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1031阅读:27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火车及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系统。



背景技术:

坐火车基本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对于上下火车,现在就是旅客堆积在在火车站月台等候火车进站,必须等到火车停靠并停稳后才能陆续上下,这过程要经过火车减速、进站停靠、停稳、开门、旅客上下、关门、火车启动等一系列过程,不但非常耗费大量时间,还由于火车载重量大,一般启动时加速度很低,牵引力要求很高,达到正常行驶要有很大的动力消耗,能源浪费也非常大,整个一个流程下来一个车站每一次上下车、停车、启动所耗费时间和能源就不少,每年全国有多少火车进出站、上下车、停车启动,难以计数,其浪费的时间和能源更是非常巨大。特别是在当前世界范围的节能减排大环境下,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运行效率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况且,目前的上下火车的方法诸多不安全隐患:流动的人流堆积在车站、小孩子追跑打斗、赶时间的人们追着火车跑现象都形成了非常不稳定的安全隐患,相关事故多有报道。节能、高效、安全的关乎火车的运行方式是社会需要的,也是国家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设计合理,利用上下客车厢、辅助轨道和辅助车头,使火车上下客不停车、不等候、减少火车动力消耗,降低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系统,包括火车、站台、上下客车厢、火车轨道、上下车辅助车组和辅助轨道组;辅助轨道组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从火车轨道上分叉并延伸到站台,第一轨道与火车轨道分叉处设有第一扳道器,第二轨道从站台延伸并合并到火车轨道,第二轨道与火车轨道合并处设有第二扳道器;上下车辅助车组包括第一辅助车头和第二辅助车头,第一辅助车头位于第一轨道上,第二辅助车头位于第二轨道上;上下客车厢挂接在火车的后面。

上下客车厢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自动车钩。

上下客车厢的车轮上均设有刹车装置。

上下客车厢底盘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橡胶减震块,橡胶减震块位于自动车钩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火车进站上下客时不需要停车,将所有需要下车的旅客集中到火车后部的上下客车厢内,此时火车的上下客车厢后部挂接有第一辅助车头,即将到达需要停靠的车站时,火车由工作人员将上下客车厢与火车解除挂接,火车通过自身动力匀速向前行驶,上下客车厢在第一辅助车头的推动下继续向前滑行并且与火车之间拉开间距,火车向前通过第一扳道器以后,由工作人员控制第一扳道器扳到第一轨道上,第一扳道器和第二扳道器均为自动扳道器,第一辅助车头推动上下客车厢通过第一扳道器后行驶到第一轨道上,当上下客车厢在第一轨道上行驶到站台后通过自身的刹车装置减速停车,旅客从上下客车厢内下来,完成下车;需要上车的旅客提前从站台进入到停靠在第二轨道上的另一节上下客车厢内,等火车经过第二扳道器以后,由工作人员控制第二扳道器扳到第二轨道上,第二辅助车头推动乘坐有上车旅客的上下客车厢向前行驶,火车此时减速慢行,第二辅助车头保持速度稍微比火车快点即可很快追上减速慢行的火车,由于第二辅助车头速度比火车稍快,推动乘坐有上车人员的上下客车厢与火车慢慢接近,上下客车厢前端的自动车钩与火车尾部的自动车购挂接,待工作人员确认挂接完成后,第二辅助车头跟随火车加速向前驶去,完成整个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具有火车过站不停车、不等候,减小火车动力损耗,避免旅客上下火车时间紧、拥挤的情况发生,使旅客在候车时安全、方便、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火车1,站台2,上下客车厢3,火车轨道4,第一轨道5,第二轨道6,第一扳道器7,第二扳道器8,第一辅助车头9,第二辅助车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系统,包括火车1、站台2、上下客车厢3、火车轨道4、上下车辅助车组和辅助轨道组;辅助轨道组包括第一轨道5和第二轨道6,第一轨道5从火车轨道4上分叉并延伸到站台2,第一轨道5与火车轨道4分叉处设有第一扳道器7,第二轨道6从站台2延伸并合并到火车轨道4,第二轨道6与火车轨道4合并处设有第二扳道器8;上下车辅助车组包括第一辅助车头9和第二辅助车头10,第一辅助车头9位于第一轨道5上,第二辅助车头10位于第二轨道6上;上下客车厢3挂接在火车1的后面。

上下客车厢3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自动车钩。

上下客车厢3的车轮上均设有刹车装置。

上下客车厢3底盘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橡胶减震块,橡胶减震块位于自动车钩两侧。橡胶减震块的大小正好与两节车厢之间的宽度相仿,当两节车厢的自动车钩在行驶过程中挂接完成后,避免后面的车厢因速度过快完成挂接后产生较大震动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火车1进站上下客时不需要停车,将所有需要下车的旅客集中到火车1后部的上下客车厢3内,此时火车1的上下客车厢3后部挂接有第一辅助车头9,即将到达需要停靠的车站时,火车1由工作人员将上下客车厢3与火车1解除挂接,火车1通过自身动力匀速向前行驶,上下客车厢3在第一辅助车头9的推动下减速行驶并且与火车1之间拉开间距,火车1向前通过第一扳道器7以后,由工作人员在控制台通过目视或视频监控,控制第一扳道器7扳到第一轨道5上,第一扳道器7和第二扳道器8均为自动扳道器,第一辅助车头9推动上下客车厢3通过第一扳道器7后行驶到第一轨道5上,上下客车厢3在第一轨道5上行驶到站台2后通过自身的刹车装置减速停车,旅客从上下客车厢3内下来,完成下车。需要上车的旅客提前从站台2进入到停靠在第二轨道6上的另一节上下客车厢3,等火车1经过第二扳道器8以后,由在控制台值班的工作人员控制第二扳道器8扳到第二轨道6上,第二辅助车头10推动乘坐有上车旅客的上下客车厢3向前行驶,火车1此时减速慢行,第二辅助车头10保持好速度稍微比火车1快点即可很快追上减速慢行的火车1,由于第二辅助车头10速度比火车1稍快,推动乘坐有上车人员的上下客车厢3与火车1慢慢接近,上下客车厢3前端的自动车钩与火车1尾部的自动车购挂接,待工作人员确认挂接完成后,第二辅助车头10跟随火车1加速向前驶去,完成整个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过程。旅客需要下车时,提前从火车车厢内通过对接通道移动到停靠站台的上下客车厢3内,等待下车。旅客上车时,从站台上到需要上车的上下客车厢3内,待上车的上下客车厢3与火车车厢挂接后,需要上车的旅客通过对接通道移动到火车车厢内,完成上车。

从火车轨道4上反方向行驶来的火车1需要上下旅客时,将上述方法反过来依次进行依可完成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可根据上下车旅客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上下客车厢3数量。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火车过站不停车上下客系统,包括火车、站台、上下客车厢、火车轨道、上下车辅助车组和辅助轨道组;辅助轨道组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从火车轨道上分叉并延伸到站台,第一轨道与火车轨道分叉处设有第一扳道器,第二轨道从站台延伸并合并到火车轨道,第二轨道与火车轨道合并处设有第二扳道器;上下车辅助车组包括第一辅助车头和第二辅助车头,第一辅助车头位于第一轨道上,第二辅助车头位于第二轨道上;上下客车厢挂接在火车的后面。本发明设计合理,利用上下客车厢、辅助轨道和辅助车头,使火车上下客不停车、不等候、减少火车动力消耗,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耿全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耿全水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河北省保定市电信] 2019年03月21日 05:06
    大国崛起,飞机可以空中加油,火车过站就可以不停车上下旅客,铁路摆渡车与运行列车同步,不是难题,按120公里时速,三分钟上下乘客,才走六公里,加上起步提速减速停车,十公里铁路足够了,我有生之年希望看到中国铁路有重大突破。谷运臣发布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