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坐式单轨构架及组焊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756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坐式单轨构架及组焊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转向架的构架,尤其是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车转向架的构架及组焊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的跨坐式单轨构架主要由小构架体、稳定轮两个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其工艺过程为小构架体1、稳定轮2进行单独组焊、调修后再组合在一起形成构架。小构架体部位由于结构严重不对称,焊接量及焊后变形尺寸相差较大,造成组焊后整个构架体呈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对构架整体尺寸控制极其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跨坐式单轨车转向架的构架及组焊工艺方法,通过优化结构,重新划分构架的模块分区,从而达到优化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更便于对产品部件的尺寸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坐式单轨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5个模块部件,分别为宽侧梁、窄侧梁、端梁、横梁、稳定轮,宽侧梁、窄侧梁的两端分别与横梁和端梁插接组焊合成大构架体,大构架体与2个稳定轮组焊形成跨坐式单轨构架。

一种跨坐式单轨构架的组焊工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单轨构架共分5个模块部件,分别为宽侧梁、窄侧梁、端梁、横梁、稳定轮,首先完成以上5个模块部件的焊接;

(2)首先固定好横梁及端梁,然后将宽侧梁、窄侧梁从外侧向构架内侧推进,与横梁及端梁以插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之后将宽侧梁、窄侧梁、端梁与横梁实现组焊合成大构架体;

(3)将已焊接完成的大构架体进行调修矫形,确定工件的x、y、z三个轴的工艺基准;

(4)将大构架体与稳定轮实现组焊并调修,最终形成构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构架模块化方案,针对各部位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将其合理拆分成单独的部件,包括宽侧梁、窄侧梁、端梁、横梁、稳定轮,这样更利于每个部件的工艺方案实施及质量控制。首先,可以有效解决宽、窄侧梁焊接收缩不同,一长一短造成整个构架体呈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其次,通过工艺性的改进优化在工作效率上可提升40%,按照公司一年生产20列单轨车来计算,可获得数十万元的经济效益。最后,在构架尺寸精度控制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提升也将带来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跨坐式单轨构架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大构架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跨坐式单轨构架共分5个模块部件,分别为宽侧梁3、窄侧梁4、端梁5、横梁6、稳定轮7,组焊工艺如下:

1、宽侧梁、窄侧梁、端梁与横梁先实现组焊合成大构架体:首先固定好横梁及端梁,然后将宽侧梁、窄侧梁从外侧向构架内侧推进,与横梁及端梁以插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之后完成以上4个部件的焊接工作;

2、将已焊接完成的大构架体进行调修矫形,确定工件的x、y、z三个轴的工艺基准;

3、将大构架体与稳定轮实现组焊:首先固定大构架体,然后依次组对2个稳定轮,完成大构架体与稳定轮的焊接与调修工作,最终形成构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跨坐式单轨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5个模块部件,分别为宽侧梁、窄侧梁、端梁、横梁、稳定轮,宽侧梁、窄侧梁的两端分别与横梁和端梁插接组焊合成大构架体,大构架体与2个稳定轮组焊形成跨坐式单轨构架。本发明针对各部位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将其合理拆分成单独的部件,这样更利于每个部件的工艺方案实施及质量控制。首先,可以有效解决宽、窄侧梁焊接收缩不同,一长一短造成整个构架体呈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其次,通过工艺性的改进优化在工作效率上可提升40%,按照公司一年生产20列单轨车来计算,可获得数十万元的经济效益。最后,在构架尺寸精度控制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提升也将带来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文娟;石海明;王靖;于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