人字形,其头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端梁的中部,尾部的两个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大横梁的两端;在所述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墙,每一所述侧墙包括一上边梁和一下边梁,每一所述下边梁包括一位于中部的第一平直段、两位于所述第一平直段两端且向上倾斜的第一过渡段和两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渡段末端的第二平直段;每一所述上边梁包括一位于中部的第三平直段和两位于所述第三平直段两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过渡段,所述上边梁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末端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第二平直段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之间设置有一个侧墙板,在位于所述侧墙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侧立柱;所述大横梁、小横梁和大横梁的两端与所述侧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枕梁的两端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第二平直段固定连接。
[0005]所述的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墙板上开设多个减重孔。
[0006]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由于在中部大横梁两侧依次对称设置两小横梁、两大横梁、两枕梁、两端梁,每一枕梁下方分别设置一牵引梁,在本发明中没有设置中梁,并且在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墙,所以本发明结构呈对称分布且为侧墙承重结构。2、本发明由于在每一枕梁下方分别设置一牵引梁,每一牵引梁呈人字形,其头部固定连接在端梁的中部,尾部的两个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大横梁两端,与大横梁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因此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而且能够同时装载一个40尺寸集装箱与两个20尺寸集装箱或是同时对称装载两个40尺寸集装箱。3、本发明由于在每一侧墙分别设置侧墙板,且每一侧墙板上分别设置若干侧立柱和若干减重孔,因此减轻了车辆自重,并且提高了车体强度和刚度。4、本发明在列车编组长度内能够减少车辆使用数量,转向架、车钩、制动等装置的使用数量大量减少,维护量减少,车辆采购及运行成本降低。5、本发明在一定列车编组长度内,能够增加集装箱的装载量且装载时无需选配,提高集装箱运输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发明装载两个40英尺集装箱示意图
[0010]图4是本发明装载图个40英尺集装箱和两个20英尺集装箱示意图
[0011]图5是已有技术40英尺集装箱专用平车示意图
[0012]图6是已有技术60英尺集装箱专用平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4]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一中部大横梁1,在中部大横梁I两侧依次对称设置两小横梁2、两大横梁3、两枕梁4、两端梁5,在每一枕梁4下方设置一牵引梁6,两牵引梁6均与相应一侧的枕梁4底部连接。每一牵引梁6均呈人字形,其头部固定连接在相应一侧端梁5的中部,尾部的两个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一侧的大横梁3两端,与大横梁3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在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墙7,每一侧墙7包括一上边梁8和一下边梁9,每一下边梁9包括一位于中部的平直段91、两位于平直段91两端且向上倾斜的过渡段92和两分别位于过渡段92末端的平直段93 ;每一上边梁8包括一位于中部的平直段81和两位于平直段81两端且向下倾斜的过渡段82,上边梁8过渡段82的末端与下边梁平直段93固定连接。在上边梁8与下边梁9之间设置有一侧墙板10,在位于侧墙板10的内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上边梁8与下边梁9的侧立柱(图中未示出),以起到加固作用。上述各梁中,其中的中部大横梁1、小横梁2和大横梁3的两端与侧立柱固定连接,枕梁4的两端与下边梁9平直段93固定连接。在中部大横梁I和两个大横梁3的两端顶部均并排设置两个集装箱锁闭装置11,在两端梁5两端顶部均设置有一个集装箱锁闭装置11,总共设置十六个集装箱锁闭装置11。在两端梁5中心外侧分别设置一车钩缓冲装置12。在两个牵引梁6底部分别连接一转向架13。其中集装箱锁闭装置11、车钩缓冲装置12和转向架13均可以采用已有技术,不再赘述。
[0015]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侧墙板10上开设多个减重孔14,以减轻侧墙7以及整车的重量。
[0016]本发明可以同时装载两个相同的40英尺集装箱15 (如图3所示),两个40英尺集装箱15呈水平分布。本发明也可以同时装载一个40英尺集装箱15和两个20英尺集装箱16 (如图4所示),40英尺集装箱15放置在中间,20英尺集装箱16分别位于其两侧。
[0017]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
1.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中部大横梁,在所述中部大横梁两侧依次对称设置两小横梁、两大横梁、两枕梁、两端梁,在每一所述枕梁下方设置一牵引梁,所述牵引梁与所述枕梁底部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牵引梁均呈人字形,其头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端梁的中部,尾部的两个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大横梁的两端;在所述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侧墙,每一侧墙包括一上边梁和一下边梁,每一所述下边梁包括一位于中部的第一平直段、两位于所述第一平直段两端且向上倾斜的第一过渡段和两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渡段末端的第二平直段;每一所述上边梁包括一位于中部的第三平直段和两位于所述第三平直段两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过渡段,所述上边梁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末端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第二平直段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侧墙包括一上边梁和一下边梁,在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之间设置有一侧墙板,在位于所述侧墙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上边梁与所述下边梁的侧立柱;所述中部大横梁、小横梁和大横梁的两端与所述侧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枕梁的两端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第二平直段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0英尺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墙板上开设多个减重孔。
【文档编号】B61D3/20GK104442851SQ20141073037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张四梅, 王武建, 张忠, 孙蕾, 付国华, 张世颖, 徐雅彬 申请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